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63510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相关知识,创作者,朗读诗歌,赏析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古诗十九首》最大的意义不是它本身如何,而在于它的「文学史意义」,即它在整个诗歌史上的殊地位。如胡适所作白话文「新诗」,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现代诗歌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当然十九首肯定也是写得好的。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意义:提供完整成熟的五言诗。诗歌在字数上主要有四种排列方式:1.以《诗经》为首的「四言诗」2.以「汉魏古诗」为代表的流及魏晋的「五言诗」3.以「唐宋律诗」为代表的影响后世的近体「七言诗」4.以《楚辞》、「乐府诗」为代表影响后世歌行等诗体的奇语浪漫的「杂言诗」。中国诗歌发展至唐,外在形式定型。诗歌字数上,大致从四言、杂言、五言、六言、三言、七言到以五言、七言为主。
「古诗十九首」大概汉未时一批中下层失意文人所作,诗的基本内容多为「游子思妇」型,或抒发离情別绪;或感叹人生如寄,及时行乐的思想;或表达文人不得志的感伤…… 是一批浑然一体的五言诗,也是中国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显著标志。
如果把中国的历代诗歌比作「喜马拉雅山系」,那么《诗经》与《楚辞》则是中国诗歌的第一位双子峰,是父母,是源头。继「风骚」而起的,则是第三座山峰一两汉「乐府诗」。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间、文人「献诗」,政府、文人「采诗」的传統。传闻《诗经》就是经孔子删减而成;《楚辞》则由西汉刘向编辑而成。一个以四言为主,思无邪,工整;一个以杂言为主,浪漫天马行空。 两汉乐府诗继承了这个传,政府设立专门音乐机构,采集地歌语,并组架文人提写。一个是統治普为了察民风,一个是为了进行祭祀之用。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表现了阶层的爰恨苦乐。 到了东汉,文人五言诗取代四言诗,成为诗歌的新样式。其中有的作者明确,有的供名,还有的作者存疑。 《古诗十九首》就是佚名的古诗,也是成熟的文人五言诗。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怎样理解这种行为?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游子思念爱人 、家乡的思想感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望故乡长路漫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公开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曲相思泪楚颜,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诗中主人公为何而忧,思而不见,爱而不得,思而不见谁思念谁,诗歌的叙事者,为下列诗句补充主语,抒情主人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评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课程定位,阅读落实,涉江采芙蓉,诗歌鉴赏步骤,素养提升,链接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