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五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试卷 3 次下载
- 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试卷 2 次下载
- 第六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原卷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试卷 3 次下载
- 第六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解析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试卷 4 次下载
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______
第五单元 (B卷·能力提升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书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 请在田字格中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0分)
2. 下列词语中加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污涩(sè) 怅然(chàng) 虐待(nüè) 迷惘(mǎng)
B. 忧郁(yù) 蜷伏(juán) 栅栏(zhà) 叮嘱(zhǔ)
C. 懒惰(duò) 蓦然(mò) 羞怯(qiè) 俯冲(fǔ)
D. 收敛(liǎn) 惩戒(chéng) 余晖(huī) 怂恿(zǒng)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冤枉 咒骂 销耗 畏罪潜逃
B. 煞白 贮立 栅栏 大相径庭
C. 胸襟 匍匐 禁锢 怪诞不经
D. 顾盼 蹒跚 原委 无精打彩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不愿留姓名的热心人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衣食无忧。
B. 在图书馆里,他无所顾忌地大声讲话,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C.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 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 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普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B. 山东淄博是一个文化之都,孕育出不少为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C. 参加本期“与动物和谐相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同学,除了有七年级一班的外,还有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参与其中。
D. 烟台最有名的景点有蓬莱阁、龙口南山、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长岛、养马岛、烟台山公园等。
6.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猫》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B.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C. 《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
D.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母狼立刻蹦了起来,地上陡地飞起一团团白色的狼毛。
②一个寂静的早晨,母狼趴在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扫帚下面。
③它两肋消瘦,奶头却被乳汁胀得鼓鼓的,脊背神经质地抽搐着,使得奶头也不停地颤动。
④突然从灌木丛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⑤这儿又暖和,又没有风,母狼晒得浑身软绵绵的。
⑥它打着盹儿,不时睁开一只蒙眬的睡眼看看。
A. ④①③⑤②⑥ B. ②⑥③⑤④①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②⑤⑥③④①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 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 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 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9. 根据提示填空。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 , 。
(5)《狼》一文中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0.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春晖学校开展“我与动物交朋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写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2分)
答: 。
(2)在我国某些地区,捕食青蛙的现象较为严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人们不要捕食青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答: 。
四、对比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1.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
【甲】狼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聊斋志异》)
【乙】熊与坎中人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①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②久,冒死啖①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④。后熊子稍大,其母一一负⑤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⑥(fèn)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⑦不得死。鸣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根据《搜神后记》编写)
【注释】①坎:坑。②馁:饿。③啖:吃。④支命:活命。⑤负:背。⑥分:估计,大约。⑦遂:于是、就。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目似瞑,意暇甚 人解其意
C.盖以诱敌 静以修身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温故而知新
12.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 。
13. 屠户面临险境,转危为安,他有哪些过人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答: 。
14. 人与动物真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文人笔下动物们的形象也是各不相同。请结合两篇文言文的具体内容,谈一谈“狼”和“熊”分别是怎样的形象。(4分)
答: 。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1分)
猫(节选)
郑振铎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⑧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⑨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⑩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⑪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⑫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⑬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⑭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⑮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⑯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⑰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⑱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⑲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5. 选文中的猫不好看,命运也十分凄惨。请直接摘录或者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动物卡片。(3分)
动物卡片 名字:可怜猫 外形: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了。 性情:(1) 。(1分) 经历和结局:(2) 。(2分) |
16. 请根据选文内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答: 。
17.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一说儿时的鲁迅仇猫,以猫为敌的原因是什么?那时的他和上文作者郑振铎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是什么?面对弱小的动物,人类的某些行为值得反思。请谈谈你的感悟。(6分)
[链接材料]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诸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到了北京,还因为它伤害了兔的儿女们,便旧隙夹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仇猫”的话柄,也从此传扬开来。
(节选自鲁迅《狗·猫·鼠》)
答: 。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
莺
布封
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休眠和沉睡的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初春的第一个消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枝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②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都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③我们不仅喜欢它们的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外,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④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的,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鸿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⑤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⑥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大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18. 读课文,说说本文的写作对象是莺,为什么还要写冬景?(3分)
答: 。
19. 第①段划线句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冬景?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
20. 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4分)
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是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答: 。
21. 理解选文结尾“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一结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 。
22.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所熟悉的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150字左右)(5分)
答: 。
六、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50分)
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