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62361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优课堂】第3.3 汽化和液化(课件)-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共35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 3 课 汽化和液化导 入学习目标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理解气化和液化的有关现象。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能区别沸腾和蒸发。通过实验,了解沸点的概念,会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想想做做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中的液态的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vaporization),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liquefaction)。 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在物理学中叫做沸腾(boiling),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 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设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秒表、火柴等。 实验装置:实 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步骤: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好实器材;2、在烧杯中加入水,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3.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注意: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烧杯里面的水可用热水,且加盖。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实 验实验数据: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A BC1.AB段——水吸热,温度会不断升高; 2.BC段——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虽然水还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数据分析:实验结论: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以前,随着对水逐渐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沸 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深入理解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在实验中,水的沸点不一定是100℃,可能会受温度计误差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所冒的泡是有区别的。2.沸腾需要持续吸热,加热停止,沸腾停止。温度不断上升,常温下溶在水里面的空气溶解度不断减小,于是便混合着水蒸气慢慢逸出。水分子能量足够大,大量的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单纯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泡剧烈冒出。假如加热的是不含空气的水,那么在沸腾之前是不会有气泡冒出的,但沸腾时仍会比较剧烈地冒泡.探究思考纸锅烧水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例1 (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典型例题【答案】D【详解】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故D符合题意。1 (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2)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3)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变 式【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紧贴烧杯壁 91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详解】(1)的温度,就需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烧杯底、烧杯壁。(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以上,读出数据为91℃。(3)由图丙可知,从第6min起,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开始沸腾,而整个过程,需要不停给水加热,所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晾在阳光下的衣服、洒了水的地面,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是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气体。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且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evaporation)。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注意:液体表面汽化蒸发液体表面剧烈汽化沸腾液体内部剧烈汽化想想做做结论:液体蒸发吸热。蒸发现象理解及应用深入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深入理解蒸发与沸腾的对比:都是汽化现象且都要吸热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降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达到沸点剧烈不变液面上气压的大小例2 (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如图,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发放热,所以人感觉冷B.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C.人出水后比在水中要冷,这是因为泳池内水温高于人的体温,而空气温度低于人的水温D.人从泳池出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所以人感觉冷典型例题【答案】B【详解】ACD.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导致人体表面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特别冷,故ACD错误;B.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加速了蒸发吸热,故B正确。2 (2022·河北张家口·八年级期末)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变 式【答案】 D【详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只能在特定的温度(沸点)才能发生,故A错误;B.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故B错误;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属于汽化的两种方式,故D正确。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注意:水蒸气是气态,人眼看不到,看到的“白气”是液体。液化的方法液化的方式一:降低温度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的方式二:压缩体积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的实例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液化放热液体汽化时是吸热,因为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所以气体液化时是放热。虽然水蒸气和开水温度差不多,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放了这些热之后才变成100ºC的水,其还能继续对人造成烫伤。烫伤更严重?100℃ 的水蒸气100℃的开水故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例3 (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典型例题【答案】C【详解】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3 (2022·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我国正在有序地推进18岁以下人群免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疫苗需要2~8℃冷链车运输、扫码入库、接种点“冰箱”存储,运输中转、交付时,由于 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疫苗的外包装箱可能会出现小水珠,此过程中会 ______(选填“吸热”、“放热”)。【答案】 液化 放热【详解】疫苗的外包装箱可能会出现小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在外包装箱上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包装箱上。变 式电冰箱与臭氧层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太阳辐射来的过量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害的。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高层大气中有一种叫做臭氧的物质,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各国都限量生成和使用氟利昂,主要使用对臭氧层破坏较小R134a、R600a等新型的物质作为冰箱的制冷剂。传统的冰箱制冷剂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以后,这种氟利昂扩散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1.(2022·湖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C的热水加热到98°C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C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以上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答案】 正在 吸收 不变【详解】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且气泡体积由下向上逐渐变大,故可知此时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仍需要继续吸热,故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课堂练习2.(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吹风机吹刚洗过的头发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给盛有酒精的瓶子盖上瓶盖【答案】A【详解】A.用吹风机吹刚洗过的头发,可以加快头发表面空气的流速及提高温度,从而使蒸发加快,故A符合题意;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可以降低种子表面空气的流速,从而使蒸发减慢,故B不符合题意;C.用蔬菜把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可以降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速及降低温度,从而使蒸发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D.给盛有酒精的盖子盖上瓶盖,可以降低酒精表面空气的流速,从而使蒸发减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D.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答案】 C【详解】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A错误;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错误;CD.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的露珠和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C正确,D错误。4.(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如图(a)是小丹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1)观察实验装置图(a),操作的错误是:_____,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_____;(2)改正错误后,小丹观察到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b),其读数为 _____℃,接着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c)(甲)、(乙)所示,其中图 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 _____;(3)小丹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M、N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____不同。【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到烧杯底 秒表 66 甲 需要吸收热量 质量【详解】(1)由图a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66℃。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则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水的沸腾随着吸热的停止而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M、N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或体积不同,达到沸腾时所需时间不同。课堂总结汽化和液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定义: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发生条件:任何温度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汽化液化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发生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特点:沸腾时温度不变,但仍吸热 沸点:液态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叫沸点,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 沸腾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特点:液化放热晶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 汽化方式蒸发 “课后巩固练习”见“word文档”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 3 课 汽化和液化导 入学习目标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理解气化和液化的有关现象。