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共3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教学过程典案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说出自己的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等句式说出预测的依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老屋的了解,感悟并学习老屋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旁批,抓住文章题目、插图、内容等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预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看图读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1:《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封面及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2.猜一猜这几个问题,建议在猜测时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
3.同学们,你们都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是城市里的楼房?还是农村带院子的平房?你们住得舒服吗?(出示课件2图片)你们看到过这样又旧又破的老屋吗?你们也许会说,这么破旧的老屋又不能住人,有什么用呢?可是,这间老屋却是小动物们的避风港,不信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板书: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片读书名,猜猜课文里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课题说说疑问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在回答疑问时让学生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给学生提供支架,能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测。
4.了解单元主题。
(1)讨论:你知道什么是预测吗?有没有试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呢?
(2)小结:其实,预测就是一边读一边猜想或者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不是很有趣?学习这个单元,让我们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预测还有很多方法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预测,知道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学习生字、生词。
1.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3: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组(包含会认字)
暴风雨 喵喵 孵小鸡 叽叽 偶尔
第二组(包含会写字)
准备 等待 暴风雨 睡觉 墙壁 砍倒 蜘蛛 漂亮 撞车 吃饱
晒太阳
指导书写:
(1)“暴”:
①引导学生发现:“暴”字由3部分组成,在书写的时候你觉得哪部分最容易写错?为什么?
②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重点评议“暴”的下面不是“水”。
(2)“晒”:
①“晒”字由哪两部分组成,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重点强调左部的“日”要写得稍窄。
设计意图:
学习生字、生词,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熟读课文,初试预测。
(一)出示课件4:课文第1、2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随机提问“窟窿”“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课件5:课文第3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猜测老屋会答应它的请求吗。
3.生猜测后,师出示插图: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提示,仔细看看这个插图,再猜猜。
4.引导学生按照“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因为我看到插图中的老屋那么慈祥,所以猜测老屋可能会答应它的请求。要说清楚猜测的依据。(板书:插图)
(三)出示课件6:课文第4、5、6自然段。
1.请生分角色朗读。
2.老屋帮助了小猫,它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请生齐读老屋的这句话。
3.猜测老屋会倒下吗?请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预设一:因为故事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会有其他小动物来请老屋帮忙,所以我猜老屋不会倒下。
预设二:因为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我猜老屋不会倒下。(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
在分段出示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进行猜想,学习通过插图和题目进行预测的方法。学生在猜测时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让学生能够有依据猜测。
四、发现规律,继续猜测。
出示课件7:课文第7~9自然段。
1.默读,说说这个部分讲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读了这个部分发现了什么?了解这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发现故事中的规律。
4.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怎么说?为什么这么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请到文中找出依据。(板书:故事内容)
5.猜测这次老屋会倒吗。
设计意图:
在学生尝试了第一部分的故事边读边猜后,出示第二部分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发现这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的规律。由此猜测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会怎么说。学习通过故事内容进行预测的方法。
通过初步感知,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尝试预测,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进行猜想,学会预测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你的每一次猜测都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吗?
预设一:一样。 预设二:不一样。
预设三: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
小结:预测只是我们的猜测、推想,所以我们猜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人物的对话、心理、动作描写中,从朴实的语言中继续感悟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奉献精神”的宣扬。
3.学会“预测”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讨论,思考课后题。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尝试了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这样读文章有趣吗?为什么?
2.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同学读这篇文章时都想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3.出示课件8:课后第一题第一个同学的话。
(1)指名读第一个同学的话。提问: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预测内容吗?
(2)提问:你有过不断被别人打扰的经历吗?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结:这位同学也一定有过和你差不多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当他(她)读到老母鸡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猜测老屋可能会不耐烦。可是,这位同学猜的和课文内容一样吗?(不一样)
4.出示课件9:课后第一题第二个同学的话。
(1)指名读第二个同学的话。提问: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预测内容吗?
(2)提问:为什么说故事中的老屋很乐于帮助别人?请你从课文中找找理由。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你是这样的吗?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举例子说说。
(4)小结:这位同学不仅根据课文内容,而且还根据生活中的感受进行了预测。他(她)猜的和课文内容一样吗?(一样)
5.组织交流一:
(1)请学生找到同学猜测的其他内容,随机出示相应的旁批,提问:想一想,他当时可能想到了什么才这么猜测的。
(2)出示课件10:课后第三个同学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同学的想法。
6.组织交流二:
(1)出示课件11:课后第一题第四个同学的话,指名读。提问:这个同学的哪些预测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哪些不一样?
(2)提问:你预测的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觉得课文内容更有趣,还是自己预测的内容更有趣?
7.小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出示课件12:
(1)结合课文旁批,抓住文章题目、插图、内容等线索进行预测。
(2)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二、拓展运用,体验乐趣。
1.情境创设:其实,故事的原文还有一段,在小蜘蛛来请求老屋之前,还有一只小熊来请求老屋的帮助,你猜小熊会请求老屋做什么?
2.引导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老屋说什么呢?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3.合作表演。
被推荐的同学扮演小熊,教师另选一位同学扮演老屋,每组轮流表演。其他同学评议哪个小组的设想最有意思,为什么?
4.教师出示课件13:原著“熊宝宝”片段: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冬天,行吗?外面有凶恶的猎人,拿着猎枪,想拿我的皮围在他的脖子上,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屋顶的灰哗哗地往下掉:“哦,哦,是熊宝宝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
嫩嫩的小草在老屋跟前发芽的时候,熊宝宝摇摇晃晃地出来了:“吼吼,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这次我该倒下了!”
引导讨论:你是更喜欢原文呢,还是更喜欢课文中的预测?为什么?
