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人与环境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模块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综合训练题
展开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1. [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统考期末]为建设美丽乡村可构建人工湿地来治理生活污水,监测水质时,常检测水体中的值(值表示微生物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择有较强适应污染环境、处理污水能力的植物栽种,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B. 湿地中放养鱼苗、水禽等,种植莲藕、芦苇等,增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 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类有好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等
D. 值越高,表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越低,水质越好
2. [2022江苏卷]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
B. 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
C. 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
D. 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3. [2023山东济南期末]禽粮互作是一种适合北方农区有机玉米地散养柴鸡的方法,即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腐殖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通过诱虫灯的加入,将捕获的农田害虫混入饲料中,给鸡食用天然的蛋白质添加剂。通过放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减少或杜绝农药的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间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空间,提高了单位耕地的利用率
B. 此种模式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使用诱虫灯对害虫的防治为生物防治
C. 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 此种模式运用了循环、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4. [2023山东临沂期末]“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新农村建设开发沼气工程,以人畜粪便、秸秆为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从而减少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B. 在保护林灌草地、改善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对林灌草地进行保护后,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开发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来尽早实现“碳中和”
5. 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 因生物种类增加,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 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6. [2023山东威海期末]“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通过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将人畜粪便、农田秸秆和废弃的农产品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废弃物农业”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
B. 堆肥和沤肥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提高了有机物含量
C. 有机肥料含有的有机物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 “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能减少环境污染
7. 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林场建设者们经过设计和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塞罕坝林场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 播种多种树种可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我国西北地带的荒漠可以完全复制塞罕坝生态恢复模式
D. 人工林场的建设助力碳中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8. 甘肃某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A. 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 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 回填土壤,栽培多种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 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9. [2023山东日照期末]如图为某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协调原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和整体原理。
(2) 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在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是。
(3)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 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是。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
(5) 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要维持地球的和谐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关注生态工程建设。下列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循环原理的是。
A
B
C
D
能力素养提升练B级
10. [多选]下列相关实例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北”防护林建设时没有遵循自生原理,易爆发虫害
B.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引种杨树,没有遵循协调原理,导致杨树不能正常生长
C. 桑基鱼塘的建设遵循的是整体原理
D. 沼气池工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原理
11. [多选]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藤 奶牛 牛粪
B. 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生态学原理
C. 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四种成分
D. 青贮的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有氧呼吸,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12. [2023山东德州期末][多选]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腹还田”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B. 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C. 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以促进物质循环
D. 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13. 自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体。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和,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 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和。
(2) 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3)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
14. 陕北地区对黄土区的生态修复常用3种方式:退耕封育(封禁退耕地,依靠自然恢复)、退耕还草(人工种植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退耕还林(人工种植沙棘等灌木)。现已测定出经过7年恢复后的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判断依据是。
(2) 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表中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型)。
(3) 7年后,样地1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样地3的原因是。
(4) 后续研究发现,黄土区的耕地依靠自然演替形成以达乌里胡枝子与铁杆蒿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约需10年,形成以铁杆蒿与长芒草为建群种的次生草原群落约需16年,这说明在演替初期,人工修复模式能。
15.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2) 该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
(3)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若要生产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4) 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5) 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第3节 生态工程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C
[解析]选种的植物能适应且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项错误;通过放养鱼苗、水禽等动物,种植莲藕、芦苇等水生植物,增加了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因此提高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项错误;通过湿地净化,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湿地中的好氧、厌氧及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项正确;值表示微生物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值越高,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越多,表明污染程度越高,项错误。
