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优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学生正确跟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古今对比,揭示课题
1.出示“司马光砸缸”情境图,引出故事提问:看到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司马光砸缸)
2.出示“司马光简介”。
课件出示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写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3.古今对比,初谈特点
(1)揭示课题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有关司马光的一篇文章,一起来读课题《司马光》。
(2)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预设:字数少,句子短,难理解等等)
(3)揭示文体
小结:这篇课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是一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其实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一、二年级都读到过,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像这样字数少,句子短,概括性强,古人所写的文章就是文言文。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字。
课件出示:
板块三:理解大意 ,感受品质
1.借助注释,试说大意
自学提示:你能自己读懂这个故事吗?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图画,也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不懂的地方,用笔划上记号。
2.重点句子讲解
(1)教学“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启发思考: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我们试试用字组词的方法,理解“庭”“戏”“没”的意思。
(戏:游戏 庭:庭院 登:登上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跌:跌倒)
(2)教学“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都 弃:放弃,扔掉。持:拿着 击:打,敲打。)
问: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大家是怎么做的?用文言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众皆弃去)
(3)人物对比,感受品质
(ɑ)关注“众人”的表现:大家是怎么做的?
重点点拨“弃”“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离开)那你能想象一下“众皆弃去”的场面吗?
请你用上“大家都慌了,有……有的……还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b)关注司马光的表现: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用文言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光持石击瓮破之)你们试着读一读,,并用动作演示。
(c)展开想象:司马光为什么不跑啊?当他持石击瓮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呀?
(4)教学“水迸,儿得活”
(迸:涌出)
师总结: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了,整篇课文的意思,相信你也了解了。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3.感受品质
提问:同样是七岁的孩子,可是做法却截然不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
(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
小结:正因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所以那个小孩得救了。借助绘本和注释,我们用现代文理解了这篇文言文,老师要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给生字组词、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动作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板块四:关注字形 ,指导书写
1.字形教学
(1)会写的字,读一遍。
课件出示
(2)重点指导:“庭”,里面是建字底,不是走之底;“登”,右上部是撇、撇、捺;“弃”,第一笔是点,不是横。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文意对应,背诵课文
1.师生问答,理解大意。
提问:有一回,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句话在文言文文里怎么写的?“群儿戏于庭。”)
提问: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这句话在文言文文里怎么写的?“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提问: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瓮砸破,(这句话在文言文文里怎么写的?“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提问: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这句话在文言文文里怎么写的?“水迸,儿得活 ”)
2.师生合作,复述课文。师问,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带上动作背诵课文,注意停顿与节奏。
板块二: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自读课外阅读材料《道边李苦》.要求:能正确停顿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
2.师范读。
3.重点词语理解
4.[咬文嚼字]三“儿”与三“之”作何解?
《司马光》中三次提到“儿”,想一想:这三个“儿分别指谁?(生思考)
“群儿”中的“儿” 指所有在庭院里玩耍的孩子;“一儿登瓮”中的“儿”指其中的一个小孩子,与“儿得活”中的“儿”一样,掉进瓮里又被救出的那个小孩。
《道边李苦》的三个“之”分别指什么?“取之”指李子,“人问之”指王戎,“取之信然”指李子。
5.交流文章大意。
6.填写表格。
思考比较:王戎与司马光有什么相似之处,不同之处。
作业设计
1.掌握生字词,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3.完成练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识课文,过关生字词,反复诵读,疏通全文,拓展延伸,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视频导入,初读,析读,品读,小结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尝试解题,读通读懂,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