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劳动力结构,大众教育,环境污染,贫富分化,题7表,提取信息说明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马尔萨斯(1766—1834)
2.________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3.________时代的“享受”
1.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有哪些?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1)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推广;城市化的推进;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2)启示:合理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教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环境;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从利与弊两个方面简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1)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弊: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厂的大批建立,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无产阶级遭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一、选择题1. 【教材母题】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 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 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庄园经济的流行B.工业革命的影响C.医疗水平的提高D.城市环境的改善
2. 1914年,欧洲大陆的人口是1750年的3倍以上。当时新医药科学的应用,如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使西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的至少30%降低到1914年的15%左右。这说明推动欧洲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A.经济的发展B.营养的改善C.医学的进步D.教育的普及
3. 【初高衔接】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C.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
4. 【史料实证】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全国约1 066万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造纸、印刷等行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 )A.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B.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角色转变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开始参加工作,C选项符合题意;题干数据显示,当时妇女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且并非都在工业生产领域,无法得出“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这一结论,排除A选项;题干并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及贫富分化问题,排除B、D选项。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
5. 据统计,英国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在18世纪早期只有约9 000人,而到了1831年则增加到约14万人;苏格兰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的人口在1755年只有约2 300人,到了1831年则有约20万人。这一现象反映了( )A.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B.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C.城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D.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6. 【史料实证】题6图所示为19世纪中期,英国的孩子们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的情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A.殖民扩张的进程B.城市人口的增长C.环境污染的严重D.大众教育的普及
7. 【跨学科·化学】题7表为“1850—1900年主要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表(单位:MtCO2)”。(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该表反映了工业化国家( )
A.环境问题日益突出B.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C.贫富差距不断扩大D.城市化不断深入发展
8. 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占有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占有国民总收入的16.2%,而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的份额只有不到40%。这表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B.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导致了贫富分化加剧
9.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材料说明(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 题10图所示为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由此可知( )A.工业革命提高了人口素质B.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C.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D.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破坏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是一把双刃剑,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都只体现了题干图片内容的一个方面,失之片面,均排除。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
二、非选择题11. 工业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以后,欧洲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学校数量大大增加,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材料三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万人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逐渐上升。(2分)工业化的发展。(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后,欧洲主要国家的教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目的是什么?(4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开始推广大众教育。(2分)培养工业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或: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3)材料三反映了工业化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带来哪些问题?(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过多也容易导致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4分,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从蒸汽机发明之后,英国煤矿就解决了排水问题,可以越挖越深了。煤矿所有者为了提高生产量,满足大城市的需求,开始沿着煤层挖掘新的巷道。这些新的巷道都非常狭窄,成人和马都很难通过,童工身材瘦小,方便进出,把煤运上来的任务,就交给了孩子们。
当时英国议会考察团描述说,这些孩子“套着绳子,绑着皮带……黑乎乎的身体浸透着湿气,大半个身子裸露着,用四肢爬行,身后还拖着沉重的货物……”这样的场景震惊了考察团的绅士们,但煤矿主毫不在意。因为当时所有的煤矿都是这样,童工更听话、更便宜,而且更易于补充。
设问: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题思路:设问要求“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分值为4分,提炼信息和说明各2分。由材料“从蒸汽机发明之后,英国煤矿就解决了排水问题”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该现象与工业革命有关,以此为切入点提炼信息,再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加以说明即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的表现,劳动力结构变化,大众教育的普及,二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文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掷铁饼者,帕特农,大竞技场,原子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儒略历,帕特农神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难题突破,史料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