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28/0-1696376476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28/0-16963764763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870828/0-1696376476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展开5.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用试纸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氧化铁中的少量二氧化硅
D.用激光笔照射的方法鉴别溶液和胶体
2.已知aAn+、bB(n+1)+、cCn-、d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B.原子半径B>A>C>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D.离子半径D(n+1)->Cn->An+>B(n+1)+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均为H3RO4
B.O22-与S2-的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C.所有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带电荷数与其族序数相等
D.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长征2号”火箭发射的重要燃料,LiH、LiD、LiT的化学性质不同
4.下列非金属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2 B.Cl2 C.Br2 D.I2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B.元素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D.化合物与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6.X,Y,R,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R元素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 Y |
|
R |
|
|
| Z |
A.四种元素的原子中,Y原子的半径最大
B.Y与X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
C.电解R和Z组成的化合物制备R单质
D.液态Z单质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7.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
| Y |
|
Z |
| W | Q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Y、Z、W、Q的最高正化合价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增大,其中D、E为金属元素,A和E的原子序数之和与B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B.C、D、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C.A、D均能和C形成两种化合物
D.B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学反应
9.欲从溶液中除去少量,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过量氨水 ②加入过量溶液
③加入适量盐酸 ④加入适量硫酸 ⑤过滤
A.①⑤③ B.②⑤③ C.②⑤④ D.①⑤④
10.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两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XZ为共价化合物 D.的单质均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11.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不同的物质甲和乙,其中甲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 ,C为 。(填元素名称)
(2)A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物质甲的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乙的形成过程: 。
(6)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7)写出C、E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2.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补充完整下列表格。
原子序数 | 微粒符号 | 结构示意图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 |
|
|
|
| Na |
|
|
|
|
| 第2周期第ⅥA族 |
|
|
|
13.氯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用途广泛。
(1)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工业上可用钢瓶储运液氯,在加注液氯前要对钢瓶进行充分干燥的原因是 (填合适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氯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C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合成路线如图:
(3)C为 (填化学式)。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将其拆成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比如:Zn+Cu2+=Zn2++Cu的氧化半反应可以表示为:Zn-2e-=Zn2+,电解时生成d的氧化半反应式为 。
(5)“a的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c的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的情况)。
(7)实验测得等物质的量的f、O3、H2O2具有相同的漂白能力,原因是 。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①~⑩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其离子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用离子符号比较大小)。
(3)②、⑥、⑦元素所形成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比较强弱)。
(4)请写出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4的单质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⑩的单质与SO2水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
(6)写出工业制单质⑤的化学方程式 。
(7)⑤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5.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项目 | 同周期(左→右) | 同主族(上→下) | |
原子 结构 | 核电荷数 | 逐渐 | 逐渐 |
电子层结构 |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 |
原子半径 | 逐渐 (惰性气体除外) | 逐渐 | |
离子半径 |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但r(阴离子)>r(阳离子) | 逐渐增大 | |
性 质 | 主要化合价 |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 非金属元素负价由-4→-1 非金属元素负化合价= —(8—主族序数) | 相同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 (O、F除外) |
元素的金属性 | 金属性逐渐 | 金属性逐渐 | |
元素的非金属性 | 非金属性逐渐 | 非金属性逐渐 | |
失电子能力 | 失电子逐渐减弱 | 失电子逐渐增强 | |
得电子能力 | 得电子逐渐增强 | 得电子逐渐减弱 | |
单质的还原性 | 还原性逐渐减弱 | 还原性逐渐增强 | |
单质的氧化性 | 氧化性逐渐增强 | 氧化性逐渐减弱 | |
阳离子的氧化性 |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 |
阴离子的还原性 |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 |
