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展开-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冬天的美丽。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
2.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在你心中冬天又是怎样的?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
二、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2.《济南的冬天》的出处及创作时间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3.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济南多泉水。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72个。
三、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正音。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气候特点的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温晴。
(2)作者是如何引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
【明确】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特点。
(3)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4)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山和水都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的远山—一淡雅。
水——不结冰、清、绿。
3.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4.你能用以“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为开头说一段话吗?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究:
重点研读:3-6段,薄雪覆盖下的山景图和水色图,品味文章语言。
- 思考:
(1)第4段和第5段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修辞)
【明确】(1)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抓住颜色词
2. 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 ”,在他的笔下,我们欣赏了济南冬天的美景,现在我们去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明确】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修辞,情景交融......
3.总结:
文章先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描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二、拓展延伸
1.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2.布置作业
①写作练习:写故乡的冬天,抓住景物的特征。
②比较阅读: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比较在感情、写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析读,品读,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