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精准教学星级题库(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第2章精准教学★★★★★题库,共21页。
物理人教版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第2章 声现象》精准教学★★★★★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在很多公共场所会看见“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标语,其中“大”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速度 D.响度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C.航母甲板上的士兵戴着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洁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声,为了控制噪声,有些汽车使用了“以声消声”的方法。如图所示,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与原噪声的声波进行抵消,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是一种超声波,对司机的驾驶起干扰作用反相抑制
C.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噪声越强,喇叭发出的反相抑制声波的频率需越大
4.如图,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B超仪器发出的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小于20000Hz
B.图甲所示B超检查身体说明超声波传递能量
C.从图乙所示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知,振幅一样大,响度一样大
D.从图乙所示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的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
6.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图所示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7.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音调
D.做“B超”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初中毕业年级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主要反映的是声音的音色没有发生改变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C.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里的“鸣”与“幽”主要反映声音的响度不同
D.铁路两侧安装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城市道路两旁的隔离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传播
D.采用B超检查患者的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控制噪声只有在声源处减弱一个环节
12.如图所示,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高考期间禁鸣喇叭
B.车间工人佩戴耳罩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屏障
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医生利用听诊器查找病因,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7.一辆汽车正对山崖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660m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m/s,则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及汽车行驶的速度( )
A.2.1s 15m/s B.4s 15m/s
C.2s 10m/s D.4s 10 m/s
18.学过声现象后,激发小华同学的思考,他观察到物理张老师利用扩音器(小蜜蜂)上课,张老师这样做,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1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低噪音科考船“东方红3号”,该船在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很小,水下20米处的鱼群都感觉不到。关于“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噪音是超声波
B.低噪音不能传递能量
C.低噪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D.低噪音的原因是从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2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给病人做“B”超,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B.摩托车排气管里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蝙蝠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改
21.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把手机关闭
C.公路两旁的房屋安装双层玻璃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
23.关于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太空中也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洗牙”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音调由振幅决定
D.道路隔音墙,阻碍噪声的传播
24.小明在家上网课时,将门窗关闭。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分析,下列做法中,与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工人戴上防噪耳罩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2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弹奏古筝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弹奏琴弦的力度不同
B.图乙中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声,说明传播声音不需要介质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在围墙内的任何位置听到
26.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以下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B.学校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2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
B.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D.共鸣现象可以在真空中出现
28.声现象看似简单,却藏有许多的奥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9.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外科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0.古典诗词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 辨别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大。
31.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同学们通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可以分辨三位航天员的讲课声。日常生活中观看电视节目时,减小电视机的音量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3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声音要靠 传播, 不能传声。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5秒才听到雷声,则这个人距打雷处约 米。
3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月亮相对于江边的枫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人根据 辨别乌啼和钟声;诗人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诗人距离山崖大约 m。
34.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 (选填“消声”“隔声”或“吸声”)环节来减弱噪声。
35.电视影片中的“狮吼功”是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手捂住耳朵,可减弱噪音带来的伤害,这是在 减弱噪音。
36.考试期间,考试铃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 处控制噪声;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放学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7.学习物理后,小林发现生活中以下现象都蕴含声学知识:如自己说话时,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咽喉部位,可以说明人发声是因为声带在 ;宇航员之间不能用声音交流,是因为 不能传声;晚上在家做作业时一般会关上门,这是通过在 处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则可测出此处海水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8.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9.如图甲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图乙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牌是在 减弱噪声。
