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3.1---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3.1---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1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2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3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1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2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31---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31---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01分子、原子概念和性质
    一、分子
    1.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深入理解分子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不是唯一粒子。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状态等)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共同体现出来的,故单个分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3)“最小”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如分子还可以再分。
    2.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对分子间“间隔”的认识
    ①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难被压缩。说明了气体分子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②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的体积<20 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④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其实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受热时变大,遇冷时变小,而分子本身不变。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大多数气体(稀有气体除外)
    ②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③常见的酸
    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以再分。
    2.基本性质:
    (1)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间隔。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所有的金属单质
    ②稀有气体
    ③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刚石、单晶硅等)
    注意: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铁粉是由铁原子构成,铁粉中只有铁原子,其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
    4.化学反应的实质(微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由上可以看出: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氧分子、氢分子,不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水分子。
    注意: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分子与其他原子相比较时,也可能没有原子大。
    1.(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中考二模)春暖盛开的季节,漫步田间小道,花香阵阵。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是可分的
    【答案】B
    【解析】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正确。
    故选B。
    2.(2023年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中考二模)潜水员潜水时需要携带氧气瓶,氧气能被压缩储存在氧气瓶中说明
    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的体积很小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解析】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的条件下,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氧气的体积减小,所以氧气能被压缩储存在氧气瓶中,故选D。
    3.(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中考二模)“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其中涉及有关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B. 冰和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C. 冰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D. 冰水转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说法错误;
    B、冰和水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C、冰是固体,水是液体,它们的分子间隔不同,说法正确;
    D、冰融成水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故选A。
    4.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二模)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3B. O2C. H2O2D. MnO2
    【答案】B
    【解析】A、O3含臭氧分子,不含氧分子,此选项错误;
    B、O2含氧气分子,此选项正确;
    C、H2O2含过氧化氢分子,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此选项错误;
    D、一个MnO2中含两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B。
    5.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含碳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B.二氧化碳C.碳酸钠D.甲烷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知识02 探究分子的运动
    1.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A、品红的扩散
    操作: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少量的品红,静置一段时间。
    现象:溶液自上而下逐渐变红
    结论:品红分子在水中不断运动
    B、浓氨水的挥发
    (1)装置A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装置B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装置C中溶液颜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原理是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进入空气中,并逐渐运动到烧杯A中,与蒸馏水结合又形成了氨水;
    2. 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
    ①②
    (1)实验①中白烟首先在靠近浓盐酸一侧产生,说明 相同条件下,分子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块;
    (2)装置②观察到的现象为C中酚酞变红速率比B 中快;说明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 (2023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下列对这句古诗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构成不同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体积很小D. 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B
    【解析】
    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香味,与分子构成不同、分子体积很小、分子间间隔变大无关;
    故选B。
    3.(2022·湖北荆州中考)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从分子角度解释合理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间隔变小D.氧分子数目变少
    【答案】C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一般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由于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故选:C。
    4.(2022·辽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中考)一定质量的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液化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数目B.分子的间隔C.分子的体积D.分子的质量
    【答案】B
    【解析】一定质量的由分子构成的气体液化后,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与排列方式,分子本身不变,即分子的数目、体积和质量都不变,故选B。
    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4.物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压强的改变引起的体积改变,都是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粒子本身的大小没有改变。
    知识03 微观知识的应用
    一、从微观角度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纯净物由同种(填“同种”或“不不同种”,下同)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例:根据下列微观粒子图,回答:

    A B C D
    A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A物质是纯净物; B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B物质是纯净物;
    C物质有两种分子,所以C物质是混合物; D物质有一种分子,所以D物质是纯净物。
    二、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
    (1)宏观方面:没有新物质产生,一般只涉及三态的变化。
    (2)微观方面:分子本身大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2.化学变化
    (1)宏观方面:有新物质生成。
    (2)微观方面: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
    3.结论
    (1)物理变化中,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2)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5)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4.从微观示意图获得重要信息
    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从宏观、 微观两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汞和氧气;
    (2)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
    (6)汞由汞原子构成;
    (4)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5)一个氧化汞分子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2023•德城区一模)“宏微结合”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相符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B.热胀冷缩——分子之间间隔变化
    C.糖甜醋酸——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A、汽油挥发时分子间的间隙增大,但分子体积不变,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热胀时分子间间隙增大,冷缩时分子间间隙减小,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糖和醋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故其性质不同,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赤峰矿区校级模拟)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A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会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1.分子是最小微粒?
    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从构成物质的角度看,有些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分子小。另外,中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大多数情况中子比分子小。
    2.引起气体体积改变的因素有几种?
    一是温度升高使粒子运动加快、间隔变大,体积膨胀;反之体积缩小。
    二是压强减小使气体粒子间隔变大,体积膨胀;反之体积缩小。
    气体体积的改变都是由于分子(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3. 气体液化有几种情况?