设计意图:
提示还曾有熊宝宝来求助,引导学生大胆预测,意在启发学生在同一个人物角色基础上作不同的预测,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的线索也可以帮助读者预测;再与原文作比较,明确预测内容可能与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对预测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预测的乐趣。
三、回顾全文,感受形象。
1.过渡:之前,我们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了解了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线索来帮助我们预测。大家都觉得这样读课文很有趣。我相信,这个故事里一定也有你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吧?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一:小猫、老母鸡或小蜘蛛。
预设二:老屋。
(1)引导学生结合部分内容和插图,如抓住“吃力地眯起眼睛”“墙壁吱吱呀呀地响”等词语感受老屋年迈、慈祥的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感受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一边读一边预测的乐趣,通过交流感受老屋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次老屋想倒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小动物来请求它不要倒下,因为它们都需要老屋。老屋却从来不嫌小动物们麻烦,每次都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屋的善良、助人为乐,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2.按课文内容填空。出示课件14:
(1)小猫 ,所以需要老屋的帮助;老母鸡 ,所以也需要老屋的帮助;小蜘蛛 ,所以更需要老屋的帮助。老屋答应了小动物们的请求,体现了老屋的 。
(2)根据课文内容,试着推想一下,还会有别的小动物来请求老屋吗?老屋会是什么反应呢?最后答应了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板书设计】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萝、卜”等6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根据一定的依据,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情感世界,学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情节,进行大胆想象,预测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回顾预测依据。
1.出示课件1:出示多幅图,下方配上图片题目(如,呈现“咬掉一口的苹果”的图片,下方配上题目“吃不完的苹果”;呈现“一辆奔向远方的汽车”的图片,下方配上题目“回家的路上”等),引导学生猜猜图片中可能暗藏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2.激情导入。
同学们,胡子是什么样的?相信大家都见过,可是,你们见过长长的、软软的、随风飘动的胡子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谁长着这样的长胡子吧!出示课件2图片:胡萝卜先生。
这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和他的长胡子,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板书: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设计意图:
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梳理、回顾上一篇精读课文中学习预测的方法,既是复习,也为本课的预测打基础。接着以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生词。
1.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3: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熟读生字:
萝卜 发愁 沾到 继续 晾衣服
(1)出示一幅带有根须的胡萝卜的图片,强调“萝卜”的“卜”在词语中应读轻声。
(2)愁:胡萝卜先生因胡子长得太密、每天都为刮而忧虑、烦闷,这就是“愁”。
(3)沾:结合生活经验和插图中胡萝卜先生脸上沾着果酱的细节理解。
(4)“晾”借助插图中鸟太太晾衣服的动作来理解。
三、共读故事,随机预测。
(一)阅读第1自然段,发现问题。(出示课件4:图片)让学生猜猜胡萝卜先生为什么发愁,再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1.学生读后提问:把自己的猜想与课文内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预设1:课文真的和我猜想的一样,胡萝卜先生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很多很浓在发愁呢。
预设2:我和课文想的不一样,我还以为他是因为没有胡子所以才发愁,原来胡子很多很浓,也会觉得麻烦。
3.小结:有的同学预测的和课文一样,有的同学预测的和课文不一样。不管预测的结果怎样,这种读故事的方法很新奇。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二)阅读第2~9自然段,预测胡萝卜先生胡子的变化与作用。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胡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你已经读过这个故事,知道后面的内容,先别说出来,回忆一下你最初读到这些内容时是怎么想的。
预设一:我猜这根胡子在得到果酱的营养之后长得比其他胡子都要快。
预设二:文中说“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那胡子应该会长得更粗更长。
预设三:可能胡子不太喜欢果酱,这根胡子就不会再长了。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验证猜想:长胡子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
预设:紧扣“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与“这根胡子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与“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等词句了解胡子变化的神奇。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交流: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想?
预设一:因为小男孩的风筝线太短,只能飞过屋顶,我猜他可能会想到用飘动在空中的胡子做风筝线。
预设二:我猜小男孩可能会想到用飘动在空中的胡子来做风筝线,但是他担心胡子太细,不够牢固,所以没拿它当风筝线来用。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6自然段,验证猜想:故事里来了一个小男孩,他遇到“风筝线太短”的困难。那么,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想呢?
(1)引导学生自由谈感想:有的同学猜的和课文里一样,有的同学猜的和课文里不一样,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教师结合学生谈的感受,借助课后第一题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同学的话,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预测。
5.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7、8、9自然段,思考交流: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这时,鸟太太在做什么?(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课文省略了故事后面的部分。同学们,根据前边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的翅膀,预测一下。
(1)谁来猜一猜鸟太太会怎样做呢?胡萝卜先生又会怎么做?
①鸟太太会说“我可以用你的胡子当绳子给宝宝们晾尿布吗?”“能把您的胡子借给我给宝宝们晾尿布吗?”等。
②胡萝卜先生会说“没关系,你拿去用吧”“没事,没事,用吧,用吧!”“没关系,我愿意帮助你,拿去用吧!”等。
看来,同学们和胡萝卜先生一样,是一个和气、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我真为你们高兴。
(2)展示学生预测的内容。
①当鸟太太发愁时,鸟太太看见了胡萝卜先生在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杈中间,晾起了一串鸟宝宝的尿布。
你瞧,鸟太太和鸟宝宝笑得多开心啊!鸟太太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绳子晾小鸟的尿布了。
②鸟太太正在发愁,突然,她看见了胡萝卜先生在风里飘动的长胡子,她小心地问胡萝卜先生:“能把您的胡子借我用用吗?我想给宝宝们晾尿布。”胡萝卜先生说:“没事,没事,用吧,用吧!”鸟太太高兴地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晾起了宝宝的尿布。
(3)师生交流,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讲述故事,会使故事内容更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很好地为后面故事的预测作铺垫。
四、拓展延伸,感悟主题。
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真的很神奇,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男孩和鸟妈妈,让他们感到了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时,还会发生怎样的神奇的故事呢?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继续长长,他的快乐也会继续延伸。一路上,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
大家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赶紧拿起笔,续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吧!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总结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预测,达到学习与应用的统一,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和预测故事发展情节的能力。
五、根据题目预测内容,引向课外阅读。(出示课件5:课后六本书题目图)
1.引导学生通过题目预测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
(1)组织学生自读课后第二题中的六个题目,并大胆猜测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学生的预测。
2.引导学生尝试读封面或目录,进一步预测书的内容。
(1)组织学生读书的封面或目录:如果我们读的是一本书,比如《夏洛的网》,请同学们读一读封面和目录,现在会有怎样的预测?
(2)学生畅谈自己的预测。
(3)教师小结:通过读封面和目录,我们同样可以预测故事的内容。
3.验证预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设计意图:
一种阅读策略的形成,绝非课内就可以做到,课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预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方法迁移到课外,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巩固和提升。
【板书设计】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设计意图:
课文围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展开一个个故事。由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奇妙写到能帮助别人,别人由于得到了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帮助而快乐,表现了胡萝卜先生助人为乐的品质。
14* 小 狗 学 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 5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3.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4.能尝试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2.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测内容。
1.揭示课题。出示多媒体课件1:小动物们的叫声。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一些小动物们的叫声:小公鸡的喔喔声,小鸭子的嘎嘎声,老牛的哞哞声,还有小狗的汪汪声……小动物们的叫声各不相同。如果小狗有一天发出了喔喔喔的叫声,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叫声的童话——《小狗学叫》。
2.预测内容。
结合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
板书:14* 小狗学叫
设计意图:
童话是小学生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童话中出现的小动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作初步的预测,激发预测的兴趣。
二、初次阅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2: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1)熟读生字。
讨厌 怒火 批评 访问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疯狂 汪汪 搞不清
(2)牢记多音字。
三、细读课文,边读边预测。
1.请学生自由阅读第1~9自然段,引导交流: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和你猜想的一样吗?
预设:和我猜想的不一样,原来这条小狗学叫是因为它从来没有听到过狗的叫声,因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并不是不好好叫才学的。
2.引导预测,那条小狗跟别人学叫能学会吗?
3.学生自读课文剩余内容,引导交流:
(1)小狗开始跟小公鸡学叫了,你刚才猜对了吗?
(2)小狗来到树林里练习,请你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结合插图二,猜猜狐狸会对小狗说什么。
(4)受到嘲笑的小狗,接下来会做什么呢?我们再来大胆预测一下吧!
设计意图: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逐步让学生掌握预测的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课件3:图片。
1.课文中的“别人”、小公鸡、狐狸、杜鹃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师生交流,并总结。
板书:“别人”——疑惑、不屑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它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怜悯、关心
2.童话中经常把一切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不幸、可怜。(它因为不会叫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2)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它每次学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练习。)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虽然总遇到困难,但是它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标。)
设计意图:
童话中的主人公是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通过体会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从而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
一般来说一个故事只有一个结局。可这个故事居然有三个结局!当你发现有三个结局时,你是怎么想的?
