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课后习题(28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属于摩尔根的重要贡献的是( )A.首先提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总结了遗传学上的三大规律C.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首先提出了“基因”一词答案:C2.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1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答案:D解析:根据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3.下列哪项不属于萨顿假说中对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描述?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C.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答案:A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由摩尔根提出的。4.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答案:C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推理法、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推理法、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推理法、假说—演绎法、推理法答案:C6.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1只红眼果蝇和1只白眼果蝇杂交,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A.XRXR×XrY B.XrXr×XRYC.XRXr×XrY D.XRXr×XRY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因此,亲代雌果蝇一定为纯合子,排除C项和D项。A项中子代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眼色不同,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当雌性亲本为隐性个体,雄性亲本为显性个体时,才符合题意,即XrXr×XRY。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A.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 性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有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是 染色体。 (2)若此图表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从染色体组成上看,经过减数分裂,该细胞能产生 种配子。 (3)写出此果蝇的基因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是 ,能够发生自由组合的3个基因是 (写出一组即可)。 (4)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 期形成2个W基因,这2个W基因在 期发生分离。 答案:(1)雄 4 X、Y(2)2(3)AaBbXWY A与a,B与b A(或a)、B(或b)、W(4)减数分裂前的间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解析:题图表示雄性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细胞内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从染色体组成上看,该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两两相同的配子。此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WY。遵循分离定律的基因为等位基因,如A与a、B与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基因应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如A(或a)、B(或b)、W。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复制,形成2个W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个W基因分离。9.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 是显性性状。 (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 (3)F2红眼果蝇中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而白眼果蝇中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 。 结果预期:若子代中 ,则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若子代中 ,则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答案:(1)红眼(2)(基因的)分离(3)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解析:(1)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果蝇,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2)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3)选择纯种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若为XaXa×XAYA,则子代为XAXa和XaYA,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若为XaXa×XAY,则子代为XAXa和XaY,后代雌果蝇都为红眼,雄果蝇都为白眼。二、能力提升1.果蝇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大翅雌果蝇和小翅雄果蝇进行交配,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实验结果如下。F1:大翅雌果蝇、雄果蝇共1 237只。F2:大翅雌果蝇2 159只,大翅雄果蝇1 011只,小翅雄果蝇982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果蝇的大翅对小翅为显性B.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的翅形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实验结果可证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F2中雌果蝇基因型相同,雄果蝇有2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大翅雌果蝇和小翅雄果蝇进行交配,F1全是大翅果蝇,所以大翅对小翅为显性。由题意可知,F2中大翅∶小翅≈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又由F2中大翅雌果蝇∶大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2∶1∶1,可推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中雌果蝇有2种基因型。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ABD解析: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能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互不重叠答案:BD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指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多个基因之间互不重叠。4.图甲表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该果蝇产生的一个异常的生殖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 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 期发生分离。 (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 定律,原因是 。 (3)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后期性染色体的组成为 。 (4)图乙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 (5)若某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细胞,如下图所示。①图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是不是一个细胞周期?为什么? 。 ②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图Ⅰ表示一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图Ⅲ中的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则该白眼果蝇的性别为 。 答案:(1)分裂间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2)(基因的)自由组合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W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3)XX或YY(4)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Y染色体)分开后没有分离(5)不是,因为减数分裂不能连续进行 雄性解析:(1)果蝇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是DNA复制的结果,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这两个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由题图可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W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染色体)上,故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4)图乙细胞内含有两条Y染色体,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染色体(Y染色体)未分离,从而进入同一精细胞中。(5)减数分裂过程不能连续进行,因此题图中Ⅰ、Ⅱ、Ⅲ连续的分裂过程不能说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是两两相同的,即两个含XW、两个含Y。a变形后的精子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果蝇,则该白眼果蝇为雄性。5.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果蝇和残翅黑檀体果蝇。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1对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现欲利用以上2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活),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同时研究以下2个问题。问题1:研究果蝇灰体、黑檀体是否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作出判断。问题2:研究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1)杂交方案:①选取 和 两亲本杂交得F1; ②F1 得F2; ③根据F2的性状表现分析判断,得出结论。(2)对问题1的推断及结论:若F2出现性状分离,且灰体与黑檀体果蝇数量比为 ,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是1对等位基因;反之,则不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 (3)对问题2的推断及结论:如果F2出现 种表型,且分离比为 ,则说明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不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1)①长翅灰体 残翅黑檀体 ②雌雄果蝇杂交 (2)3∶1 (3)4 9∶3∶3∶1解析:如果果蝇的灰体、黑檀体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应为3∶1,否则就不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控制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不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则体色和翅形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反之,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就可能位于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精练,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后测评,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