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察举制的崩溃,九品中正制的开创,科举制的初创,科举制的完善,制度化规范化,注重才能学识,破除阶级限制,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的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的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隋唐以前采用了怎样的选官制度?其选择标准又是什么?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葛洪:《抱朴子·审举》
容易导致以地方长官为核心的私人势力集团日益膨胀,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后期沽名钓誉现象日益严重。
东汉末期,外戚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已,大量人口逃亡。
材料:后来察举制度逐渐因“累世经学”“权门相托”“故旧报恩 ”之故而为两汉豪强宗族所把持……以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
材料:开皇十八年七月 , 隋文帝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仁寿三年(603 年), 隋文帝再一次重申选举的原则精神 :“诏令州县搜扬贤哲 ,皆取明知古今 ,通识治乱 ,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 不限多少,不得不举。” ——周怀宇《隋朝科举制形态探赜》
材料:开皇十八年七月 , 隋文帝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仁寿三年(603 年), 隋文帝再一次重申选举的原则精神 :“诏令州县搜扬贤哲 ,皆取明知古今 ,通识治乱 ,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 不限多少,不得不举。” ——周怀宇《隋朝科举制形态探赜》
科举制产生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2)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科举制与之前的选官方式相比,有何创新之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有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材料: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积极:(1)打破士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2)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结合,提高官员文化素质。(3)促进文化教育发展,利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4)把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采用考试方式,相对公平公正
材料:缙绅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是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这种制度虽然使中国保持了上千年的稳定,但是它同样也阻碍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消极:(1)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禁锢思想。(2)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2、选官方式:趋向严密、科学3、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魏晋 三省制初成隋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 三省六部制完善
中书省 起草诏令门下省 封驳审议尚书省 执行诏令
(1)相权三分、彼此牵制(2)职权明确、提高效率(3)协商政务、集思广益(4)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政事堂 唐宰相议事的地方,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723年,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
提高效率,三省一体化趋势
相权三分、彼此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政事堂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是古代政治体制成熟的标志之一。
材料一: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握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个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这种集体宰相制,有效地保证了皇权专制,除了玄宗时期出现过宰相专权外,基本上再没有出现过汉魏以来的那种“强权宰相”。 ——张启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二)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
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
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1、春秋至唐的赋税制度变革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2、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材料一: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改革)“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调帛(或布)一匹、粟二石。民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婢八人,耕牛20头,亦出一夫一妇之调。 ——《魏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均田制为基础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创新之处)
唐代鼎盛时期及后期部分地区人口对比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根据教材41页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实行背景。
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维持;户籍损坏,人口不实;税制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官僚盘剥,逃户变多。
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户税(财产)、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不分主户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先生”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眈未成匹,巢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疟巡。 ——“白先生”
结合教材探究与拓展,讨论两税法的利弊?
利:放松人身控制,体现公平公正;简化税收名目,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扩大税收对象,增加财政收入
弊:未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地税赋轻重不均;各地加征,苛敛杂税繁多;土地兼并严重等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均田制)租庸调、杂役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3-9世纪,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中古时期。此时期南北朝的制度内容对隋唐统一后的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隋唐时期的制度渊源,学界一直有“南朝化”与“北朝主流论"的争论。
阅读关于隋唐制度渊源的不同观点的材料,查阅其他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探讨,选择隋唐的一项制度分析其渊源(与南北朝时期某制度的联系),写一篇500字左右小论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备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发展历程,血缘关系,品行才学,察举制的问题,九品中正制的没落,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六部制的渊源,隋-唐初租庸调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一九品中正制,二科举制,知识归纳,一演进历程,二运作,户部工部,唐六典,赋税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科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中正官评定授官,分科考试,军功爵制,中央任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