40.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舰载机利用电磁弹射装置起飞。福建舰在大海中航行训练时,以停在甲板上的舰载机为参照物,福建舰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舰载机起飞训练时,通过300m长的甲板所用的时间为72s,则舰载机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指挥舰载机起飞的引导员戴隔声耳罩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41.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这是模仿鸟发声的 ,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安静的自习课上班长制止小明吹“鸟鸣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
42.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43.如图是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朗朗正在演奏钢琴。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就算闭眼聆听也能辨别出是钢琴演奏而非是其他乐器,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 不同。
44.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5.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车上木人敲一下鼓,走十里,敲一下锣,人们根据声音的 不同,辨别是鼓声还是锣声,从而确定行驶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能传递 。夜晚当人们觉得鼓声和锣声吵时会关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46.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 m。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崖的距离为 km。
47.如图中的甲和乙是音乐和噪声的波形图,属于噪声的是 图。如图丙的交通标志,这是在 控制噪声。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仪,它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48.如图是我校学生餐厅餐盘收集处安装的一款监测仪器,该监测仪是测量餐后放置餐盘时声音的 仪器(选填声音的特性);学校一直以来提倡品学兼优的一中双语学子轻拿、轻放餐盘,目的是为了 处减弱噪声。
49.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屏上显示如图54.5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此时有一辆卡车通过,该数字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50.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器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51.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说话声是由人的声带 而发出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52.如图所示是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5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8米
10米
6米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54.如图所示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 。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 。
55.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测试数据:
实验次数
车速km/h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72
85.4
78.5
2
108
92.6
80.6
(1)由表格信息填空,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①同一辆车在 一定时,沥青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
②同一辆车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 ,噪声越大。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写出一个因素)有关。
56.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2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57.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声音能在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研究小组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58.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填序号)。
A.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B.棉线的传声性能比金属丝的好
C.棉线传声性能和金属丝的一样好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填序号)。
A.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B.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C.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研究小组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59.在“探究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根据下表列出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下列问题。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水(常温)
1500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铁(棒)
5200
(1)声音在相同温度的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依次是 、 、 。
(3)对于液体和气体来说,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跟介质的 有关。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一:敲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实验二: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三: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给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牛皮纸,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
实验一和实验二主要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实验三主要说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D
2.D
3.C
4.C
5.D
6.A
7.D
8.A
9.B
10.D
11.B
12.A
13.B
14.D
15.D
16.A
17.D
18.C
19.D
20.B
21.B
22.B
23.D
24.A
25.D
26.B
27.B
28.C
29.C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0.音色;响度
31.音色;声源处
32.振动;介质;真空;1700
33.运动;音色;510
34.响度;隔声。
35.能量;人耳处。
36.空气;声源;信息;响度;运动。
37.振动;真空;传播过程;3000。
38.音色;液体;510
39.超声波;声源处。
40.静止;相对;4.17;人耳处。
41.音色;音调;声源。
42.振动;信息。
43.音调;音色
44.声源处;响度。
45.音色;信息;传播过程中。
46.210;0.42。
47.乙;声源处;不能
48.响度;在声源。
49.分贝(dB);变大;不能。
50.(1)无规则;(2)声源;传播;人耳。
51.振动;空气;响度;声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52.(1)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低;(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53.(1)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2);(3)泡沫,衣服,锡箔纸。
54.(1)a、d;(2)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不能;材料不同,长短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
55.(1)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分贝;
(2)车速;小;相同;大;
(3)车轮的材料。
56.(1)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音调;(3)弱;真空不能传声;D。
57.(1)固体;(2)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不能;(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控制变量法。
58.(1)固体;(2)A;(3)不能;(4)①ad;②A;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控制变量法。
59.(1)不相同;(2)气体;液体;固体;(3)温度;(4)增大。
60.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物理人教版
物理人教版8年级上册
《第2章 声现象》精准教学★★★★★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在很多公共场所会看见“请勿大声喧哗”的提示标语,其中“大”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速度 D.响度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敲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C.航母甲板上的士兵戴着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洁牙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声,为了控制噪声,有些汽车使用了“以声消声”的方法。如图所示,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与原噪声的声波进行抵消,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噪声是一种超声波,对司机的驾驶起干扰作用反相抑制
C.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噪声越强,喇叭发出的反相抑制声波的频率需越大
