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3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3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3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41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43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45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47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798491/0-169379475349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第1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课时课件PPT,共32页。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 一 章 机械运动第1 课时1.会使用恰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2.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3.了解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变化的过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观察以下图片] 刻度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你的感觉可靠吗?测量的必要性思考: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凭感觉是不可靠的,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传说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各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相争吵,这说明什么?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单位我们用什么作为比较某个物理量的标准呢?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分米、厘米、毫米、_____、_____ km dm cm mm 1m= km= dm= cm= mm= µm= nm换算关系:米m微米 纳米µmnm10-3 10 102103 106 109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1.练一练:单位换算(1)中学生身高1.63m = dm(2)旗杆高度为17m = km(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μm = m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m = cm(5)一本字典的厚度约为3.5cm = μm(6)地球的半径约为6.4 ×103km = c m16.30.0177.5×10-217.53.5×1046.4×108(1)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2)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3)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4)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2.试一试: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mmmdmcm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二、长度的测量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六会:选 认 放 看 读 记(1)会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正确使用刻度尺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___。 卷尺卡尺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2)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 1mm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3)会放:×√×(4)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分度值: 物体长度:分度值: 物体长度: 1mm2.78cm1cm2.7cm(5)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为: _______;估读值为:_______;单位为:______ 此时物体长度为: 。2.7cm2.78cmcm0.08cm(6)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1.10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cm。[练一练]读出木块A的长度A [小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原子的半径链球菌的半径人头发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0.5~3)×10-10(3~5)×10-7约 7×10-5约 10-41.435一些长度和距离 s/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地球半径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太阳半径银河系半径8 844.436.4×1063.8×1087×1087.6×1020一些长度和距离 s/m续表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子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 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一定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一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 25.7 cm,那么,罪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 (25.7 cm×7 = 179.9 cm)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身高是168 cm,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 1/4。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 8 倍或 7.5 倍。1. 配合法 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 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化曲为直: 把曲线变为直线3. 累积法 适用于测量纸厚、细铜丝直径等。1. 你身体上接近50mm的长度是( ) A.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肩膀的宽度 D.头发丝的直径B2.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54km=54km×1000m=54000m B.54km=54km×1000=54000m C.54km=54 ×1000m=5.4 ×104m D.54km=54 ×10-3m=5.4 ×10-4mC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B4.如图所示,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D5.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尺不正确,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B2.206.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cm。1.00再见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 一 章 机械运动第1 课时1.会使用恰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2.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3.了解计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变化的过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感觉可靠吗?[观察以下图片] 刻度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你的感觉可靠吗?测量的必要性思考: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凭感觉是不可靠的,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传说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各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相争吵,这说明什么?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单位我们用什么作为比较某个物理量的标准呢?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分米、厘米、毫米、_____、_____ km dm cm mm 1m= km= dm= cm= mm= µm= nm换算关系:米m微米 纳米µmnm10-3 10 102103 106 109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1.练一练:单位换算(1)中学生身高1.63m = dm(2)旗杆高度为17m = km(3)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μm = mm(4)新铅笔的长度约为0.175m = cm(5)一本字典的厚度约为3.5cm = μm(6)地球的半径约为6.4 ×103km = c m16.30.0177.5×10-217.53.5×1046.4×108(1)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2)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3)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4)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2.试一试: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mmmdmcm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二、长度的测量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六会:选 认 放 看 读 记(1)会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正确使用刻度尺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___。 卷尺卡尺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2)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 1mm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3)会放:×√×(4)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分度值: 物体长度:分度值: 物体长度: 1mm2.78cm1cm2.7cm(5)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为: _______;估读值为:_______;单位为:______ 此时物体长度为: 。2.7cm2.78cmcm0.08cm(6)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1.10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cm。[练一练]读出木块A的长度A [小实验]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原子的半径链球菌的半径人头发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我国铁道的标准轨距(0.5~3)×10-10(3~5)×10-7约 7×10-5约 10-41.435一些长度和距离 s/m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地球半径地球到月球平均距离太阳半径银河系半径8 844.436.4×1063.8×1087×1087.6×1020一些长度和距离 s/m续表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子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 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一定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一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侦察员常用这个原理来破案:海滩上留下了罪犯的光脚印,量一下脚印长是 25.7 cm,那么,罪犯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呢? (25.7 cm×7 = 179.9 cm) 小琴为妈妈买鞋,她忘了妈妈的鞋号,只记得妈妈身高是168 cm,你能帮她算一算买几号鞋吗?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 1/4。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 8 倍或 7.5 倍。1. 配合法 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三、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 化曲为直法: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化曲为直: 把曲线变为直线3. 累积法 适用于测量纸厚、细铜丝直径等。1. 你身体上接近50mm的长度是( ) A.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肩膀的宽度 D.头发丝的直径B2. 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54km=54km×1000m=54000m B.54km=54km×1000=54000m C.54km=54 ×1000m=5.4 ×104m D.54km=54 ×10-3m=5.4 ×10-4mC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B4.如图所示,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D5.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尺不正确,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B2.206.在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cm。1.00再见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