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形成及稳定性 | 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容易,其稳定性逐渐增强 | 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其稳定性逐渐减弱 |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
16.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
(2)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 ;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 ;
(5)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6)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
17.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 ;
② ;
③写出①②水溶液混合后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 ;
(2)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和物质的量比为 ,所含氧原子数比为 ,密度比为 。
(3)某建筑材料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化学式是;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 。
1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a~f代表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完成下列填空:
a | b | c |
d | e | f |
六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编号) ;d、e、f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
19.门捷列夫在研究周期表时预言了包括“类铝”、“类硅”在内的11种元素。
(1)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多年后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命名为锗(Ge)。
①锗位于硅的下一周期,写出“锗”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据锗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预测锗单质的一种用途是 。
②硅和锗单质分别与反应时,反应较难进行的是 (填“硅”或“锗”),写出锗的氢化物的化学式: 。
(2)“类铝”在门捷列夫预言4年后,被布瓦博德朗在一种矿石中发现,命名为镓(Ga)。
①由镓的性质推知,镓与铝同主族,且位于铝的下一周期。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镓与铝性质相似的原因: 。
②为判断是否为两性氢氧化物,设计实验时,需要选用的试剂有溶液、 和 。
20.周期: 。
三、实验题
21.实验探究: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填写所示仪器名称 A B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 、加药品后,打开 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 >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
③依据试管 D 中的实验现象,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 (填 “能”或“否”),试管 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2.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器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则需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
操作 | |||
片刻后现象 |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几分钟后现象 | 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讨论交流】
(1)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请你分析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并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反应? 。(用文字叙述)
【反思改进】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
(3)做验证金属的性质的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怎样的处理? 。
(4)有同学提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金属丝的插入顺序可以为 (填一种顺序即可)。
【拓展迁移】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5)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6)该过程中产生气体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I. (1)将钠、镁各2 g分别投入盛足量冷水的烧杯中,实验结果: 与冷水剧烈反应;另取镁、铝各2 g 分别投入足量0.05 mol/L盐酸中,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2)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出现胶状沉淀,可证明元素得电子能力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随原子序数增大,同周期元素失电子能力依次 (填“增强”或“减弱”,下同),得电子能力依次 。
II.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 。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Br,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KBr溶液和CCl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C振荡、静置,观察到C中现象是 。此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C
6.D
7.A
8.C
9.B
10.B
11. 碳 钠 2Na2O2+2CO2===2Na2CO3+O2 共价 C+2H2SO4(浓) CO2↑+2SO2↑+2H2O Cl2O7 H+ + OH— = H2O
12. He 第1周期零族 11 第3周期第ⅠA族 8 O 17 Cl- 第3周期ⅦA族
13.(1)第三周期第ⅦA族
(2)Cl₂+H₂O⇌HCl+HClO,Fe+2HCl=FeCl₂+H₂↑
(3)ClO2
(4)Cl-—6e-+3H2O=ClO+6H+
(5)H2+Cl22HCl
(6)
(7)当HClO、O3、H2O2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4.(1)第四周期Ⅷ族
(2)O2->F->Na+>Al3+
(3)HF>HCl>H2S
(4)2Al+3H2SO4=Al2(SO4)3+3H2↑
(5)SO2+Br2+2H2O=H2SO4+2HBr
(6)
(7)
15. 增多 增多 相同 增多 增多 相同 减小 增大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16. NaOH Al2O3 HClO4 SiH4 Cl Na
17. Ba(OH)2=Ba2++2OH- NaHSO4=Na++H++ Ba2++OH-+H++=BaSO4↓+H2O 3:2 1:1 2:3 MgO•Al2O3•4SiO2•2H2O
18. d 电子层数相同
19.(1) 第四周期ⅣA族 用作半导体材料 锗
(2) 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 NaOH溶液 硫酸或盐酸
20.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21.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除去 SO2气体 盛有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否 SO2+2HCO3-=SO32-+ H2O+2CO2↑或 SO2+ HCO3-=HSO3- +CO2↑
22. Al>Fe>Cu 稀盐酸先与铝表面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然后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Cu、Fe、Al Al2(SO4)3 Fe+H2SO4=FeSO4+H2↑
23. 钠 镁 C Si SiO+CO2+H2O=H2SiO3↓+CO 减弱 增强 分液漏斗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无尾气处理装置,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