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19008/0-16945138990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19008/0-16945138990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19008/0-16945138991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5页。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1.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9.1mm,19.2mm,21.1mm、19.1mm、19.3mm。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21.1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mm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mm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2.下列测量方法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丙 D.甲、丁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冬天测量时,所选钢制刻度尺长度略有收缩 C.读数时,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D.测量时,木尺较厚,刻度线未能紧贴被测物体4.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以小强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旁边的小红是静止的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而造成的5.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随后3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C.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过程中,相对于“神舟十二号”是运动的 D.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过程中,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6.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北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且全面的是( )①相对甲车,丙车向南行驶②相对乙车,丙车向南行驶③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④相对丙车,甲车向南行驶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7.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8.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9.小明测量了四个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的运动距离s与所用时间t,并在s﹣t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s1=s2>s3>s4;②t1=t2>t3>t4;③v1<v2=v3<v4;④v1>v2=v3>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 C.在0~20s的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D.在0~40s 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12.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距离s/m时间t/s姓名2080100王小兵2.38.412.2刘磊2.48.311.8周伟2.58.411.4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13.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 cm;(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14.40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d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为 。14.蒸汽火车以10m/s的速度向北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路边观察者看到从车头烟囱冒出的烟是呈柱形竖直向上,可见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km/h。15.(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 ;如图1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的。)(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2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 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 (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乙车的速度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2)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在4s~6s内甲比丙多运动的路程为 m。17.观察如图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是 min,该出租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出租车长4.5m,以该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长江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6min,则隧道长为 m。18.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1)本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3)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cm/s;若想测量小车在AC段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 (填“A”或“B”)点由静止释放,设小车在前半段AB和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小明在无风的公路上骑共享单车,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为了测自己骑车的速度,他测出从标有数字“3”的里程碑位置骑到标有数字“12”的里程碑位置,共历时0.5h,则这一过程中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19.武汉米字形高铁网逐渐形成,是热门旅游和中转集散地。途经武汉的G312次高速动车部分运行时刻表:站名广州南郴州西衡阳东长沙南岳阳东咸宁北武汉到站时间始发站7:538:289:109:4810:2710:54发车时间6:367:558:309:149:5010:29—里程/km03775307078549841069(1)该动车在长沙南到武汉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该动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1600m的桥梁,动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该动车车身的长度是多少?(3)由于调度原因,该动车在从岳阳驶向武汉途中需要在赤壁北站临时停靠,在距离赤壁北站10km的A点从最高时速300km/h开始减速,10:11到达赤壁北站时刚好减速到0,10:13动车开始启动驶离赤壁北站,行驶到距离赤壁北站8km的B点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AB段行驶的过程中,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赤壁北站相比,该动车因这次临时停靠耽搁了多少分钟?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题答案1.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9.1mm,19.2mm,21.1mm、19.1mm、19.3mm。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21.1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mm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mm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答案】A2.下列测量方法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丙 D.甲、丁【答案】C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冬天测量时,所选钢制刻度尺长度略有收缩 C.读数时,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D.测量时,木尺较厚,刻度线未能紧贴被测物体【答案】B4.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以小强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旁边的小红是静止的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而造成的【答案】C5.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随后3名航天员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对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号”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C.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过程中,相对于“神舟十二号”是运动的 D.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过程中,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答案】C6.三辆小车沿平直公路向北行驶,站在路边的小红先后两次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且全面的是( )①相对甲车,丙车向南行驶②相对乙车,丙车向南行驶③相对乙车,甲车向南行驶④相对丙车,甲车向南行驶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答案】D7.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答案】C8.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答案】D9.小明测量了四个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的运动距离s与所用时间t,并在s﹣t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s1=s2>s3>s4;②t1=t2>t3>t4;③v1<v2=v3<v4;④v1>v2=v3>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10.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答案】C11.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 C.在0~20s的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D.在0~40s 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答案】C12.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距离s/m时间t/s姓名2080100王小兵2.38.412.2刘磊2.48.311.8周伟2.58.411.4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20﹣80m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答案】C13.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 1.20 cm;(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104 s;(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14.40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 14.51 dm,刻度尺乙的分度值为 1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4.蒸汽火车以10m/s的速度向北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路边观察者看到从车头烟囱冒出的烟是呈柱形竖直向上,可见这时刮的是 南 风,风速是 36 km/h。【答案】南;3615.(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 参照物 ;如图1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的。)(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2甲、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 右 运动(选填“左”或“右”);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慢的物体是 大卡车 (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1)乙车的速度 4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40 m;(2)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 甲车和乙车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向西运动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在4s~6s内甲比丙多运动的路程为 6 m。【答案】(1)4;40;(2)甲车;乙车;(3)向西运动;6。17.观察如图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是 10 min,该出租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36 km/h(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出租车长4.5m,以该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长江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6min,则隧道长为 3595.5 m。【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8.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1)本实验的原理是 v=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缓 (填“陡”或“缓”),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3)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1.6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50 cm/s;若想测量小车在AC段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 A (填“A”或“B”)点由静止释放,设小车在前半段AB和后半段BC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v1 小于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小明在无风的公路上骑共享单车,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为了测自己骑车的速度,他测出从标有数字“3”的里程碑位置骑到标有数字“12”的里程碑位置,共历时0.5h,则这一过程中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 18 km/h。【答案】(1)v=;(2)缓;(3)50;A;小于;(4)18。19.武汉米字形高铁网逐渐形成,是热门旅游和中转集散地。途经武汉的G312次高速动车部分运行时刻表:站名广州南郴州西衡阳东长沙南岳阳东咸宁北武汉到站时间始发站7:538:289:109:4810:2710:54发车时间6:367:558:309:149:5010:29—里程/km03775307078549841069(1)该动车在长沙南到武汉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2)该动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1600m的桥梁,动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40s,该动车车身的长度是多少?(3)由于调度原因,该动车在从岳阳驶向武汉途中需要在赤壁北站临时停靠,在距离赤壁北站10km的A点从最高时速300km/h开始减速,10:11到达赤壁北站时刚好减速到0,10:13动车开始启动驶离赤壁北站,行驶到距离赤壁北站8km的B点后再次达到最高时速。已知在AB段行驶的过程中,动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时速的一半,则跟以最高时速直接通过赤壁北站相比,该动车因这次临时停靠耽搁了多少分钟?【答案】(1)该动车在长沙南到武汉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17.2km/h;(2)该动车车身的长度是400m;(3)该动车因这次临时停靠耽搁了5.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