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 练习 (含答案)
展开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 练习 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老师展示了四个电路图,当开关S闭合后,灯L与电阻R串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带电体一定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瞬间电流方向从带电体流向金属箔
3.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
A.得到负电荷 B.失去负电荷 C.得到正电荷 D.失去正电荷
4.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了四个电路(如图)来探究开关的控制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电路中,开关S只控制L1 B.乙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都亮
C.丙电路中,闭合开关S,L1亮,L2不亮 D.丁电路中,断开开关S,L1不亮,L2亮
5.关于玻璃棒与绸子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B.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C.将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绸子,它们会相互排斥
D.这一过程产生了新的电荷
6.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是( )
A.0.3A,0.2A B.0.2A,0.3A C.0.5A,0.3A D.0.5A,0.2A
7.小明断开客厅的灯后,到书房去闭合书房的灯进行学习,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
A.一定并联 B.一定串联
C.可能串联 D.无法判断
8.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12A,A的示数为0.36A。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是0.24A
B.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4A
C.通过R2的电流是0.48A
D.干路的电流为0.48A
9.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10.以下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
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
11.如图所示,灯泡、串联的电路是( )
A. B.
C. D.
12.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有以下判断:①L1和L2两灯泡串联,②L1和L2两灯泡并联,③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④电流表A2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对各元件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灯L1不亮 B.灯L2不亮 C.电流表无示数 D.电池也被烧坏
1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则甲(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
1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可实现不同方式的连接,以下正确的是 ( )
A.只闭合S1、S3,两灯泡并联 B.只闭合S1、S3,两灯泡串联
C.只闭合S1、S2,两灯泡都发光 D.S1、S2、S3闭合,两灯泡串联
16.在干燥的冬季,汽车在长途行驶的过程中车身会带上电荷。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而带来的不适感,人们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条与大地相接触的静电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身会带上电荷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B.车身带电荷是摩擦起电现象
C.若车身带正电荷,则说明车身得到了电子
D.若车身带负电荷,则电流方向为从车身到大地
二、填空题
17.小莹同学测量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至图甲所示位置,原因是电流表______;断开开关,纠正错误后,再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______继续进行实验。
18.塑料胶带属于______(填“绝缘体”或“导体”)。把贴在桌面的两条塑料胶带迅速撕开后让其靠近时,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19.如图所示,欲使两灯形成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__,当同时闭合开关_______时电路发生短路。
20.如图所示电路,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在闭合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示数为0.5A,电流表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___A。
三、实验题
21.小阳同学在实验中用铜片和锌片插入柠檬中做成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把它作为电源连入电路中时可以使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现有上述柠檬电池、规格合适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简要说明如何确定柠檬电池的正极是哪一个金属片。(可画图辅助说明,发光二极管的符号: )
四、作图题
22.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导线不能交叉),连接好图乙实物图。
五、简答题
23.做饭时,妈妈不小心将胡椒粉撒到了粗粒盐盒里,她想将胡椒粉与盐分离,苦于没有办法。小玉急中生智,拿了一根筷子在毛皮上摩擦几下,然后将筷子靠近胡椒粉,胡椒粉被吸到筷子上,成功地将其与粗粒盐分开。请回答:
(1)小玉选用的筷子是金属的还是塑料的?
(2)请解释胡椒粉与粗粒盐分开的原因。
六、综合题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半导体二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主要由P型区域、N型区域、接线端、外壳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及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
如图乙是半导体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图,N区域内含有容易形成电流的自由电子,而P区域内含有可让电子停留和经过的位置(空穴),若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正、负接线端相接时,N区域内电子通过分界面向P区域扩散,占据空穴;电池负极将发出大量电子补充到N区域,使电路形成通路,半导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呈良好的导电性,反之,若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负、正接线端相接时,半导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没有电流。
(1)半导体二极管未接入电路时,含有容易形成电流的自由电子的是___________(P/N)
(2)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半导体二极管的负、正接线端相接时,半导体二极管处于___________
A.导通状态,两端电压为0 B.截止状态,两端电压为0
C.导通状态,两端电压不为0 D.截止状态,两端电压不为0
(3)半导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内部电流___________
A.从P区域流向N区域,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
B.从P区域流向N区域,空穴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
C.从N区域流向P区域,电子从N区域向P区域移动
D.从N区域流向P区域,空穴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
(4)在如图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则灯泡___________
A.L1、L2都发光 B.L1、L2都不发光
C.L1发光、L2不发光 D.L1不发光、L2发光
(5)某取暖器内部的电路简化图如丁所示,小明将取暖器接入家庭电路,闭合S1和S2,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变化如图戊所示(电流从左向右流过电热丝为正,从右向左流过电热丝为负),在戊图中画出闭合S1、断开S2时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变化。( )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A
6.A
7.A
8.B
9.D
10.B
11.B
12.D
13.A
14.B
15.A
16.B
17. 正负接线柱反接 改接小量程
18. 绝缘体 同种
19. S2 S1、S2
20. 并联 0.2
21.见解析
22.
23.(1)塑料;(2)见解析。
24. N D A D 见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