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能区别沸腾和蒸发。通过实验,了解沸点的概念,会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想想做做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中的液态的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vaporization),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liquefaction)。 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在物理学中叫做沸腾(boiling),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 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设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绘制晶体熔化图像的做法,绘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秒表、火柴等。 实验装置:实 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步骤: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好实器材;2、在烧杯中加入水,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3.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注意: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烧杯里面的水可用热水,且加盖。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实 验实验数据: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A BC1.AB段——水吸热,温度会不断升高; 2.BC段——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虽然水还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数据分析:实验结论: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以前,随着对水逐渐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沸 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boiling point)。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深入理解1.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在实验中,水的沸点不一定是100℃,可能会受温度计误差的影响,也可能是受外界大气压的影响。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所冒的泡是有区别的。2.沸腾需要持续吸热,加热停止,沸腾停止。温度不断上升,常温下溶在水里面的空气溶解度不断减小,于是便混合着水蒸气慢慢逸出。水分子能量足够大,大量的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单纯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泡剧烈冒出。假如加热的是不含空气的水,那么在沸腾之前是不会有气泡冒出的,但沸腾时仍会比较剧烈地冒泡.探究思考纸锅烧水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例1 (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典型例题【答案】D【详解】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时,烧瓶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故D符合题意。1 (2022·湖北十堰·八年级期末)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甲图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2)改正错误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3)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变 式【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紧贴烧杯壁 91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详解】(1)的温度,就需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烧杯底、烧杯壁。(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0刻度以上,读出数据为91℃。(3)由图丙可知,从第6min起,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开始沸腾,而整个过程,需要不停给水加热,所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晾在阳光下的衣服、洒了水的地面,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也会变干。这是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气体。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且只能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evaporation)。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注意:液体表面汽化蒸发液体表面剧烈汽化沸腾液体内部剧烈汽化想想做做结论:液体蒸发吸热。蒸发现象理解及应用深入理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深入理解蒸发与沸腾的对比:都是汽化现象且都要吸热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降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达到沸点剧烈不变液面上气压的大小例2 (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如图,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中出来后,人体表面的水蒸发放热,所以人感觉冷B.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C.人出水后比在水中要冷,这是因为泳池内水温高于人的体温,而空气温度低于人的水温D.人从泳池出来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所以人感觉冷典型例题【答案】B【详解】ACD.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导致人体表面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特别冷,故ACD错误;B.有风的时候比无风的时候更冷,这是因为空气流动加快了人体表面水的蒸发,加速了蒸发吸热,故B正确。2 (2022·河北张家口·八年级期末)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过程都需要不断放热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变 式【答案】 D【详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只能在特定的温度(沸点)才能发生,故A错误;B.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故B错误;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属于汽化的两种方式,故D正确。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注意:水蒸气是气态,人眼看不到,看到的“白气”是液体。液化的方法液化的方式一:降低温度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的方式二:压缩体积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的实例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液化放热液体汽化时是吸热,因为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所以气体液化时是放热。虽然水蒸气和开水温度差不多,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放了这些热之后才变成100ºC的水,其还能继续对人造成烫伤。烫伤更严重?100℃ 的水蒸气100℃的开水故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例3 (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典型例题【答案】C【详解】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3 (2022·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我国正在有序地推进18岁以下人群免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疫苗需要2~8℃冷链车运输、扫码入库、接种点“冰箱”存储,运输中转、交付时,由于 ______(填物态变化)现象,疫苗的外包装箱可能会出现小水珠,此过程中会 ______(选填“吸热”、“放热”)。【答案】 液化 放热【详解】疫苗的外包装箱可能会出现小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在外包装箱上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包装箱上。变 式电冰箱与臭氧层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太阳辐射来的过量紫外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有害的。在距地面20~50千米的高层大气中有一种叫做臭氧的物质,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这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各国都限量生成和使用氟利昂,主要使用对臭氧层破坏较小R134a、R600a等新型的物质作为冰箱的制冷剂。传统的冰箱制冷剂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以后,这种氟利昂扩散到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1.(2022·湖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酒精灯将烧杯中90°C的热水加热到98°C时,烧杯内水中的气泡变化如图所示,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保持98°C不变,可以推断:此时烧杯中的水____(选填“即将”或“正在”)沸腾。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以上现象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答案】 正在 吸收 不变【详解】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且气泡体积由下向上逐渐变大,故可知此时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仍需要继续吸热,故移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气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课堂练习2.(2022·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吹风机吹刚洗过的头发 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给盛有酒精的瓶子盖上瓶盖【答案】A【详解】A.用吹风机吹刚洗过的头发,可以加快头发表面空气的流速及提高温度,从而使蒸发加快,故A符合题意;B.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可以降低种子表面空气的流速,从而使蒸发减慢,故B不符合题意;C.用蔬菜把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可以降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速及降低温度,从而使蒸发减慢,故C不符合题意;D.给盛有酒精的盖子盖上瓶盖,可以降低酒精表面空气的流速,从而使蒸发减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D.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答案】 C【详解】A.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A错误;B.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B错误;CD.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的露珠和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C正确,D错误。4.(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如图(a)是小丹在研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图。(1)观察实验装置图(a),操作的错误是:_____,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_____;(2)改正错误后,小丹观察到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b),其读数为 _____℃,接着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c)(甲)、(乙)所示,其中图 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 _____;(3)小丹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M、N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____不同。【答案】 温度计的玻璃泡触到烧杯底 秒表 66 甲 需要吸收热量 质量【详解】(1)由图a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66℃。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则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水的沸腾随着吸热的停止而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d所示,M、N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或体积不同,达到沸腾时所需时间不同。课堂总结汽化和液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定义: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发生条件:任何温度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汽化液化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发生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特点:沸腾时温度不变,但仍吸热 沸点:液态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叫沸点,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 沸腾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特点:液化放热晶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 汽化方式蒸发 “课后巩固练习”见“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