1.引发预测:可是,课文中的三个结局都是不完整的。请你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个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你可以只挑选其中一个结局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也可以挑选两个或者全部。
2.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并预测,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讨论。
3.分组反馈,组织讨论。
(1)分组:每人挑选一个结局,全班按照选择的不同结局分成三组。
(2)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么预测的,为什么,再听一听别人是怎么预测的。
(3)小组推荐,每种结局分别推荐两三个最有趣的猜想,全班展示。
第一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向小母牛学叫,被牧场主赶走了。
预设二:小狗再也不想学习如何叫了。
第二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向农民学习说话,居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人话。
预设二:小狗不想学农民说话,农民却觉得小狗可怜,就收留了它,让它看家。因为生活中的狗都是这样的。
预设三:农民觉得小狗会学鸡叫、学杜鹃叫,可以当宠物养。这只狗太神奇了,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会说话的鸟一样。
第三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学会了汪汪叫,终于没有人再嘲笑它了。
预设二:小狗怎么也学不会汪汪叫。
4.出示原文,对照比较。
(1)投影出示以下三个故事结局原文(参阅《教师教学用书》相应“教学资源”部分)
(2)引导讨论:你更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3)引导讨论:和作者的这些结局相比,同学们的预测内容有没有比原文更让人喜欢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
打开思路,先让学生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再聚焦原文的结局,通过与原文比较,感受预测的多样性,体会预测的乐趣。
六、我读你猜,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课外故事书。
2.学生分组,每组四人组成学习小组。
3.合作学习。
(1)一名组员读故事,在题目以及故事中某些地方停顿,请其他组员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其他组员仔细听故事,按顺序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3)换一名组员再读,其余组员再猜,直到四名组员全部读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新故事中真实、大胆地进行一边读一边预测的尝试,强化阅读策略在实际中的运用,从而推进阅读进程,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预测的乐趣。
七、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童话的伴随下成长,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童话《小狗学叫》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方法,感受到了预测的乐趣。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地把预测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14* 小 狗 学 叫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4.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1.教师导语: 同学们,认识老舍吗?(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大师)
2.教师引导:知道老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舍予”二字,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第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作为自己的笔名。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著名作家名字的来历,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
4.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依次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
5.设疑激趣:听到、看到这么多名字之后,你们想了解哪些有关名字的问题?(学生自由交流。)
6.揭示课题: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老舍名字里的故事了,但老师不知道你们名字里有什么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现在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课件出示2)名字里的故事
设计意图:
由学生的姓名,引出名字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激趣,猜名字的来历。
1.(课件出示3)五个奥运福娃的图片。猜它们名字的由来。
2.学生猜同学中自己感兴趣的名字的来历。
(1)提出要求:你对哪个名字感兴趣,就猜这个名字的含义,或者你先为这个名字编个小故事,再请同学们猜出来。
(2)学生进行猜名字活动,请涉及的同学站起来参与介绍或点评。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4)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蓝色的一环。
(课件出示5)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课件出示6)
(3)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擅长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4)迎迎和妮妮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了解。
4.设疑:在猜名字的游戏过程中,你了解到有关名字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由五个奥运福娃名字的由来,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寓意、都有故事。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请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1)谈话过渡:你们这些好听的名字是谁起的呢?他们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呢?谁能大胆地说说自己名字的小故事?
(课件出示7)说话要求:说说姓什么,叫什么;说清楚是哪个字;名字是谁给取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说自己的乳名。
(2)六人合成一组,小组交流。
(3)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你名字里的小故事了,可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很多同学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师随机点评。)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想了解他们名字里的故事吗?谁来做个小记者,去采访他们,去询问他们名字里的故事?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他是怎么问的,可以学一学。(师生交流)
(5)我相信下面还有很多同学想知道同学们名字里的故事呢,你们也有一次采访、交流的机会。去吧,和他们交个朋友,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6)通过采访、交流,你了解了谁的名字?说说看。(生说)
(7)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板书:期望 美好祝愿)
2.引导学生说说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有什么不同。
(1)谈话过渡: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自愿发言。
(3)教师小结: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较响亮、铿锵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较文雅、清新。(板书:男孩名字——响亮、有力 女孩名字——文雅、清新)
(4)说说对自己名字的感觉:你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样?是比较响亮,还是很独特,还是叫起来很动听?请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应的展板上(响亮的名字、独特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3.进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1)喊喊名字: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喊出来。喊到谁,谁就站出来。(按顺序喊每个学生的名字)
(2)唱唱名字:你们好听的名字还能唱出来呢!不信你听:教师哼唱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谁,谁就站到中间。(随音乐按顺序唱每个学生的名字)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乳名。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采访活动,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总结名字背后的美好祝愿,了解名字的独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了解名字,拓展练习。
1.真好!我们不但知道了同学的名字,还了解了名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一搜著名作家巴金和冰心名字里的故事。
2.说说自己知道的家人、朋友、邻居的名字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身边人名字里的故事,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认识《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名字里的故事,原来小小的名字里有着大学问呢!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图片之间的联系,发挥想象,学会预测并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看图,理解图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推想故事的结局。
2.能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整体观察,推断人物关系。
1.读图知大意。
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的三幅图:这三幅图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辨别猜人物。
出示第一幅插图(课件1),请学生说说图中哪个人物是李晓明,并说说理由。
3.梳理取名字。
引导:在讲故事、写故事的时候,为了方便,可以给人物取个名字。先想一想哪些人物有必要取名字,哪些人物可以不取名字。
4.教师小结:为了讲故事的需要,故事中的两个同桌应该取名,比如小红、小强,其余人物可以用“同学们”或“大家”取代。
设计意图:
明确人物及关系是讲故事、写故事的基础。首先,这确保了在口述或习作的过程中有明晰的人称指代;其次,有利于引导学生明了人物的主次关系,确定故事是围绕谁展开的;最后,这有利于强调预测的理由,为从不同角度展开预测与推想作铺垫。
二、口头讲述,推想故事内容。
1.指名一位同学讲述故事大意。
提问:三幅图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上确定的人物姓名简单说一说。
2.师生共同丰富故事内容。
(1)引导:仔细观察第一幅图,阅读泡泡框中的对话内容,注意小红和小强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又是怎样的?李晓明呢?
(2)引导:仔细观察第二幅图(课件2),说说李晓明心情怎样,他在想什么,你是从哪些表情、动作中感受到的。联系生活实际,设想如果你是李晓明,此刻会想什么?最向往的是什么?
(3)引导:合起来说说第一、二幅图中的故事。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课件3),阅读泡泡框中小强的话,推想故事的发展。
(1)提问:假如你是小强,你准备怎么做呢?
