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专题5 专题复习课 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5 专题复习课 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0页。
(1)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F)<r(Cl)<r(Br)<r(I),r(F-)<r(Cl-)<r(Br-)<r(I-)。 (2)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如r(Na)>r(Mg)>r(Al)>r(S)>r(Cl),r(S2-)>r(Cl-)>r(K+)>r(Ca2+)。 (3) 三看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Na+)<r(Na),r(Cl-)>r(Cl)。微专题一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练习1:1. 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解析】 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说明分子比分母小,同种元素中阳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大,A正确、B错误;同周期,自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错误。【答案】 A2.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Na+<Mg2+<Al3+<O2- B. S2->Cl->Na+>Al3+C. Na<Mg<Al<S D. Cs<Rb<K<Na【解析】 4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Mg2+<Na+<O2-,A错误;S2-、Cl-比Na+、Al3+多一个电子层,则S2-、Cl-的半径比Na+、Al3+的半径大,而S2-、Cl-和Na+、Al3+也分别适用“序小径大”的原则,则S2->Cl->Na+>Al3+,B正确;Na、Mg、Al、S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错误;Na、K、Rb、Cs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D错误。【答案】 B3. 已知 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b>a>c>dC. 离子半径:D>C>B>A D. 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答案】 A微专题二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练习2:4.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B. 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性强弱C. 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解析】 金属与水反应可判断金属性强弱,A不符合题意;Na的金属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不能作为判断依据,B符合题意;根据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推知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C不符合题意;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程度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D不符合题意。【答案】 B5.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 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M+>R2-【解析】 非金属性:C>B,故酸性:H3BO3<H2CO3,A错误;非金属性:Cl>Br>I,则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则M的原子序数-1=R的原子序数+2,则原子序数为R<M,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M+<R2-,D错误。【答案】 B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正确;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沉淀,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B错误;H2CO3、H2SO4分别为C、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通过测定相同浓度的溶液的pH可判断二者非金属性强弱,C正确;利用Fe、Cu放入盐酸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D正确。【答案】 B1. 元素综合推断的思维模型微专题三 “位—构—性”综合推断2. 元素综合推断的具体方法练习3:7.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解析】 由于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氟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9,则X为氧元素;由于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其原子序数大于9,则Z为铝元素;由于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则W为硅元素。Y、X、W、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4、3,A正确;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Si、O、F,B错误;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O、Si、Al,C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O、Si,D错误。【答案】 A8. 甲~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庚<己<戊C. 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D. 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 根据“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可知,己为S元素,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得出庚为F、戊为As、丁为Si、丙为B,又由“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说明甲为Mg、乙为Ca。丙(5B)与戊(33As)的原子序数相差28,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庚(F)>己(S)>戊(As),则稳定性:庚(HF)>己(H2S)>戊(AsH3),B错误;常温下,镁与水反应很缓慢,钙能与水剧烈反应,C错误;丁(Si)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正确。【答案】 D9.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W同主族。Y、Z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r(Z)>r(Y)>r(X)B.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氨水反应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D. W元素的单质在暗处能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解析】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两性化合物,Y为铝;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氧,X、W同主族,W为硫;Y、Z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且原子序数:Y<Z,Z为硅;综上,X为氧,Y为铝,Z为硅,W为硫。原子半径:r(Y)>r(Z)>r(W)>r(X),A错误;氢氧化铝不能与弱碱溶液(如氨水)反应,B错误;非金属性硫大于硅,所以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C正确;硫和氢气加热反应,在暗处与氢气不反应,D错误。【答案】 C课 堂 反 馈2451376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2451376【答案】 A2451376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它不一定含共价键D. 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解析】 NaOH、NH4Cl中都含有共价键,但二者都是离子化合物,A错误;两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错误;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D错误。【答案】 B2453763. 图中横坐标Z表示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元素的原子序数。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判断,纵坐标Y表示其离子半径的是( )12453761【解析】 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P3-、S2-、Cl-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图像C符合。【答案】 C2453764. 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 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C. 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D. 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12453761【解析】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A不符合题意;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而变浑浊,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不符合题意;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关系,C符合题意;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D不符合题意。【答案】 C2453765. 图甲和图乙表示短周期元素的某种性质的递变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45376A. 图甲中横轴表示原子序数,纵轴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B. 图甲中横轴表示核电荷数,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C. 图乙中横轴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D. 图乙中横轴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1【解析】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0,氟元素没有正价,A、C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由1~7,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正确。【答案】 D245376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2453761【解析】 由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 2倍,且两者位于同主族,可推出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再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Z为磷元素、Y为硅元素、T为砷元素。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小为H2O>H2S>PH3,A错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可以单质形式存在,B错误;SiO2晶体由共价键构成,没有分子,C错误;As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As为+3价,故As2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正确。【答案】 D2453767. 有A、B、C、D四种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A、D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A与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C2-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 试写出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 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__,C2-:__________。1ClCSK245376(3) 元素A、C、D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写出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S2->Cl->K+HClO4+KOH===KClO4+H2O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1) 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F)<r(Cl)<r(Br)<r(I),r(F-)<r(Cl-)<r(Br-)<r(I-)。 (2) 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如r(Na)>r(Mg)>r(Al)>r(S)>r(Cl),r(S2-)>r(Cl-)>r(K+)>r(Ca2+)。 (3) 三看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Na+)<r(Na),r(Cl-)>r(Cl)。