-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提升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提升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卷】(6大核心考点) 试卷 3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提升卷】 试卷 2 次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卷】(4大核心考点)
展开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1.(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挖凿盐井 B.剖竹去节
C.汲取卤水 D.井火煮盐
【答案】D
【详解】A、挖凿盐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B、剖竹去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C、汲取卤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D、井火煮盐过程中有物质的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D。
2.(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答案】C
【详解】A、“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过程中涉及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光的作用,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己是悬崖百丈冰 B.白玉为堂金作马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D
【详解】A、己是悬崖百丈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白玉为堂金作马只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沉舟侧畔千帆过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山寺桃花始盛开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4.(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A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冰、下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瀑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狂风怒号,卷走茅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5.(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
考点2: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1.(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
【答案】A
【详解】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A。
2.(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毒性 B.密度 C.溶解性 D.熔点
【答案】A
【详解】A、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年陕西省中考)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C
【详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C
【详解】A、天然气因为具有可燃性所以用作燃料,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是氮气含有氮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转化为硝酸和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C。
5.(2023·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答案】D
【详解】A、银具有良好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线,与有金属光泽无关,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与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关,错误;
C、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铅笔芯,与 能导电无关,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正确。
故选D。
考点3:化学实验操作
1.(2023·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改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D.加热液体
【答案】A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所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加热时应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能将拇指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3·福建·中考真题改编)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备氧气
C.点燃酒精灯 D.闻气体气味
【答案】C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操作正确;
B、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操作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会导致酒精失火,选项错误;
D、闻气体气味时,打开瓶塞,用手在试剂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闻到气体的气味,切不可将鼻孔凑近瓶口直接闻气体的气味,选项正确。
故选C。
3.(2023·湖北潜江等·中考真题改编)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取液体体积
C.溶液滴加 D.倾倒液体
【答案】A
【详解】A、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腐蚀性,有的有毒,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错误;
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正确;
故选:A。
4.(2023·广西·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粉末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滴加液体
【答案】A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应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原则,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
B、不可直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容易发生危险,操作错误;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取液体的体积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操作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试管上方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
故选:A。
5.(2023·福建·中考真题)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答案】A
【详解】A、未经处理的废液可能有腐蚀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选项错误;
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防止受污染,选项正确;
C、实验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防止造成浪费、污染环境,选项正确;
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方便查看,选项正确。
6.(2023·广东·中考真题)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在实验室追打闹
C.穿实验服和护目镜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答案】(1)C
【解析】(1)A、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故选项行为不正确;
B、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追逐打闹,故选项行为不正确;
C、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故选项行为正确;
D、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故选项行为不正确。
故选C;
考点4:科学探究
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只剩二氧化碳 B.足量的蜡烛燃烧,完全消耗了瓶内氧气
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氧气含量最多 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答案】D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熄灭后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时,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含量最高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时,蜡烛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023秋)Vc 泡腾片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 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答案】C
【详解】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C。
3.(2023秋·全国)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现象及结论:
(1)如图乙操作,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分别是 、 、 ,木条处于 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此处温度最 。
(2)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 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 ,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
【答案】(1)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高
(2) 水雾 水 变浑浊 二氧化碳
【详解】(1)如图乙操作,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最先碳化,由此可知外焰温度最高;
(2)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2023·全国)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入气体时,应打开活塞 (填字母,下同),关闭活塞 。
(2)人呼出气体时,应打开活塞 ,关闭活塞 。此时可以观察到②瓶中的现象是 。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瓶②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答案】 A B B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浑浊 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实验目的,证明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吸入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首先应除掉原来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②中证明有二氧化碳存在,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①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此时观察到瓶②内的现象是②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①瓶和②瓶的作用不同,①瓶是吸入气体的装置,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②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通过上述操作,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docx、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清单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考点卷5大核心考点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卷】(7大核心考点),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