(2)小组讨论:根据李晓明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可以怎样帮助李晓明。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想法,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在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随机板书。
预设一:同学们买了生日蛋糕,在教室里给李晓明过生日。
预设二:老师、同学们来到李晓明家里为他过生日。
预设三: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来,在餐厅里帮李晓明庆祝生日。
设计意图:
根据插图和文字提供的信息,构想故事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合理预测和推想故事结局,为进一步预测和推想故事细节作好铺垫。
三、小组合作,丰富故事结局。
1.细化故事结局,再现场景。
(1)学生从上述推想的若干种结局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同一种结局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2)小组内讨论,说明这种推想的理由,设想当时的情形和可能发生的故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3)分角色表演第四幅图中的故事结局。(课件4)
2.小组展示,共同点评。
(1)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结局,有人负责表演对话,有人负责旁白,说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等。
(2)其余各组点评,点评角度:你觉得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设计意图:
将讨论和角色表演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检验推想的合理性并自我完善。
四、完成习作。
学生根据三幅图以及自己选择的结局把故事写下来,也可以自己推想一个特别的结局。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习作,说说更喜欢谁续写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片段展示,尝试修改。
1.出示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课件5),请学生说说这3种符号不同的修改功能。
2.出示典型片段,尝试修改。(课件6)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小红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小强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李晓明一生不响,心里很难过极了,心里想: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1)小声朗读,发现其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2)指名让一个学生上前修改,其他同学观察或补充修改。
(3)全班集体评改,一评修改是否合理,二评修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预设一:“小红说,”“小强说,”的逗号改为冒号。
预设二:“一生不响”的“生”改为“声”。
预设三:“心里很难过极了,心里想”可以删除“很”和后一个“心里”。
预设四:在“李晓明一生不响”之前,可以增补一两句话,表示同学们一起说话,比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
(4)请学生读一下修改后的片段,说说修改之后与原来相比有哪些进步。
3.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1)小声读自己的习作,发现有错误的地方,用修改符号改过来。
(2)同桌交换读,指出还可以继续修改的地方。
4.教师挑选典型习作,师生评议。
(1)习作作者说说修改的理由。
(2)集体评议修改的效果,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
设计意图:
修改指导在前,意在唤醒学生对修改的认知,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明显错误的地方。通过示范修改、自我修改和同桌修改等方式,不断强化修改的意识,提高修改的能力,从而提高习作表达能力。
二、小组交流,分享故事。
1.小组交流。
(1)学生交换阅读习作。轮流读组内同学的习作,在喜欢的内容旁边做记号。
(2)学生交流感受。说说喜欢谁续写的故事,并说说理由。
(3)小组推荐最优秀的习作参加全班交流。
2.全班分享。
(1)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或者教师投影习作,全班同学小声读。
(2)小组同学说明推荐理由。
(3)其他同学交流感受。
3.自主修改。
设计意图:
交流过程就是评价过程。交流时要提出相对明确的指向,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板书设计】
习作:续写故事
确定人物名字,推断人物关系
推想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结局
自己完成习作,用修改符号修改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引号的用法,并能仿照其中的一种形式写句子。
4.能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重点】
1.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
2.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3.理解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的含义,能背诵,并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谚语的大致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预测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回顾文章。
这个单元里,我们在欣赏三篇童话故事的同时,作者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那就是预测故事内容。
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题目及主人公。
那么,预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本单元三个奇妙的童话故事吧!
预测依据:
1.课文题目、内容、插图、旁批。
2.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课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寻找预测内容:预测老屋最后倒下了没有。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美老屋助人为乐的精神。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寻找预测内容: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帮助了谁。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美胡萝卜先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小狗学叫》
(1)寻找预测内容:小狗有没有学会叫。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扬小狗勤奋刻苦、努力上进的精神。
(二)教师总结。
预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很多。
1.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为了预测得更准确,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3.在图书馆找书看时,先看标题,预测书的大致内容,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4.查找资料时,用预测的方法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说出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运用预测策略。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
车轴 基础 阁楼 佳节 盲人 唐朝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5.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识字。
(1)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认读“盲”;查“亻”部,认读“佳”。
(2)结合字典解释,帮助学生辨析“盲、佳”的字义。
预设:“盲”是形声字,形符“目”表示眼睛,声符“亡”兼表义,无目为盲。“佳”本指人的姿态美;“圭”是美观洁白的玉,表示人样子美丽。
(3)把握字形结构,认识“阁、唐”。
预设: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可以查相应的半包围结构部首“门”和“广”来认识这两个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查字典等方法自主认识“盲、佳、阁、唐”等,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外阅读、日常生活等情境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根据已有的线索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可以增加读书、观影的乐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3.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引号的用法,并能仿照其中的一种形式写句子。
4.能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一)看拼音,学词语。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分组)。
(1)第一组: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2)第二组: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3)第三组:中枪 中奖 中间 猜中
(4)第四组: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2.点名朗读,读准字音,教师点评、纠正。
3.给加点字注音。
jià jiǎ jiǎ jià
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jī jǐ jī jī
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zhòng zhòng zhōng zhòng
中枪 中奖 中间 猜中
chǔ chǔ chù chǔ
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4.再次朗读,记忆读音。
(二)带数字的词语积累。
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
1.读准字音,自由朗读,然后教师领读。
2.读一读,记一记。(一边朗读,一边抄写)
3.发现词语特点,并作积累。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列成语有什么整体规律?
预设:这三组成语都是由数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语言: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
预设:十全十美、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一生一世……
(三)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人物对话是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人物对话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
1.什么是提示语?
提示语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之外所做的提示性说明的文字。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等。
例如:老师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其中“老师笑着对我说”就是提示语。
2.对话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人物对话时正确运用标点符号非常重要,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同。
(1)第一种:提示语在前。
提示语在说话者之前时,要用冒号提示,即提示语+冒号+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例如:
小明小心翼翼地问:“能借给我用用吗?”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2)第二种:提示语在后。
提示语在说话者之后时,要用句号结尾,即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句号。例如:
“能借给我用用吗?”小明小心翼翼地问。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问女孩。
(3)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
提示语在中间的时候,要用逗号,即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例如: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设计意图:
本题训练了提示语的三种用法,集中学习,明确了提示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习作中能熟练运用。
二、日积月累。
出示多媒体课件:本课谚语。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谚语。
2.谁能试着读谚语?(指名读,全班齐读)
3.结合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谚语的大概意思。出示课件:每句谚语的意思。
4.学生自由背一背谚语,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
6.总结本课谚语的特点。
师生交流概括:只要大家一条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设计意图:
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理解俗语的意义,进行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真正经历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学会恰当使用人物所说的话的三种形式,正确使用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主动积累阅读中的谚语、俗语,并积极运用于习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回顾预测
识字加油站:查字典识字
词句段运用:带数字的成语 提示语
日积月累:谚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教学过程典案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过程与方法:
1.一边读一边预测,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中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说出自己的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等句式说出预测的依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老屋的了解,感悟并学习老屋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分析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一边读一边预测,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旁批,抓住文章题目、插图、内容等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预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看图读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1:《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封面及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二)出示课题。
1.读了这个课题你可能会有很多疑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2.猜一猜这几个问题,建议在猜测时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
3.同学们,你们都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是城市里的楼房?还是农村带院子的平房?你们住得舒服吗?(出示课件2图片)你们看到过这样又旧又破的老屋吗?你们也许会说,这么破旧的老屋又不能住人,有什么用呢?可是,这间老屋却是小动物们的避风港,不信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吧!
板书: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片读书名,猜猜课文里可能写了什么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课题说说疑问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在回答疑问时让学生用上“可能”“估计”等词语,给学生提供支架,能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测。
4.了解单元主题。
(1)讨论:你知道什么是预测吗?有没有试过一边读一边预测呢?