    一是温度降低使粒子运动减慢、间隔变小,逐渐由气态变为液态;
    二是加压使气体间隔变小,逐渐由气态变为液态。
    4.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 像CO2、SO2的化学式的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不要看到XO2就说含氧分子。只有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有氧气的地方才有氧分子,如空气、液氧等。看到其余物质符号中的O只能说“该物质的分子中有氧原子”。。
    题型一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例1. (2023年广西中考)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A
    【解析】能闻到臭味是具有臭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臭味,故选A。
    变式1.(2023年河北中考)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D.数目增多
    【答案】A
    【解析】 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这是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汽化,而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汽化过程中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故选A。
    例2. (202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A
    【解析】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蔗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所以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加压后,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氧气的体积变小,所以6000L氧气能装入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变式2. (2023年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案】A
    【解析】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错误;
    C、1滴水在宏观上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错误;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错误;
    故选A。
    题型二 微观知识的应用
    例1. (2023年广东广州中考)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答案】A
    【解析】A、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不变,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不会由运动变为静置,错误;
    D、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酸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离子。错误;
    故选A。
    变式1. (2023年湖北荆州中考)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被压缩后防止间的间隔减小,体积随之减小,能够存储于钢瓶中,选项正确;
    B、分子在不停运动,花开放后,具有花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香味,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C。
    例2. (2023年山东枣庄中考)“宏观拼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带有酒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释正确;
    B、一滴水宏观上很小,但其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解释正确;
    C、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说明加压时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解释错误;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解释正确;
    故选:C。
    变式2. (2023年山西中考)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的间隔变小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答案】C
    【解析】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
    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例3. (2023年山西省中考)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A. H2OB. OHC. H2O2D. H2
    【答案】A
    【解析】图2中,存在的微粒有H2O、O2,其中氧气为反应的剩余物,所以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符号为H2O。
    故选A。
    变式3. (2023年吉林省中考)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示意图表示氢气与氧气发生的反应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水分子由氢原于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A错误;
    B、H2O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H2中氢元素显0价,O2中氧元素显0价,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1:8,故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于和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
    题型三 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 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
    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1)PQ段能够说明氧气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
    (2)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解析】(1)PQ段变化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分子更快更多地从瓶口向下逸出,故填: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
    (2)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这是因为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NP段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会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所以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因为氧分子扩散趋向平衡;故填:21%。
    变式1. (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BC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写一种)。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除酚酞以外)。
    【答案】
    (1) 分子不断运动;用手捂住塑料瓶;
    (2)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 ;NaOH+HCl=NaCl+H2O ;MgCl2和NaCl
    【解析】
    (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B段氧气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氧气减少,从瓶内逸出,微观解释为分子不断运动,氧气分子运动到塑料瓶外。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则说明氧气逸出速度加快,即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则可能是用手捂住塑料瓶,使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2)Ⅰ中推入稀盐酸后,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加入的稀盐酸没过导管,气体无法通过导管排出,则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内液体沿导管压入Ⅱ试管中。所以产生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盐酸。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无沉淀产生则说明没有发生该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消耗完了氢氧化钠,而没有发生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盐酸,Ⅱ中发生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且盐酸将氢氧化钠全部消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试管Ⅱ中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不反应的氯化镁、生成的氯化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可能含有HCl。
    1.(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碳酸钾B.液氧
    C.金刚石D.银
    【答案】B
    【解析】
    A、碳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银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
    2.(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化钠B.过氧化氢
    C.汞D.C60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汞是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
    【答案】A
    【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故A解释正确;
    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结成冰后分子还在运动,故B解释错误;
    C、冰雪融化,固态变成液体,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C解释错误;
    D、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D解释错误;故选A。
    4.(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
    【答案】B
    【解析】A、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因此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因此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不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5.(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O2B.2O
    C.OD.O2-
    【答案】A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化学符号O2。故选A。
    6.(2023年湖北恩施州中考)下列各选项中,后者是对前者的微观解释,其解释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构成数目不同
    B.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二者分子结构不同
    D.酸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 中都存在酸根离子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A解释错误;B、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B解释错误;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C解释正确;D、酸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D解释错误;故选:C。
    7.(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对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钛合金硬度大、耐腐蚀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蓝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氨气可以被压缩成液氨——氨气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A、钛合金具有硬度大,耐腐蚀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故A解释合理;B、通常情况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可在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故B解释合理;C、蓝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C解释合理;D、氨气可以被压缩成液氨,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D解释不合理;故选D。
    8.(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 )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A
    【解析】A、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质量不变,分子的观点解释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答案:A。
    9.(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酒精分子体积变大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答案】B
    【解析】A.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正确;
    B. 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是酒精分子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此选项错误;
    C. 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正确;
    D. 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汞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此选项正确。故选B。
