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所示诗歌所赞颂的选官制度是,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选官制度1.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极多。在东晋,只要是高门,甚至弱智和低能儿也可以出仕。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2.(2022山东济南山师附中期中)下图所示诗歌所赞颂的选官制度是(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2022湖北麻城期中)“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 )A.解决了朋党之争B.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体现了公平原则D.扩大了官吏的来源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 B.以德治国C.公平竞争 D.学而优则仕题组二 三省六部制5.唐初,门下省“掌出纳帝命”“佐天子而统大政”。门下省官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不仅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由此可见,唐初门下省官员( )A.审核诏书、建言献策 B.起草诏书、辅助决策C.统领行政、分管六部 D.擅权乱政、专横跋扈6.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皇权逐渐得到加强 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 D.丞相负责军事责任7.(2022山东济南期中)唐朝中期,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照当时的制度,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8.(2022江苏无锡太湖中学期中)唐朝的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场所,其最初“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唐朝设置政事堂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维护君主权威C.削弱丞相职权 D.加强中央集权9.(2022湖北荆州沙市中学期中)唐高宗时期,武后建立了一个由非官员的文人谋士组成的“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参决政务。设置该机构,实际被架空权力的部门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六部10.(2020江苏苏北四市一模)《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省、门下省官员“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代设三省的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题组三 赋税制度1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B.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C.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12.(2022河北唐山一中期中)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一做法( )A.增加了农民的负担B.加剧了社会矛盾C.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引发了土地兼并13.(2021山东莱州联考)这一制度“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规定“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该制度是( )A.均田制 B.租调制C.两税法 D.租庸调制14.(2022福建三明四地四校期中)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 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资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A.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B.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选官制度1.(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察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2.(2022福建福清期中)唐代诗人孟郊经历了两次落第后,于46岁时考中进士。孟郊的经历表明( )A.地方推举官员的制度被完全废止B.门第依然是唐代选官的主要标准C.进士科因受重视而考中难度极大D.唐代官员文化素质有了根本提高 3.(2022山东济南月考)有学者指出,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原来统治乡村世界的精英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对门第的看重,过渡到对文化的看重……读书人学诗的越来越多,书成为一种商品……能作诗的人即使没有官位在乡村也能得到尊重。这表明科举制( )A.使诗歌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B.冲击了乡村的门阀政治根基C.改造了乡村的文化结构D.加强了中央对思想的控制题组二 三省六部制4.(2022福建宁德期中)“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5.唐初,中书省依据君主意见出令,门下省审查而封驳之,但门下省官员多有阿旨顺情、严重失职的情况。君主不满门下省官员的作为,遂将门下省的封驳权分散给中书与尚书二省,最终废止。这反映出( )A.三省分权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B.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取消C.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D.君主高度信任中书省和尚书省题组三 赋税制度6.(2021广东顺德一中期中)现代学者指出唐朝租庸调制是建立于“均田制维持不坠”“户籍清楚确实”两项基本条件之上的。这说明唐朝租庸调制( )A.维系了均田制的实施B.推行的社会基础较薄弱C.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D.保障了户籍制度的稳定7.(2022广东珠海二中期中)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D.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基础过关练1.C2.D3.C4.C5.A6.A7.B8.A9.A10.C11.B12.C13.C14.A 1.C 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而不是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弱智和低能儿也可以出仕”与科举制的选拔标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表明时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六世名德,海内冠冕”说明选官的依据是门第,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而不是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2.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寻常百姓可以通过参加考试入仕,这对以往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掌控选官权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打击,D项正确。3.C 材料认为科举取士之前的选拔官员的权力在于荐举之人,而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才能,难以徇私舞弊,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C项正确。4.C 科举制度以严格的考试来选拔官员,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5.A 由材料中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其下官员负责“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可知,唐初门下省官员的职责是审核诏书、建言献策,故选A项;起草诏书是中书省的职责,排除B项;统领六部的是尚书省,排除C项;材料只交待了门下省官员的职责,并没有提及其擅权乱政、专横跋扈,排除D项。6.A 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在三公制向三省六部制发展的过程中相权受到削弱,皇权逐渐得到增强,故A项正确。7.B 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执行,其中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科举等事务,B项正确。8.A 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场所,便利了各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项正确。9.A “北门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参决政务,实际上架空了中书省,A项正确。10.C 材料“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说明唐代设三省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材料中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省辅助决策的作用,与行政效率无关,没有体现分散相权,同时也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B、D三项。11.B 根据材料中“租”“庸”“调”等信息可知该赋税制度是唐朝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该制度下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实行租调制,排除A项;该制度下以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的赋税制度是两税法,与材料中的租庸调制不符,排除D项。12.C 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此举可使其专注于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租庸调制没有涉及农民负担的加重,A项错误;租庸调制下农民可以以庸代役,有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项错误;这一做法不会直接引发土地兼并,D项错误。13.C 据所学可知,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按资产和人丁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故选C项。14.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以土地和资产多少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使地主和农民的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A项正确。两税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两税法的实施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并不能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能力提升练1.C2.C3.C4.C5.C6.B7.D 1.C 据“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并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下世家豪族势力扩大,影响中央权力,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权力,故选C项;A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彻底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地方豪强势力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2.C 材料“唐代诗人孟郊……于46岁时考中进士”体现的是进士科的难度较大,C项正确;当时地方举荐官员的制度并未完全废止,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门第观念,排除B项;材料与唐朝官员的文化素质无关,排除D项。3.C 根据材料可知,科举制使得统治乡村的社会精英由原来的看重门第向看重文化转变,乡村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只有部分读书人能作诗,诗歌并没有在全国走向全面繁荣,故A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门阀政治的衰落,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读书人的主动学诗,而不是中央对思想的控制,故D错误。4.C 题干材料对不同时期中书、尚书令权力进行了描述,体现了中书、尚书令地位的逐渐提高,C项正确。A项“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与题干“而去公卿甚远”不相符合,排除;“居真宰相之任”体现的是唐代中书、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已经相差无几,但这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B项错误;题干材料的描述体现不出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D项错误。5.C “门下省官员多有阿旨顺情、严重失职的情况”,该现象导致封驳权被分散并“最终废止”,反映出专制体制制约了封驳权的行使,故选C项;材料中“门下省官员多有阿旨顺情、严重失职的情况”与“提高了行政的科学性”不符,排除A项;相权被取消是在明朝,而非唐朝,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君主“将门下省的封驳权分散给中书与尚书二省”,并不能说明君主高度信任中书省和尚书省,排除D项。6.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和户籍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后期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不断,农民无力负担定额的租庸调,大量破产逃亡,租庸调制遭到破坏,说明唐朝租庸调制推行的社会基础较薄弱,故选B项;均田制是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租庸调制随均田制的崩溃而瓦解,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租庸调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且租庸调制实行初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使农民的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C项;唐朝租庸调制是建立在稳定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排除D项。7.D 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D项正确。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两税法规范了赋税制度,并不一定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齐民要术》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