(2)小结:其实,预测就是一边读一边猜想或者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不是很有趣?学习这个单元,让我们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预测还有很多方法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预测,知道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学习生字、生词。
1.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3: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组(包含会认字)
暴风雨 喵喵 孵小鸡 叽叽 偶尔
第二组(包含会写字)
准备 等待 暴风雨 睡觉 墙壁 砍倒 蜘蛛 漂亮 撞车 吃饱
晒太阳
指导书写:
(1)“暴”:
①引导学生发现:“暴”字由3部分组成,在书写的时候你觉得哪部分最容易写错?为什么?
②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重点评议“暴”的下面不是“水”。
(2)“晒”:
①“晒”字由哪两部分组成,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②重点强调左部的“日”要写得稍窄。
设计意图:
学习生字、生词,为学习课文打基础。
三、熟读课文,初试预测。
(一)出示课件4:课文第1、2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随机提问“窟窿”“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二)出示课件5:课文第3自然段。
1.请生朗读。
2.猜测老屋会答应它的请求吗。
3.生猜测后,师出示插图: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提示,仔细看看这个插图,再猜猜。
4.引导学生按照“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因为我看到插图中的老屋那么慈祥,所以猜测老屋可能会答应它的请求。要说清楚猜测的依据。(板书:插图)
(三)出示课件6:课文第4、5、6自然段。
1.请生分角色朗读。
2.老屋帮助了小猫,它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请生齐读老屋的这句话。
3.猜测老屋会倒下吗?请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预设一:因为故事可能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会有其他小动物来请老屋帮忙,所以我猜老屋不会倒下。
预设二:因为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我猜老屋不会倒下。(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
在分段出示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进行猜想,学习通过插图和题目进行预测的方法。学生在猜测时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让学生能够有依据猜测。
四、发现规律,继续猜测。
出示课件7:课文第7~9自然段。
1.默读,说说这个部分讲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读了这个部分发现了什么?了解这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发现故事中的规律。
4.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怎么说?为什么这么猜测?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请到文中找出依据。(板书:故事内容)
5.猜测这次老屋会倒吗。
设计意图:
在学生尝试了第一部分的故事边读边猜后,出示第二部分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发现这部分故事内容和前面部分的故事内容差不多的规律。由此猜测老屋帮助完母鸡后老屋会怎么说。学习通过故事内容进行预测的方法。
通过初步感知,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尝试预测,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进行猜想,学会预测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你的每一次猜测都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吗?
预设一:一样。 预设二:不一样。
预设三: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
小结:预测只是我们的猜测、推想,所以我们猜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从人物的对话、心理、动作描写中,从朴实的语言中继续感悟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奉献精神”的宣扬。
3.学会“预测”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讨论,思考课后题。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尝试了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这样读文章有趣吗?为什么?
2.过渡:我们再来看看同学读这篇文章时都想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3.出示课件8:课后第一题第一个同学的话。
(1)指名读第一个同学的话。提问: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预测内容吗?
(2)提问:你有过不断被别人打扰的经历吗?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结:这位同学也一定有过和你差不多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当他(她)读到老母鸡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猜测老屋可能会不耐烦。可是,这位同学猜的和课文内容一样吗?(不一样)
4.出示课件9:课后第一题第二个同学的话。
(1)指名读第二个同学的话。提问: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预测内容吗?
(2)提问:为什么说故事中的老屋很乐于帮助别人?请你从课文中找找理由。
(3)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你是这样的吗?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举例子说说。
(4)小结:这位同学不仅根据课文内容,而且还根据生活中的感受进行了预测。他(她)猜的和课文内容一样吗?(一样)
5.组织交流一:
(1)请学生找到同学猜测的其他内容,随机出示相应的旁批,提问:想一想,他当时可能想到了什么才这么猜测的。
(2)出示课件10:课后第三个同学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同学的想法。
6.组织交流二:
(1)出示课件11:课后第一题第四个同学的话,指名读。提问:这个同学的哪些预测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哪些不一样?
(2)提问:你预测的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觉得课文内容更有趣,还是自己预测的内容更有趣?
7.小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出示课件12:
(1)结合课文旁批,抓住文章题目、插图、内容等线索进行预测。
(2)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进行预测,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二、拓展运用,体验乐趣。
1.情境创设:其实,故事的原文还有一段,在小蜘蛛来请求老屋之前,还有一只小熊来请求老屋的帮助,你猜小熊会请求老屋做什么?
2.引导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老屋说什么呢?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
3.合作表演。
被推荐的同学扮演小熊,教师另选一位同学扮演老屋,每组轮流表演。其他同学评议哪个小组的设想最有意思,为什么?
4.教师出示课件13:原著“熊宝宝”片段: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冬天,行吗?外面有凶恶的猎人,拿着猎枪,想拿我的皮围在他的脖子上,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屋顶的灰哗哗地往下掉:“哦,哦,是熊宝宝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
嫩嫩的小草在老屋跟前发芽的时候,熊宝宝摇摇晃晃地出来了:“吼吼,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这次我该倒下了!”
引导讨论:你是更喜欢原文呢,还是更喜欢课文中的预测?为什么?
设计意图:
提示还曾有熊宝宝来求助,引导学生大胆预测,意在启发学生在同一个人物角色基础上作不同的预测,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的线索也可以帮助读者预测;再与原文作比较,明确预测内容可能与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对预测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体会预测的乐趣。
三、回顾全文,感受形象。
1.过渡:之前,我们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了解了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线索来帮助我们预测。大家都觉得这样读课文很有趣。我相信,这个故事里一定也有你们印象深刻的人物吧?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一:小猫、老母鸡或小蜘蛛。
预设二:老屋。
(1)引导学生结合部分内容和插图,如抓住“吃力地眯起眼睛”“墙壁吱吱呀呀地响”等词语感受老屋年迈、慈祥的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感受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一边读一边预测的乐趣,通过交流感受老屋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次老屋想倒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小动物来请求它不要倒下,因为它们都需要老屋。老屋却从来不嫌小动物们麻烦,每次都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它们的请求。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老屋的善良、助人为乐,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2.按课文内容填空。出示课件14:
(1)小猫 ,所以需要老屋的帮助;老母鸡 ,所以也需要老屋的帮助;小蜘蛛 ,所以更需要老屋的帮助。老屋答应了小动物们的请求,体现了老屋的 。
(2)根据课文内容,试着推想一下,还会有别的小动物来请求老屋吗?老屋会是什么反应呢?最后答应了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板书设计】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萝、卜”等6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根据一定的依据,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情感世界,学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情节,进行大胆想象,预测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想导入,回顾预测依据。
1.出示课件1:出示多幅图,下方配上图片题目(如,呈现“咬掉一口的苹果”的图片,下方配上题目“吃不完的苹果”;呈现“一辆奔向远方的汽车”的图片,下方配上题目“回家的路上”等),引导学生猜猜图片中可能暗藏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2.激情导入。
同学们,胡子是什么样的?相信大家都见过,可是,你们见过长长的、软软的、随风飘动的胡子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谁长着这样的长胡子吧!出示课件2图片:胡萝卜先生。
这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和他的长胡子,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板书: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设计意图:
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梳理、回顾上一篇精读课文中学习预测的方法,既是复习,也为本课的预测打基础。接着以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习生字、生词。
1.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3: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熟读生字:
萝卜 发愁 沾到 继续 晾衣服
(1)出示一幅带有根须的胡萝卜的图片,强调“萝卜”的“卜”在词语中应读轻声。
(2)愁:胡萝卜先生因胡子长得太密、每天都为刮而忧虑、烦闷,这就是“愁”。
(3)沾:结合生活经验和插图中胡萝卜先生脸上沾着果酱的细节理解。
(4)“晾”借助插图中鸟太太晾衣服的动作来理解。
三、共读故事,随机预测。
(一)阅读第1自然段,发现问题。(出示课件4:图片)让学生猜猜胡萝卜先生为什么发愁,再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1.学生读后提问:把自己的猜想与课文内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预设1:课文真的和我猜想的一样,胡萝卜先生就是因为自己的胡子很多很浓在发愁呢。
预设2:我和课文想的不一样,我还以为他是因为没有胡子所以才发愁,原来胡子很多很浓,也会觉得麻烦。
3.小结:有的同学预测的和课文一样,有的同学预测的和课文不一样。不管预测的结果怎样,这种读故事的方法很新奇。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二)阅读第2~9自然段,预测胡萝卜先生胡子的变化与作用。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胡子会有怎样的变化。假如你已经读过这个故事,知道后面的内容,先别说出来,回忆一下你最初读到这些内容时是怎么想的。
预设一:我猜这根胡子在得到果酱的营养之后长得比其他胡子都要快。
预设二:文中说“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那胡子应该会长得更粗更长。
预设三:可能胡子不太喜欢果酱,这根胡子就不会再长了。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验证猜想:长胡子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
预设:紧扣“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与“这根胡子就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与“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等词句了解胡子变化的神奇。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交流: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这样想?