2. A
[解析]根据生态浮床的原理可知,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吸收水中的、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及有机物质,此外,植物还起富集水中重金属的作用,项正确;采取曝气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但是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会导致耗氧量增加,项错误;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主要摄食有机碎屑和藻类等,有效降低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项错误;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调整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项错误。
3. C
[解析]禽粮互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空间,提高了单位耕地的利用率,项正确;禽粮互作模式运用了诱虫灯防治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使用诱虫灯对害虫的防治为生物防治,项正确;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人工投入的能量,项错误;禽粮互作模式运用了循环、整体等生态学原理,项正确。
4. A
[解析]沼气工程以人畜粪便、秸秆为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减少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保护生态环境,该过程充分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项错误。保护林灌草地、改善水土流失,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项正确。人类对林灌草地滥采滥伐会使生物种类减少,而对林灌草地进行保护后,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使生物种类增加,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项正确。为尽早实现“碳中和”,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增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风电、核电、水能、沼气等新能源,项正确。
5. C
[解析]该生态系统通过增加生物种类,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腐生型的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6. D
[解析]“无废弃物农业”并没有调整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农田中的能量流动依然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随后沿着食物链进行单向流动,项错误;堆肥和沤肥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通过分解者的作用,有机物含量减少,无机物含量增加,项错误;有机肥料含有的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项错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项正确。
7. C
[解析]塞罕坝林场从荒原变林海,说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项正确;播种多种树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正确;我国西北地带的荒漠极度缺水,实现生态恢复应选择适宜的树种,不可以完全复制塞罕坝生态恢复模式,项错误;人工林场的建设助力碳中和,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项正确。
8. D
[解析]回填土壤是为栽种植物提供生存条件,栽种多种植物是遵循自生原理,栽种当地原有植物是遵循协调原理,实行封山育林,是为了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
9. (1) 循环原理; 自生原理
[解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协调原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等。题图为某综合发展生态工程,该工程是以沼气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主要运用了循环原理、自生原理和整体原理。
(2) 自养需氧型; 生产者
[解析]蓝绿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3)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 整体原理; 自生原理
[解析]题中做法不但考虑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考虑到了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因此依据的是整体原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自生原理。
(5) D
[解析]结构采用分布式结构,工作可靠性高,在这种结构中,一般局部故障时也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故其最能体现循环原理。
B级 能力素养提升练
10. ABD
[解析]“三北”防护林建设时物种单一,易爆发虫害,这是因为未遵循自生原理;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少,不适于杨树生长,引种杨树则是违背了协调原理;桑基鱼塘、沼气池工程都能充分利用物质,遵循了循环原理。
11. BC
[解析]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即甘薯藤 奶牛。生态学原理很多,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物质循环利用,即主要利用了循环原理和自生原理。图中具有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甘薯、花木等属于生产者,沼气池中的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属于分解者,奶牛属于消费者,牛粪、沼渣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甘薯藤青贮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无氧呼吸),将甘薯藤中不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分解为较易吸收的有机物,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12. BC
[解析]过腹还田增加了能量利用的环节,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项正确;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只依靠自然演替速度较慢,项错误;对垃圾进行焚烧没有体现循环原理,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并资源化利用,如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供农作物吸收利用,项错误;整体性原理是指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例如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项正确。
13. (1) 循环原理; 协调原理; 整体原理; 自生原理
[解析]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自生原理、协调原理、整体原理、循环原理。
(2) 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太阳能
[解析]生态工程是人为控制下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主要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
(3)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解析]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4. (1) 退耕封育; 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
[解析]根据题干的三种处理措施,结合表格数据情况,可判断样地3采用的生态修复模式是退耕封育,因为7年修复后的植被总覆盖度最低(植被种类基本无变化)。
(2) 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 草本
[解析]表中的“物种丰富度”一列中的“0”代表的是7年后没有新增其他灌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适合该地区生长的灌木种类少(其他灌木不适合在该地区生长)。从表中丰富度数据可以看出,7年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体现在草本(生长型)。
(3) 沙棘灌丛的灌木层减少了草本层的光照
(4) 加快群落演替进程(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
15.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解析]构建生态农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 循环原理、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解析]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工程体现了循环原理、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3) 水稻和大豆; 15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基础,当能量以最高传递效率沿最短食物链传递时,需生产者最少,故生产鸡肉需要水稻和大豆最少为。
(4) 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解析]沼气池中微生物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5) 引入害虫天敌防治、性外激素防治、转基因培育抗害虫农作物等
[解析]采用生物防治法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样地编号
起始群落类型
经过7年修复后
草本层群落类型
植被总覆盖度/%
生长型
物种丰富度
1
沙棘
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
80
乔木
—
灌木
0
草本
2.15
2
紫花苜蓿
铁杆蒿长芒草
85
乔木
—
灌木
—
草本
2.64
3
达乌里胡枝子赖草
达乌里胡枝子赖草
50
乔木
—
灌木
—
草本
3.19
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工程同步训练题,共10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复习练习题,共10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训练,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