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4.5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第1课时 角的比较
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利用角的平分线求角的度数.
3.从学生熟悉的线段的比较中得出“角的比较”的方法,并通过各种师生活动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概念的理解;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几何直觉.
4.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能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重点是认识角的大小,分析角的和差关系,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难点是认识角的大小关系.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1)怎样比较图中线段AB,BC,CA的长短?那么怎样比较∠A,∠B,∠C的大小呢?
(2)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情境2】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张透明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把这张透明纸折叠,使角的两边OA与OB重合,然后把这张纸展开、铺平,画出折痕OC.试比较∠AOC与∠BOC的大小.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的比较方法和角平分线,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情境1中(1)度量法和叠合法,AB<AC<BC.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叠合法:把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2)图中共有3个角:∠AOB,∠AOC,∠BOC.它们的关系是:∠AOC=∠AOB+∠BOC;∠BOC=∠AOC-∠AOB;∠AOB=∠AOC-∠BOC.情境2中两角相等.
【教学说明】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角的比较
问题1 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问题2 用叠合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1)度量法:用量角器分别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数值的大小.(2)叠合法:把一个角放在另一个角上,使它们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边也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这一边的同侧.
2.角的平分线
问题1 什么是角的平分线?
问题2 如何表示角的平分线?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从角的内部,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表示:①OC是∠AOB的平分线;②∠AOC=∠COB=∠AOB,∠AOB=2∠AOC=2∠COB.
作角平分线的方法:
①利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取角的度数的一半并画出射线;②折叠:把已知角的两边重合后再折叠,可得已知角的平分线.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已知∠α=18°18′,∠β=18.18°,∠γ=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α=∠β B.∠α<∠β
C.∠α=∠γ D.∠β>∠γ
2.如图所示,已知∠1=20°32′,∠AOB=46°,求∠2的度数.
A.∠AOB与∠POC互余
B.∠POC与∠QOA互余
C.∠POC与∠QOB互补
D.∠AOP与∠AOB互补
【教学说明】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角的比较、角的平分线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答案】1.C2.解:∠1=20°32′,∠AOB=46°,∠1+∠2=∠AOB∠2=∠AOB-∠1=46°-20°32′=25°28′.
3.(1)= (2)> (3)= (4)<
4.(1)40°(2)30°(3)70°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怎样比较两角的大小?什么是角的平分线?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149页“练习”和教材第150页“习题4.5”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线段的比较和角的基础上,讲叙角的比较方法、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联系已学知识,得出角的比较方法和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准确的运算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本节内容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直线与角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直线与角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旧知,大胆猜想.,类比迁移,初探新知.,类比迁移,再探新知.,练习巩固,应用新知,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