    10.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案】A
    【解析】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错误;
    C、1滴水在宏观上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错误;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错误;
    故选A。
    1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解析】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合理;
    B、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故选项解释合理;
    C、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选项解释不合理;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合理。
    故选C。
    12.(2023•青羊区校级模拟)《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在荒岛采用如图方法将海水淡化。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B.冷凝时水分子质量减小
    C.蒸发时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冷凝时氢氧原子之间间隔减小
    【答案】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A、蒸发时,是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水分子体积不变,故错误;
    B、冷凝时,是水分子间间隔变小,水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
    C、蒸发时,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正确;
    D、冷凝时,是水分子间间隔减小,而不是氢氧原子之间隔减小,故错误;
    故选:C。
    13.(2023•安溪县二模)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示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设备测得U型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
    B.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C.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NH3,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B
    【分析】A、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进行分析;
    C、根据对比实验可知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率更快进行分析;
    D、根据NH3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
    【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a端有电热丝加热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氨气浓度测出值大,因此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故A正确;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0﹣1min,氨气浓度为零可能是因为此时氨分子还未运动到传感器位置,故B错误
    C、通过a、b对比可知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率更快,因此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NH3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可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用水吸收,因此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NH3,减少NH3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14.(2023•海口模拟)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C
    【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构成、性质和物质的构成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析】A、分子由原子构成,选项A正确;
    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构成物质,选项B正确;
    C、分子在化学变中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C不正确;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因此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C。
    15.(2023•昭阳区二模)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数目增多
    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答案】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分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成了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该事实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数目没有增多,故B错误。
    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四周,是因为消毒水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消毒水的气味,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16.(2022•承德一模)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里的水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③所对应的水分子的间隔一定是最小的
    B.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从大变小
    C.①→②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D.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逐渐减慢,但不会停止
    【答案】D
    【解析】
    A、③对应的温度温度最低,但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②→③的过程中,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③所对应的水分子的间隔不一定是最小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但水分子的体积不是从大变小,②→③的过程中,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②的变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总是在不断运动的,分①→②→③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逐渐减慢,但不会停止,故选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7.(2023年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一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解析】A、端午时节,粽叶飘香,是由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A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B错误;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正确;
    D、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的间隔增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8.(2023年湖南岳阳中考)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6000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分 子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解析】A. 具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正确;
    B. 湿衣服被晾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此选项错误;
    C. 6000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L的钢瓶中, 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容易压缩,此选项正确;
    D.宏观上一滴水很小,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19.(2023•偃师市一模)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分子在不断的 ,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 新物质生成(填“有”或“没有”),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的运动速率 (填“快”或“慢”)。
    【答案】运动;有;慢。
    【分析】根据已有的分子的基本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这是因为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即有新物质生成;由于产生的白烟在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说明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的运动速率慢。
    故答案为:运动;有;慢。
    20.(2023•方城县二模)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2)气体热胀冷缩的原因 。
    (3)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
    【答案】(1)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2)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分子的构成相同;
    (4)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从微观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2)气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故答案为:
    (1)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2)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3)分子的构成相同;
    (4)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
    (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___________。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___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改变 B.可能改变 C.一定不变
    【答案】 ①. ②. 每1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③. 氧化物 ④. B
    【解析】(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程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每1个氯原子自由组合,生成一个氯化氢分子;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是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改变,B正确。
    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_______________,乙烧杯_________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行试验】变红 未变红 对照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讨论】滤纸条由C向A依次变红 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
    【拓展延伸】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防止氨气污染空气 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解析】
    【进行试验】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氨分子进入甲溶液而变红。大烧杯隔绝了乙溶液,所以乙溶液未变红; 烧杯乙的作用是对照,因此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讨论】由于浓氨水的挥发,氨分子由近向远运动,所以滤纸条由C向A依次变红。
    (2)实验过程中将酚酞滴到棉花上,氨水滴到滤纸上。
    【拓展延伸】(1)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 该现象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等。
    培优竞赛
    1.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铁B.硫酸铜C.液氧D.金刚石
    【答案】C
    【解析】A、铁是由铁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D、金刚石 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2.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水,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①→②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答案】C
    【解析】 A.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由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关系可知, ②为水,③为水蒸气, 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不符合题意; B.水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不符合题意; C. 水分子在三种状态下只分子间隔不同,质量相等,符合题意;
    D. ①→②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有序排列变为无序排列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证明氨分子能使酚酞变红
    B.乙实验可证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C.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A
    【解析】A.甲实验是验证氨分子的运动,符合题意;
