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763305/0-16930314499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解答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同步试题 一、填空。1、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叫做( ),用字母( )表示。2、在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半径都( ),直径是半径的( )。3、圆的直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 )倍,它的面积就扩大( )倍。4、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5、在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为( )分米,半径为( )分米,周长为( )分米,面积为( )平方分米。6、把一个直径为a厘米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沿半径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圆的半径是( )厘米,面积( )平方厘米。7、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6倍,小圆周长是大圆的( ),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8、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周长是30.84米,这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 )。二、判断。1、一个圆的周长是它半径的2倍。 ( )2、一个圆的直径,就是这个圆的对称轴。 ( )3、半圆的周长是与它等半径圆周长的一半。 ( )4、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直径。 ( )5、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6、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 )三、选择。1、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28.26(2)19.625(3)12.562、一个圆的半径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厘米。(1)3.14(2)4.14(3)5.14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6倍,它的面积就 ( )。(1)扩大6倍(2)扩大36倍(3)扩大12倍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四、解答下面各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通过一座桥,直径是1.2米的车轮需转500圈,这座桥长多少米?2、有大、小两个圆,小圆周长是37.68米,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12.56米,圆的面积是多少?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 圆的认识(一)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2 圆的认识(二)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4 圆的周长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