预设一:因为小男孩的风筝线太短,只能飞过屋顶,我猜他可能会想到用飘动在空中的胡子做风筝线。
预设二:我猜小男孩可能会想到用飘动在空中的胡子来做风筝线,但是他担心胡子太细,不够牢固,所以没拿它当风筝线来用。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6自然段,验证猜想:故事里来了一个小男孩,他遇到“风筝线太短”的困难。那么,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想呢?
(1)引导学生自由谈感想:有的同学猜的和课文里一样,有的同学猜的和课文里不一样,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教师结合学生谈的感受,借助课后第一题中第三个和第四个同学的话,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预测。
5.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第7、8、9自然段,思考交流: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这时,鸟太太在做什么?(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课文省略了故事后面的部分。同学们,根据前边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的翅膀,预测一下。
(1)谁来猜一猜鸟太太会怎样做呢?胡萝卜先生又会怎么做?
①鸟太太会说“我可以用你的胡子当绳子给宝宝们晾尿布吗?”“能把您的胡子借给我给宝宝们晾尿布吗?”等。
②胡萝卜先生会说“没关系,你拿去用吧”“没事,没事,用吧,用吧!”“没关系,我愿意帮助你,拿去用吧!”等。
看来,同学们和胡萝卜先生一样,是一个和气、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我真为你们高兴。
(2)展示学生预测的内容。
①当鸟太太发愁时,鸟太太看见了胡萝卜先生在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杈中间,晾起了一串鸟宝宝的尿布。
你瞧,鸟太太和鸟宝宝笑得多开心啊!鸟太太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绳子晾小鸟的尿布了。
②鸟太太正在发愁,突然,她看见了胡萝卜先生在风里飘动的长胡子,她小心地问胡萝卜先生:“能把您的胡子借我用用吗?我想给宝宝们晾尿布。”胡萝卜先生说:“没事,没事,用吧,用吧!”鸟太太高兴地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晾起了宝宝的尿布。
(3)师生交流,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讲述故事,会使故事内容更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也能很好地为后面故事的预测作铺垫。
四、拓展延伸,感悟主题。
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真的很神奇,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男孩和鸟妈妈,让他们感到了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时,还会发生怎样的神奇的故事呢?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继续长长,他的快乐也会继续延伸。一路上,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
大家都是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赶紧拿起笔,续写《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吧!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总结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预测,达到学习与应用的统一,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和预测故事发展情节的能力。
五、根据题目预测内容,引向课外阅读。(出示课件5:课后六本书题目图)
1.引导学生通过题目预测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
(1)组织学生自读课后第二题中的六个题目,并大胆猜测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学生的预测。
2.引导学生尝试读封面或目录,进一步预测书的内容。
(1)组织学生读书的封面或目录:如果我们读的是一本书,比如《夏洛的网》,请同学们读一读封面和目录,现在会有怎样的预测?
(2)学生畅谈自己的预测。
(3)教师小结:通过读封面和目录,我们同样可以预测故事的内容。
3.验证预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设计意图:
一种阅读策略的形成,绝非课内就可以做到,课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预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方法迁移到课外,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巩固和提升。
【板书设计】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设计意图:
课文围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展开一个个故事。由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奇妙写到能帮助别人,别人由于得到了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帮助而快乐,表现了胡萝卜先生助人为乐的品质。
14* 小 狗 学 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 5个多音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3.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4.能尝试运用预测策略阅读课外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
2.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测内容。
1.揭示课题。出示多媒体课件1:小动物们的叫声。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一些小动物们的叫声:小公鸡的喔喔声,小鸭子的嘎嘎声,老牛的哞哞声,还有小狗的汪汪声……小动物们的叫声各不相同。如果小狗有一天发出了喔喔喔的叫声,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叫声的童话——《小狗学叫》。
2.预测内容。
结合课题猜一猜,这个故事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为什么?
板书:14* 小狗学叫
设计意图:
童话是小学生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童话中出现的小动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作初步的预测,激发预测的兴趣。
二、初次阅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课件2: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1)熟读生字。
讨厌 怒火 批评 访问 差不多 忍着 模仿 疯狂 汪汪 搞不清
(2)牢记多音字。
三、细读课文,边读边预测。
1.请学生自由阅读第1~9自然段,引导交流:这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和你猜想的一样吗?
预设:和我猜想的不一样,原来这条小狗学叫是因为它从来没有听到过狗的叫声,因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并不是不好好叫才学的。
2.引导预测,那条小狗跟别人学叫能学会吗?
3.学生自读课文剩余内容,引导交流:
(1)小狗开始跟小公鸡学叫了,你刚才猜对了吗?
(2)小狗来到树林里练习,请你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结合插图二,猜猜狐狸会对小狗说什么。
(4)受到嘲笑的小狗,接下来会做什么呢?我们再来大胆预测一下吧!
设计意图: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逐步让学生掌握预测的方法,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课件3:图片。
1.课文中的“别人”、小公鸡、狐狸、杜鹃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师生交流,并总结。
板书:“别人”——疑惑、不屑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它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怜悯、关心
2.童话中经常把一切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不幸、可怜。(它因为不会叫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2)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它每次学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练习。)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虽然总遇到困难,但是它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标。)
设计意图:
童话中的主人公是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通过体会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从而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出示课件4)
一般来说一个故事只有一个结局。可这个故事居然有三个结局!当你发现有三个结局时,你是怎么想的?
