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和原子课时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学课件,共17页。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01课程要求02课前预习03知识点精讲04课堂检测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远远就能闻到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2. 为什么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很小 能 是 续表间隔 续表变红变红不变色运动续表【归纳】(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分子 、 原子 。分子 原子 (2)分子或原子的特征: 质量 和 体积 都很小;总是在不断 运动 着,温度升高,运动速率 加快 ;分子或原子间有 间隔 ,且间隔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 ,随压强增大而 减小 。(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 ,遇冷时 缩小 的缘故。一般情况下,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间隔: 气态 > 液态 > 固态 。质量 体积 运动 加快 间隔 增大 减小 增大 缩小 气态 液态 固态 【补充】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灭火,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 。相同 不同 课堂练习1.(2020广东)公园里能闻到花香,合理的解释是( )B2. 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C )C1. 消防官兵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时,常常需要用到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B )B2.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是对二十四节气中“立冬”和“小雪”的形象描述。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 )A3. (2021广东节选)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1-1所示。“注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图3-1-1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BC(填字母,多选)。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