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59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00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0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05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0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09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1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829881/0-169469771614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ppt课件
展开1.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_著有《昆虫记》。他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了_____法,记录了各种昆虫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繁殖方式等。2.奥地利动物学家________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应用了_____法。他利用颜色卡片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3.英籍荷兰动物学家________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了_____法。他利用模型研究表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4.奥地利学者劳伦兹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他对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_______________的研究,主要应用了_____法。他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5.观察法: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的方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________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_______________。
6.实验法:研究者对研究对象都施加了__________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的方法。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法______没有实验,实验法中_____没有观察。很多动物行为的研究问题都来源于对动物的长期观察,因此说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__________的。
蚂蚁的通信【实验目的】探究蚂蚁的通信。【实验材料】蚂蚁若干、水槽、食物、三块鹅卵石、两根等长的小木条、镊子、清水。【实验步骤】(1)将蚂蚁进行饥饿处理一段时间。
(2)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水槽内,形成三个小岛(分别标记为A、B、C岛)。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A、B岛之间的小木条标记为桥①,A、C岛之间的小木条标记为桥②,如下图所示。
(3)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上,食物放在B岛上,C岛上什么都不放,观察蚂蚁的通信行为。大多数蚂蚁会经过桥_____到达_____岛。(4)再用镊子将桥①和桥②的位置互换,观察蚂蚁的行为。大多数蚂蚁会沿着桥_____到达_____岛。【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在桥①上留下了一些有气味的物质,蚂蚁是通过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
知识点1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1.通过研究,证明蜜蜂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科学家是( )A.法布尔B.弗里施C.廷伯根D.劳伦兹
2.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家是( )A.法布尔 B.弗里施C.廷伯根 D.劳伦兹
3.奥地利学者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 ( )A.按原来的方式发展B.独自生存C.失去生命D.跟随一种替代物
知识点2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4.研究动物行为的常用方法是( )A.观察法和实验法B.分析法C.随机取样法D.调查法
5.中央电视台《秘境之眼》节目中科学家在珍稀动物出没的栖息地安装了摄像机,以记录它们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
6.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望远镜来观察鸟类的繁殖活动B.用卫星追踪野生大熊猫的活动区域C.用摄影机拍摄并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D.结合强光照射和电击研究涡虫的行为
7.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采用的条件是( )A.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B.野外的自然状态C.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D.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
8.下列关于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时要积极思考 B.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的C.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 D.实验法中一定不需要观察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分别标记为a、b、c、d、e、f,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还在出生地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员发现小鸭a、b、c模仿它们的母亲的声音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据此资料完成9和10题。
9.推测一下,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暴露在气球周围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播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怎么样?( )A.可能吓唬其他鸭子B.将失去繁殖能力C.将发出类似猫叫的声音D.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和学习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果将小鸭a、b、c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选项D正确。
10.小鸭d、e、f被称为( )A.实验模型B.对照组C.实验组D.一个变量
【解析】将刚孵化出来的小鸭a、b、c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这是一个实验组,而小鸭d、e、f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变量为小鸭是否和母亲在一起。选项B正确。
二、非选择题11.(实验探究)下面是某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 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等。
【实验步骤】①在劈开的竹筒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液体之间的中点,如下图所示。②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蚂蚁的觅食行为。
③重复上述步骤多次。(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填“清水”或“浓糖水”)组。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所用的蚂蚁数量太少
(5)此实验利用了蚂蚁的_____行为。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______行为特征的动物。
蜜蜂的舞蹈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施自1915年开始与其学生和同事对蜜蜂进行了50多年的实验研究,认为蜜蜂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迅速而敏捷地采到花蜜是因为它可通过舞蹈语言相互交流,指示它的同伴食源的质量、距离和方位。如果喂食地点与蜂巢的距离在50 m之内,侦察蜜蜂跳的是圆舞,即在蜂巢上转圆圈告诉同伴蜜源离这
里很近。一旦喂食地点的距离超过了50 m,它就会跳起一种摇摆舞。蜜蜂先转半个小圈,急转回身又从原地一点向另一个方向转半个小圈,舞步为∞字形旋转,在跳到“∞”字交界处时,会以每秒13次的频率快速地抖动身体,发出嗡嗡声,同时左右摆动。摆动的次数与采集地点的距离有关,每摆动一次表示大约50 m的距离。如果跳舞时头向上,表示蜜源是朝着太阳的方向,头向下表明蜜源是背着太阳的方向。而且摇摆的方向能表示采集地点的方位。具体距离与舞蹈的圈数有关,舞跳得越快,表示距离蜜源越近。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背景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观察法,蜜蜂可辨色,蜜蜂的色觉,实验法,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小野雁的学习行为,---红颜色,课堂总结,思考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物行为的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作业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刺激蚂蚁寻找食物,有无蚂蚁的气味,不可行,声音或动作,abc,熊蜂取食所需时间减少,未经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