    B.乙实验中除水温不同外,其它条件相同,可证明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不符合题意;
    C. 甲实验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整个酚酞溶液变红,乙实验品红可扩散到水中,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不符合题意;
    D. 甲、乙两个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下能形成比蜂蜜还黏稠的“高密度液态水”;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密度液态水”“热冰”的存在表明水的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
    B.水在常温常压下瞬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因受到阻碍停止运动
    C.“高密度液态水”“热冰”的化学性质和水相同
    D.“高密度液态水”“热冰”均为新型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高密度液态水”“热冰”的存在表明水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有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水在常温常压下瞬间结成冰,但水分子不会停止运动,分子在各种状态下都会不断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高密度液态水”“热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选项C符合题意;
    D、“高密度液态水”“热冰”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不是新型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A.①②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伸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伸入呼出气体的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空气中的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
    ②、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说明白烟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③、由图可知,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的酚酞试液变红,但是浓氨水和酚酞溶液并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是氨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不变色,只能说明分子的活跃程度,但并不能说明酚酞分子不运动,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
    ④、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故答案为:D ;
    【分析】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一般采用:澄清的石灰水;熄灭后蜡烛后产生的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氨水具有挥发性,分子的运动活跃,酚酞没有挥发性,分子运动的比较缓慢;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要仔细分析,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对应正确的结论;
    6.(2021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CESL)初赛)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下列有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 “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 “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答案】D
    【解析】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没有人为外力作用,分子也在不断地运动,选项错误;
    B、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则“纳米车”分子也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分子很小,“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不能直接看见的,必须借助某些仪器才能观察到,选项错误;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选项正确,故选D。
    7.(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0-2021学科竞赛)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 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
    C. “氮5”是一种化合物
    D. 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
    【答案】B
    【解析】
    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
    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
    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D错误。故选B。
    8.(2022年第十四届中学生数理化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化学应用)若用“☐”“△”“○”表示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子,它们相互组合形成下列四种物质,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从微观方面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微粒, A中表示的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
    B、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表示的是纯净物;
    C、表示的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表示的是纯净物;
    D、表示的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表示的是纯净物;
    故选A。
    9.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 (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 (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 ,微粒的性质是 。
    (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拆除装置前,向装置内注入HCl或H2SO4防止氨气逸散。
    【答案】
    (1)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
    (2)打开止水夹;易挥发(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不断的运动
    (3)左侧
    【解析】(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装置内压强变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
    (2)打开止水夹才能将浓氨水注入装置内。所以填:打开止水夹
    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是因为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停运动,遇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易挥发、碱性,微粒的性质是不停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左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
    【分析】(1)根据检查装置内气密性的方法是改变装置内的压强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
    (3)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分析
    10.(1)(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微粒的性质进行了甲乙丙三个实验:
    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甲无明显现象,实验乙溶液变红,说明 。实验丙中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
    (2)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与改进前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3)改进后的实验中,滴入少量浓氨水后,可观察到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 (填“放热”或“吸热”)。 (4)(二)另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产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HCl)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试管。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有同学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是因为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 ,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推断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
    (5)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6)请写出上述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7)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 。
    【答案】
    (1)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中的微粒运动到滴有酚酞的水中(答案合理即可)
    (2)更环保,减少氨气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药品)(答案合理即可)
    (3)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干燥的酚酞滤纸条不变色;放热
    (4)慢;慢
    (5)固体
    (6)HCl+NH3=NH4Cl(固体)
    (7)温度越高,湿衣服干的越快
    【解析】(1)从该实验现象看出,水无法使酚酞试液变色,而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丙实验中,滴加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其原因可能是氨水中的微粒运动到滴有酚酞的水中
    (2)由于在之前的实验中大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可以看出,该装置密闭性较好,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不易进入空气中,更环保(而且该装置中,需要的药品量不多,可以节约药品)
    (3)改进后的实验中,滴入少量的氨水后可以观察到: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干燥的酚酞滤纸条不变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实验中快速出现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放热
    (4)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相结合会形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这就是白烟的由来,而A处距离浓盐酸较近,离浓氨水太远,因此可以认为是氯化氢分子比氨气分子运动速度要慢,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推断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
    (5)生成的氯化铵被观察到是“白烟”,说明常温下,氯化铵的状态是固态
    (6)氯化氢和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的符号表达式为:HCl+NH3=NH4Cl(固体)
    (7)影响到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生活中有关于此的一个实例就是:温度越高,湿衣服干的越快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掌握分子的概念
    2.理解原子的概念
    3.了解微粒的共性
    4.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重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微粒的共性
    难点:1.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2.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粒子
    分子
    原子
    概念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相同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间有间隔,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3)相同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粒子的性质不同
    联系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
    C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选项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不是二氧化碳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精品课堂检测</a>,文件包含44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44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优秀达标测试</a>,文件包含42---水的净化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42---水的净化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爱护水资源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爱护水资源优秀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41---爱护水资源含培优竞赛试题原卷版docx、41---爱护水资源含培优竞赛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3.1 分子和原子(含培优竞赛试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重难点突破(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