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案设计
展开教科版(2017年)科学六年级上册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课题 | 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 1.知道“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以及宇宙的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2.知道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3.知道地球还会绕着太阳公转。 | ||
科学思维: 1.学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 | |||
探究实践: 1.能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最终的观点。 | |||
| 态度责任: 1.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乐于参与调查、查阅、实验等科学活动。 3.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与证据间的联系。 | ||
难点:对“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将证据与昼夜交替的解释结合起来。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课堂导入 | 一、聚焦:揭示课题 1.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 2.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3.历史上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 | ||
课
程
学
习
| 二、探索 探索一: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 1.讲解: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总结了前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心说”,影响了欧洲一千多年。一千多年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 3.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探索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a.用一根铁丝贯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地轴”。 b.在地球模型的几块大陆上,分别贴上几个反光的小圆片。 c.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 d.画图记录下我们的观察结果,连续的组图会使我们的解释更加清晰。 2.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 三、研讨 1.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理论模型更具有说服力? 2.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与前一次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与前一次实验相比的不同之处是证据更加充分;实验条件不同,增加了地轴;增加反光的小圆片,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且自转时,地球模型上的昼夜变化;等等。 3. 现在你认为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认为昼夜现象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而形成的。 | ||
课堂 小结 | 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关于地球的运动,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自转。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绕地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 ||
板书设计 |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证据:地球上看 日心说证据: 1.有长期的观测数据支持 2.伽利略通过观测也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傅科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 ||
教学反思 | 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为了确定这一关键信息,本课补充了新证据: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可以排除“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改进原有模型,再做模拟实验,最终得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是“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
小学科学5.灵活巧妙的剪刀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5.灵活巧妙的剪刀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改变运输的车轮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4.改变运输的车轮优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