4.如图,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B超仪器发出的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小于20000Hz
B.图甲所示B超检查身体说明超声波传递能量
C.从图乙所示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知,振幅一样大,响度一样大
D.从图乙所示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下面的音叉音调高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的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的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
6.课外兴趣小组利用手机声音传感器软件探究音叉和笛子声音的波形,得到如图所示波形(振幅﹣时间关系图,横坐标时间、纵坐标振幅,每格单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7.下列关于声音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B.街道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的产生
C.公共场所要小声交谈,减小声音的音调
D.做“B超”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初中毕业年级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主要反映的是声音的音色没有发生改变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音调要低一些
C.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里的“鸣”与“幽”主要反映声音的响度不同
D.铁路两侧安装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城市道路两旁的隔离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传播
D.采用B超检查患者的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D.控制噪声只有在声源处减弱一个环节
12.如图所示,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高考期间禁鸣喇叭
B.车间工人佩戴耳罩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两侧设有隔音屏障
13.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快
D.上课时,听到窗外嘈杂的噪声后关上窗户,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医生利用听诊器查找病因,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C.“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7.一辆汽车正对山崖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660m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m/s,则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及汽车行驶的速度( )
A.2.1s 15m/s B.4s 15m/s
C.2s 10m/s D.4s 10 m/s
18.学过声现象后,激发小华同学的思考,他观察到物理张老师利用扩音器(小蜜蜂)上课,张老师这样做,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1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低噪音科考船“东方红3号”,该船在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很小,水下20米处的鱼群都感觉不到。关于“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噪音是超声波
B.低噪音不能传递能量
C.低噪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D.低噪音的原因是从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2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给病人做“B”超,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B.摩托车排气管里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蝙蝠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改
21.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信息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2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把手机关闭
C.公路两旁的房屋安装双层玻璃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隔音耳罩
23.关于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太空中也能听到雷声
B.“超声波洗牙”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音调由振幅决定
D.道路隔音墙,阻碍噪声的传播
24.小明在家上网课时,将门窗关闭。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分析,下列做法中,与这种减弱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工人戴上防噪耳罩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2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弹奏古筝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是因为弹奏琴弦的力度不同
B.图乙中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声,说明传播声音不需要介质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人站在北京天坛回音壁圆形围墙内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在围墙内的任何位置听到
26.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以下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
B.学校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2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
B.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
D.共鸣现象可以在真空中出现
28.声现象看似简单,却藏有许多的奥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定位”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9.以下事例中不能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工人通过听机器的运转声,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工作状况
C.外科医生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古代航行手在雾中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0.古典诗词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通过 辨别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描述的是声音的 大。
31.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我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同学们通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可以分辨三位航天员的讲课声。日常生活中观看电视节目时,减小电视机的音量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32.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声音要靠 传播, 不能传声。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5秒才听到雷声,则这个人距打雷处约 米。
3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月亮相对于江边的枫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人根据 辨别乌啼和钟声;诗人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诗人距离山崖大约 m。
34.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 (选填“消声”“隔声”或“吸声”)环节来减弱噪声。
35.电视影片中的“狮吼功”是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手捂住耳朵,可减弱噪音带来的伤害,这是在 减弱噪音。
36.考试期间,考试铃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 处控制噪声;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放学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7.学习物理后,小林发现生活中以下现象都蕴含声学知识:如自己说话时,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咽喉部位,可以说明人发声是因为声带在 ;宇航员之间不能用声音交流,是因为 不能传声;晚上在家做作业时一般会关上门,这是通过在 处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则可测出此处海水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8.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9.如图甲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如图乙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牌是在 减弱噪声。
40.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舰载机利用电磁弹射装置起飞。福建舰在大海中航行训练时,以停在甲板上的舰载机为参照物,福建舰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舰载机起飞训练时,通过300m长的甲板所用的时间为72s,则舰载机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指挥舰载机起飞的引导员戴隔声耳罩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41.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这是模仿鸟发声的 ,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安静的自习课上班长制止小明吹“鸟鸣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
