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54263/0-16955665325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54263/0-1695566532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1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854263/0-169556653264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测试题
展开第四章 第一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1分
(知识点1: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知识点2:野外实习方向的识别)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知识点1]考察前,考察装备的准备是很重要的,下列不需要准备的是( )
A.地质罗盘仪 B.地质锤
C.相机 D.电脑
【答案】D
[解析]电脑是进行资料分析的必要工具,但在中学生的野外考察中,可以不准备。
2.[知识点1]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理论。从地貌观察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B.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C.对地貌进行观察是没有次序的
D.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答案】C
[解析]一个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对地貌的观察可借助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对地貌的观察要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有次序地进行观察。
3.[知识点2]当地时间下午3时,我国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当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角的角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
[知识点1]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4~6题。
4.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5.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6.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B 5.D 6.A
[解析]第4题,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典例中可以知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坡度、植被状况、土壤性状和降水强度等。由上面的总结可知,地形和降水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第5题,需要获取和正确解读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流域产沙量。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以“一年”为期限的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因此排除A、B项。流域内的泥沙会随地表径流的流动而被挟带出该区域,故收集池应建于流域河流的出口处,而不是源头,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6题,地形的坡度(<25°)与水土流失呈正相关,但当坡度未达到40°前维持一个较高水平,图中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①曲线。
7.[知识点2]在南美洲巴西的热带雨林里,若白天迷路,可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A.北极星 B.太阳、手表
C.树林的年轮 D.积雪融化速度、房屋
【答案】B
[解析]白天,在巴西的热带雨林里迷路,可借助太阳、手表来辨别方向。
8.[知识点1]去我国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的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初冬
C.初春 D.夏季
【答案】D
[解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最高,是考察的最佳时间。
[知识点1](2023年山东临沂期末)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和考察地地形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9.此次考察需要准备的考察装备有( )
①世界地形图 ②地质锤 ③卫星定位仪
④植物标本夹 ⑤羽绒服 ⑥雨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此次考察活动选定地点后,接下来考察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撰写报告 ②查找相关资料 ③规划考察线路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1.根据地形图,小组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陡崖e的相对高差可能是210米
B.c处可以看到d处的风景
C.cd之间的路段线路曲折,增加坡度
D.两山峰的海拔相等
【答案】9.D 10.C 11.A
[解析]第9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需要带雨衣,⑥正确;山区定位要带着卫星定位仪,但不用带世界地形图,①错误,③正确,A、B项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最高海拔在600米以上,夏季气温不会太低,不用带羽绒服, ⑤错误,C项错误。在山区进行考察需要带着地质锤进行地质考察,用植物标本夹采集标本,②④正确,D项正确。第10题,由所学知识可知,进行野外考察需要先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规划考察线路,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完后回来撰写报告,故考察步骤的顺序是②③④①,C项正确。第11题,读图可知,陡崖e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为100米,所以200≤H<400米,A项正确;d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由图中cd间等高线可知,cd之间的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弯曲,可知cd之间为山脊,c处看不到d处的风景,B项错误;cd位于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线路曲折,降低了坡度,C项错误;两山峰的海拔为600~700,有可能不相等,D项错误。
[知识点1]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
12.调查该地牧草生长量的差异,需搜集和查阅该地区的( )
A.年降水量 B.海拔
C.地质条件 D.人口密度
13.调查该地牧草生长量的差异选取线路合理的是( )
A.1→3→4→7→6→8→5→2 B.6→7→4→3→1→3→4→8
C.5→4→3→1→6 D.2→1→3→4→7→6→7→5
【答案】12.A 13.A
[解析]第12题,图示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由于距海较远,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植被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第13题,调查线路的选取应尽量穿过所有调查区且不重复,故A项正确。
[知识点1、2]我国科技工作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古今变化进行野外调查,并绘制成图如下。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科技工作者考察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分布的变化,下列属于需准备的生活用品的是( )
①雨衣 ②防晒霜 ③羽绒服 ④地质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绿洲分布进行调查时,应选取的观察路线是( )
A.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 B.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自东向西
C.沿河流自下游向上游 D.沿塔里木盆地南缘自西向东
【答案】14.B 15.A
[解析]第14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需要准备防晒霜和羽绒服等物品。第15题,读图可知,古绿洲和现代绿洲都分布在河流两侧,且消失的绿洲在河流下游,因此观察线路应选取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知识点1]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进行野外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野外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学生在野外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蒸发量 B.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坡度 D.堆积物粒径大小
1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6.CD 17.AC
[解析]第16题,台风过后,学生在实习中不可能得到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但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求出溪谷的坡度,也可测量出堆积物粒径大小。第17题,由图可知,甲、丙两处位于溪谷中。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年5月1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南—西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在图示地区,用下列方法判定方向正确的是( )
A.在白天寻找北极星确定北方
B.观察向日葵花盘的朝向确定南方
C.观察蔬菜大棚顶部较缓的一面的朝向确定南方
D.看大城市中高层住宅的阳台朝向确定南方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5月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此季节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而该铁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第2题,图示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用北极星定向应在晴朗的夜晚;向日葵花盘的朝向在一天中会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发生变化;蔬菜大棚的顶部较缓的一面是朝向南方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接受太阳辐射;大城市中高层住宅的阳台不一定都是朝向南方的。
二、综合题
3.某高中组织学生于2022年暑假到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于2002年,位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焦作市北部,面积约556平方千米,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类型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景区内部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
材料二 下表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
时间 | 待定 | ||||||
地点 |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任务 | 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 | 任务 | 观察、识别、描述植被及其主要特点 | 任务 | 观察、识别、描述土壤及其主要特点 | ||
图片 | …… | 图片 | …… | 图片 | …… | ||
描述 | 地貌形态: | 描述 | 类型: | 描述 | ① | ||
物质组成(岩石): | 特点: | 土壤质地: | |||||
色彩: | 其他: | 土壤剖面构造: | |||||
成土 因素 | 生物、②、地貌等 | ||||||
(1)阅读表格,概括研学游野外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2)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地貌景观图片,下列选项中的地貌名称正确的是______。(选择题)
A.①溶蚀洼地 B.②冲积扇
C.③海蚀拱桥 D.④丹霞地貌
(3)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除去表中所列的形态、物质组成等项目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
(4)结合所给材料,将①②代表的内容填在下列横线上,完成表格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很多,如资料准备、装备准备、观察点和观察路线的选择。请列举3个你认为需要准备的装备,并说明它们在野外实习中的作用或可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答案】(1)观察、识别、描述地貌景观、植被和土壤及其主要特点。
(2)C
(3)地表植被 规模(分布、地质等)
(4)土壤颜色 成土母质(气候、时间等)
(5)准备相机,拍摄地貌景观照片;准备GPS,可以定位;准备笔记本,可以记录信息;准备罗盘仪,可利用罗盘仪识别方向;准备雨伞、雨衣,预防下雨天被淋湿;准备帽子、防晒霜,以防晒伤;等等。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图中区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