1.引发预测:可是,课文中的三个结局都是不完整的。请你一边读一边思考,每个结局可能会是怎样的?你可以只挑选其中一个结局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也可以挑选两个或者全部。
2.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并预测,教师巡视指导,并与学生讨论。
3.分组反馈,组织讨论。
(1)分组:每人挑选一个结局,全班按照选择的不同结局分成三组。
(2)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么预测的,为什么,再听一听别人是怎么预测的。
(3)小组推荐,每种结局分别推荐两三个最有趣的猜想,全班展示。
第一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向小母牛学叫,被牧场主赶走了。
预设二:小狗再也不想学习如何叫了。
第二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向农民学习说话,居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人话。
预设二:小狗不想学农民说话,农民却觉得小狗可怜,就收留了它,让它看家。因为生活中的狗都是这样的。
预设三:农民觉得小狗会学鸡叫、学杜鹃叫,可以当宠物养。这只狗太神奇了,学习能力太强了,就像会说话的鸟一样。
第三种结局:
预设一:小狗学会了汪汪叫,终于没有人再嘲笑它了。
预设二:小狗怎么也学不会汪汪叫。
4.出示原文,对照比较。
(1)投影出示以下三个故事结局原文(参阅《教师教学用书》相应“教学资源”部分)
(2)引导讨论:你更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3)引导讨论:和作者的这些结局相比,同学们的预测内容有没有比原文更让人喜欢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
打开思路,先让学生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再聚焦原文的结局,通过与原文比较,感受预测的多样性,体会预测的乐趣。
六、我读你猜,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课外故事书。
2.学生分组,每组四人组成学习小组。
3.合作学习。
(1)一名组员读故事,在题目以及故事中某些地方停顿,请其他组员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其他组员仔细听故事,按顺序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一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3)换一名组员再读,其余组员再猜,直到四名组员全部读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新故事中真实、大胆地进行一边读一边预测的尝试,强化阅读策略在实际中的运用,从而推进阅读进程,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预测的乐趣。
七、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童话的伴随下成长,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童话《小狗学叫》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一边读一边预测的阅读方法,感受到了预测的乐趣。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地把预测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14* 小 狗 学 叫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4.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1.教师导语: 同学们,认识老舍吗?(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北京人。)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大师)
2.教师引导:知道老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因为他出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等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舍予”二字,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取“舍予”中的第一个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作为自己的笔名。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著名作家名字的来历,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
4.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依次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
5.设疑激趣:听到、看到这么多名字之后,你们想了解哪些有关名字的问题?(学生自由交流。)
6.揭示课题: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老舍名字里的故事了,但老师不知道你们名字里有什么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现在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课件出示2)名字里的故事
设计意图:
由学生的姓名,引出名字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游戏激趣,猜名字的来历。
1.(课件出示3)五个奥运福娃的图片。猜它们名字的由来。
2.学生猜同学中自己感兴趣的名字的来历。
(1)提出要求:你对哪个名字感兴趣,就猜这个名字的含义,或者你先为这个名字编个小故事,再请同学们猜出来。
(2)学生进行猜名字活动,请涉及的同学站起来参与介绍或点评。
3.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4)
(1)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蓝色的一环。
(课件出示5)
(2)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课件出示6)
(3)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擅长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4)迎迎和妮妮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了解。
4.设疑:在猜名字的游戏过程中,你了解到有关名字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由五个奥运福娃名字的由来,让学生感受到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寓意、都有故事。
三、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
1.请学生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体会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1)谈话过渡:你们这些好听的名字是谁起的呢?他们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呢?谁能大胆地说说自己名字的小故事?
(课件出示7)说话要求:说说姓什么,叫什么;说清楚是哪个字;名字是谁给取的;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说自己的乳名。
(2)六人合成一组,小组交流。
(3)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你名字里的小故事了,可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很多同学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师随机点评。)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想了解他们名字里的故事吗?谁来做个小记者,去采访他们,去询问他们名字里的故事?我们大家可以看看他是怎么问的,可以学一学。(师生交流)
(5)我相信下面还有很多同学想知道同学们名字里的故事呢,你们也有一次采访、交流的机会。去吧,和他们交个朋友,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6)通过采访、交流,你了解了谁的名字?说说看。(生说)
(7)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名字里面包含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祝愿。
(板书:期望 美好祝愿)
2.引导学生说说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有什么不同。
(1)谈话过渡:男孩的名字和女孩的名字叫起来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自愿发言。
(3)教师小结:一般男孩的名字比较响亮、铿锵有力,女孩的名字比较文雅、清新。(板书:男孩名字——响亮、有力 女孩名字——文雅、清新)
(4)说说对自己名字的感觉:你觉得自己的名字怎么样?是比较响亮,还是很独特,还是叫起来很动听?请把自己的名字卡片放到相应的展板上(响亮的名字、独特的名字、好听的名字)。
3.进一步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1)喊喊名字: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让我们用响亮的声音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喊出来。喊到谁,谁就站出来。(按顺序喊每个学生的名字)
(2)唱唱名字:你们好听的名字还能唱出来呢!不信你听:教师哼唱一个小朋友的名字。唱到谁,谁就站到中间。(随音乐按顺序唱每个学生的名字)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乳名。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采访活动,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总结名字背后的美好祝愿,了解名字的独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四、了解名字,拓展练习。
1.真好!我们不但知道了同学的名字,还了解了名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一搜著名作家巴金和冰心名字里的故事。
2.说说自己知道的家人、朋友、邻居的名字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了解身边人名字里的故事,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认识《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名字里的故事,原来小小的名字里有着大学问呢!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习作:续写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图片之间的联系,发挥想象,学会预测并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看图,理解图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推想故事的结局。
2.能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整体观察,推断人物关系。
1.读图知大意。
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的三幅图:这三幅图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辨别猜人物。
出示第一幅插图(课件1),请学生说说图中哪个人物是李晓明,并说说理由。
3.梳理取名字。
引导:在讲故事、写故事的时候,为了方便,可以给人物取个名字。先想一想哪些人物有必要取名字,哪些人物可以不取名字。
4.教师小结:为了讲故事的需要,故事中的两个同桌应该取名,比如小红、小强,其余人物可以用“同学们”或“大家”取代。
设计意图:
明确人物及关系是讲故事、写故事的基础。首先,这确保了在口述或习作的过程中有明晰的人称指代;其次,有利于引导学生明了人物的主次关系,确定故事是围绕谁展开的;最后,这有利于强调预测的理由,为从不同角度展开预测与推想作铺垫。
二、口头讲述,推想故事内容。
1.指名一位同学讲述故事大意。
提问:三幅图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上确定的人物姓名简单说一说。
2.师生共同丰富故事内容。
(1)引导:仔细观察第一幅图,阅读泡泡框中的对话内容,注意小红和小强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又是怎样的?李晓明呢?
(2)引导:仔细观察第二幅图(课件2),说说李晓明心情怎样,他在想什么,你是从哪些表情、动作中感受到的。联系生活实际,设想如果你是李晓明,此刻会想什么?最向往的是什么?
(3)引导:合起来说说第一、二幅图中的故事。
3.引导学生观察第三幅图(课件3),阅读泡泡框中小强的话,推想故事的发展。
(1)提问:假如你是小强,你准备怎么做呢?