42.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画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盲人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该导盲杖说明了声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43.如图是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朗朗正在演奏钢琴。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观众就算闭眼聆听也能辨别出是钢琴演奏而非是其他乐器,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 不同。
44.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45.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车上木人敲一下鼓,走十里,敲一下锣,人们根据声音的 不同,辨别是鼓声还是锣声,从而确定行驶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能传递 。夜晚当人们觉得鼓声和锣声吵时会关窗,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46.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 m。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崖前某处鸣笛,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崖的距离为 km。
47.如图中的甲和乙是音乐和噪声的波形图,属于噪声的是 图。如图丙的交通标志,这是在 控制噪声。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仪,它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48.如图是我校学生餐厅餐盘收集处安装的一款监测仪器,该监测仪是测量餐后放置餐盘时声音的 仪器(选填声音的特性);学校一直以来提倡品学兼优的一中双语学子轻拿、轻放餐盘,目的是为了 处减弱噪声。
49.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屏上显示如图54.5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此时有一辆卡车通过,该数字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噪声监测仪 (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50.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器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阅读上述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51.如图所示,“入班即静”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说话声是由人的声带 而发出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轻声”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52.如图所示是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
(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5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8米
10米
6米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54.如图所示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 。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 。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 ;理由是 。
55.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
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测试数据:
实验次数
车速km/h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72
85.4
78.5
2
108
92.6
80.6
(1)由表格信息填空,在表格中出现了一个不足之处: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①同一辆车在 一定时,沥青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噪声 ;
②同一辆车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 ,噪声越大。
(3)请你猜想:除上述因素外,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 (写出一个因素)有关。
56.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2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 (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 (选填“强”或“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57.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声音能在 (选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 ”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研究小组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58.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填序号)。
A.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
B.棉线的传声性能比金属丝的好
C.棉线传声性能和金属丝的一样好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填序号)。
A.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B.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C.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研究小组在进行实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59.在“探究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根据下表列出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下列问题。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水(常温)
1500
空气(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煤油(25℃)
1324
铁(棒)
5200
(1)声音在相同温度的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从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依次是 、 、 。
(3)对于液体和气体来说,在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还跟介质的 有关。
(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一:敲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实验二: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三: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给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牛皮纸,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
实验一和实验二主要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实验三主要说明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D
2.D
3.C
4.C
5.D
6.A
7.D
8.A
9.B
10.D
11.B
12.A
13.B
14.D
15.D
16.A
17.D
18.C
19.D
20.B
21.B
22.B
23.D
24.A
25.D
26.B
27.B
28.C
29.C
二、填空题(共22小题)
30.音色;响度
31.音色;声源处
32.振动;介质;真空;1700
33.运动;音色;510
34.响度;隔声。
35.能量;人耳处。
36.空气;声源;信息;响度;运动。
37.振动;真空;传播过程;3000。
38.音色;液体;510
39.超声波;声源处。
40.静止;相对;4.17;人耳处。
41.音色;音调;声源。
42.振动;信息。
43.音调;音色
44.声源处;响度。
45.音色;信息;传播过程中。
46.210;0.42。
47.乙;声源处;不能
48.响度;在声源。
49.分贝(dB);变大;不能。
50.(1)无规则;(2)声源;传播;人耳。
51.振动;空气;响度;声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9小题)
52.(1)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低;(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53.(1)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2);(3)泡沫,衣服,锡箔纸。
54.(1)a、d;(2)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不能;材料不同,长短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
55.(1)没有写出噪声的单位;分贝;
(2)车速;小;相同;大;
(3)车轮的材料。
56.(1)弹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音调;(3)弱;真空不能传声;D。
57.(1)固体;(2)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不能;(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控制变量法。
58.(1)固体;(2)A;(3)不能;(4)①ad;②A;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控制变量法。
59.(1)不相同;(2)气体;液体;固体;(3)温度;(4)增大。
60.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