微专题一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练习1:1. 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解析】 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说明分子比分母小,同种元素中阳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小,阴离子半径比原子半径大,A正确、B错误;同周期,自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错误;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错误。【答案】 A2.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Na+<Mg2+<Al3+<O2- B. S2->Cl->Na+>Al3+C. Na<Mg<Al<S D. Cs<Rb<K<Na【解析】 4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Mg2+<Na+<O2-,A错误;S2-、Cl-比Na+、Al3+多一个电子层,则S2-、Cl-的半径比Na+、Al3+的半径大,而S2-、Cl-和Na+、Al3+也分别适用“序小径大”的原则,则S2->Cl->Na+>Al3+,B正确;Na、Mg、Al、S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错误;Na、K、Rb、Cs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D错误。【答案】 B3. 已知 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对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b>a>c>dC. 离子半径:D>C>B>A D. 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答案】 A微专题二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练习2:4.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B. 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性强弱C. 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 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解析】 金属与水反应可判断金属性强弱,A不符合题意;Na的金属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不能作为判断依据,B符合题意;根据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推知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C不符合题意;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程度可判断非金属性强弱,D不符合题意。【答案】 B5.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 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D. 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M+>R2-【解析】 非金属性:C>B,故酸性:H3BO3<H2CO3,A错误;非金属性:Cl>Br>I,则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则M的原子序数-1=R的原子序数+2,则原子序数为R<M,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M+<R2-,D错误。【答案】 B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正确;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沉淀,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B错误;H2CO3、H2SO4分别为C、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通过测定相同浓度的溶液的pH可判断二者非金属性强弱,C正确;利用Fe、Cu放入盐酸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D正确。【答案】 B1. 元素综合推断的思维模型微专题三 “位—构—性”综合推断2. 元素综合推断的具体方法练习3:7.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解析】 由于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氟元素;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Ⅵ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小于9,则X为氧元素;由于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其原子序数大于9,则Z为铝元素;由于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则W为硅元素。Y、X、W、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7、6、4、3,A正确;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Si、O、F,B错误;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O、Si、Al,C错误;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O、Si,D错误。【答案】 A8. 甲~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5 B.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庚<己<戊C. 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 D. 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 根据“己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脱水性”可知,己为S元素,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得出庚为F、戊为As、丁为Si、丙为B,又由“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说明甲为Mg、乙为Ca。丙(5B)与戊(33As)的原子序数相差28,A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因非金属性:庚(F)>己(S)>戊(As),则稳定性:庚(HF)>己(H2S)>戊(AsH3),B错误;常温下,镁与水反应很缓慢,钙能与水剧烈反应,C错误;丁(Si)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正确。【答案】 D9.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W同主族。Y、Z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r(Z)>r(Y)>r(X)B.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氨水反应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D. W元素的单质在暗处能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解析】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两性化合物,Y为铝;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为氧,X、W同主族,W为硫;Y、Z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且原子序数:Y<Z,Z为硅;综上,X为氧,Y为铝,Z为硅,W为硫。原子半径:r(Y)>r(Z)>r(W)>r(X),A错误;氢氧化铝不能与弱碱溶液(如氨水)反应,B错误;非金属性硫大于硅,所以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C正确;硫和氢气加热反应,在暗处与氢气不反应,D错误。【答案】 C课 堂 反 馈2451376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2451376【答案】 A2451376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它不一定含共价键D. 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解析】 NaOH、NH4Cl中都含有共价键,但二者都是离子化合物,A错误;两种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错误;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D错误。【答案】 B2453763. 图中横坐标Z表示第三周期离子Na+、Mg2+、Al3+、P3-、S2-、Cl-元素的原子序数。根据图像变化趋势判断,纵坐标Y表示其离子半径的是( )12453761【解析】 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P3-、S2-、Cl-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同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图像C符合。【答案】 C2453764. 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 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C. 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D. 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12453761【解析】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A不符合题意;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因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而变浑浊,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B不符合题意;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没有关系,C符合题意;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可以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D不符合题意。【答案】 C2453765. 图甲和图乙表示短周期元素的某种性质的递变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45376A. 图甲中横轴表示原子序数,纵轴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B. 图甲中横轴表示核电荷数,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C. 图乙中横轴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D. 图乙中横轴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纵轴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1【解析】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0,氟元素没有正价,A、C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由1~7,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正确。【答案】 D2453766.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增大B. 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 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汽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2453761【解析】 由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 2倍,且两者位于同主族,可推出X为氧元素、W为硫元素,再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Z为磷元素、Y为硅元素、T为砷元素。O、S、P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P>S>O,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O>S>P,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小为H2O>H2S>PH3,A错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可以单质形式存在,B错误;SiO2晶体由共价键构成,没有分子,C错误;As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具有半导体特性,As2O3中As为+3价,故As2O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正确。【答案】 D2453767. 有A、B、C、D四种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其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A、D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A与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C2-与氩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 试写出上述各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 画出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__________,C2-:__________。1ClCSK245376(3) 元素A、C、D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写出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S2->Cl->K+HClO4+KOH===KClO4+H2O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