(2)小组讨论:根据李晓明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可以怎样帮助李晓明。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个想法,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在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随机板书。
预设一:同学们买了生日蛋糕,在教室里给李晓明过生日。
预设二:老师、同学们来到李晓明家里为他过生日。
预设三: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来,在餐厅里帮李晓明庆祝生日。
设计意图:
根据插图和文字提供的信息,构想故事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合理预测和推想故事结局,为进一步预测和推想故事细节作好铺垫。
三、小组合作,丰富故事结局。
1.细化故事结局,再现场景。
(1)学生从上述推想的若干种结局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同一种结局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2)小组内讨论,说明这种推想的理由,设想当时的情形和可能发生的故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等。
(3)分角色表演第四幅图中的故事结局。(课件4)
2.小组展示,共同点评。
(1)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结局,有人负责表演对话,有人负责旁白,说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等。
(2)其余各组点评,点评角度:你觉得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设计意图:
将讨论和角色表演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检验推想的合理性并自我完善。
四、完成习作。
学生根据三幅图以及自己选择的结局把故事写下来,也可以自己推想一个特别的结局。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习作,说说更喜欢谁续写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片段展示,尝试修改。
1.出示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课件5),请学生说说这3种符号不同的修改功能。
2.出示典型片段,尝试修改。(课件6)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小红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小强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李晓明一生不响,心里很难过极了,心里想: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
(1)小声朗读,发现其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2)指名让一个学生上前修改,其他同学观察或补充修改。
(3)全班集体评改,一评修改是否合理,二评修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预设一:“小红说,”“小强说,”的逗号改为冒号。
预设二:“一生不响”的“生”改为“声”。
预设三:“心里很难过极了,心里想”可以删除“很”和后一个“心里”。
预设四:在“李晓明一生不响”之前,可以增补一两句话,表示同学们一起说话,比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
(4)请学生读一下修改后的片段,说说修改之后与原来相比有哪些进步。
3.学生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1)小声读自己的习作,发现有错误的地方,用修改符号改过来。
(2)同桌交换读,指出还可以继续修改的地方。
4.教师挑选典型习作,师生评议。
(1)习作作者说说修改的理由。
(2)集体评议修改的效果,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
设计意图:
修改指导在前,意在唤醒学生对修改的认知,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明显错误的地方。通过示范修改、自我修改和同桌修改等方式,不断强化修改的意识,提高修改的能力,从而提高习作表达能力。
二、小组交流,分享故事。
1.小组交流。
(1)学生交换阅读习作。轮流读组内同学的习作,在喜欢的内容旁边做记号。
(2)学生交流感受。说说喜欢谁续写的故事,并说说理由。
(3)小组推荐最优秀的习作参加全班交流。
2.全班分享。
(1)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或者教师投影习作,全班同学小声读。
(2)小组同学说明推荐理由。
(3)其他同学交流感受。
3.自主修改。
设计意图:
交流过程就是评价过程。交流时要提出相对明确的指向,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板书设计】
习作:续写故事
确定人物名字,推断人物关系
推想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结局
自己完成习作,用修改符号修改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引号的用法,并能仿照其中的一种形式写句子。
4.能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重点】
1.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
2.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
3.理解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的含义,能背诵,并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理解谚语的大致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复习预测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回顾文章。
这个单元里,我们在欣赏三篇童话故事的同时,作者也给我们出了道难题,那就是预测故事内容。
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题目及主人公。
那么,预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本单元三个奇妙的童话故事吧!
预测依据:
1.课文题目、内容、插图、旁批。
2.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
课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寻找预测内容:预测老屋最后倒下了没有。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美老屋助人为乐的精神。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寻找预测内容: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帮助了谁。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美胡萝卜先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小狗学叫》
(1)寻找预测内容:小狗有没有学会叫。
(2)课文表达的主题:赞扬小狗勤奋刻苦、努力上进的精神。
(二)教师总结。
预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很多。
1.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为了预测得更准确,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3.在图书馆找书看时,先看标题,预测书的大致内容,能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4.查找资料时,用预测的方法判断资料是否有用。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说出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运用预测策略。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
车轴 基础 阁楼 佳节 盲人 唐朝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5.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识字。
(1)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认读“盲”;查“亻”部,认读“佳”。
(2)结合字典解释,帮助学生辨析“盲、佳”的字义。
预设:“盲”是形声字,形符“目”表示眼睛,声符“亡”兼表义,无目为盲。“佳”本指人的姿态美;“圭”是美观洁白的玉,表示人样子美丽。
(3)把握字形结构,认识“阁、唐”。
预设:两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可以查相应的半包围结构部首“门”和“广”来认识这两个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查字典等方法自主认识“盲、佳、阁、唐”等,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外阅读、日常生活等情境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根据已有的线索猜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可以增加读书、观影的乐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
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3.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以及引号的用法,并能仿照其中的一种形式写句子。
4.能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一)看拼音,学词语。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分组)。
(1)第一组: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2)第二组: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3)第三组:中枪 中奖 中间 猜中
(4)第四组: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2.点名朗读,读准字音,教师点评、纠正。
3.给加点字注音。
jià jiǎ jiǎ jià
假期 假扮 假装 假日
jī jǐ jī jī
几乎 几百 茶几 窗明几净
zhòng zhòng zhōng zhòng
中枪 中奖 中间 猜中
chǔ chǔ chù chǔ
处罚 处分 到处 处理
4.再次朗读,记忆读音。
(二)带数字的词语积累。
出示多媒体课件:字卡。
1.读准字音,自由朗读,然后教师领读。
2.读一读,记一记。(一边朗读,一边抄写)
3.发现词语特点,并作积累。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列成语有什么整体规律?
预设:这三组成语都是由数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语言:你还能说出类似的成语吗?
预设:十全十美、五湖四海、五颜六色、一生一世……
(三)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人物对话是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人物对话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提示语+人物所说的话+标点符号。
1.什么是提示语?
提示语就是对话中除了人物所说的话之外所做的提示性说明的文字。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等。
例如:老师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其中“老师笑着对我说”就是提示语。
2.对话中,标点符号的运用。
人物对话时正确运用标点符号非常重要,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同。
(1)第一种:提示语在前。
提示语在说话者之前时,要用冒号提示,即提示语+冒号+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例如:
小明小心翼翼地问:“能借给我用用吗?”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2)第二种:提示语在后。
提示语在说话者之后时,要用句号结尾,即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句号。例如:
“能借给我用用吗?”小明小心翼翼地问。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问女孩。
(3)第三种:提示语在中间。
提示语在中间的时候,要用逗号,即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说话的内容(加双引号)。例如: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设计意图:
本题训练了提示语的三种用法,集中学习,明确了提示语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习作中能熟练运用。
二、日积月累。
出示多媒体课件:本课谚语。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谚语。
2.谁能试着读谚语?(指名读,全班齐读)
3.结合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谚语的大概意思。出示课件:每句谚语的意思。
4.学生自由背一背谚语,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诵。
6.总结本课谚语的特点。
师生交流概括:只要大家一条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设计意图:
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理解俗语的意义,进行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真正经历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要学会恰当使用人物所说的话的三种形式,正确使用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主动积累阅读中的谚语、俗语,并积极运用于习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回顾预测
识字加油站:查字典识字
词句段运用:带数字的成语 提示语
日积月累:谚语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