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展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目标1.积累巩固字词,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2. 把握文言文和古诗的思想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和诗句的内涵。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 字词积累衍 (yǎn) 丈夫之 冠 (guàn) 淫 (yín) 舜(shùn) 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zēng) 益 拂( bì )士 棘( jí )门 彀( gòu ) 弓弩 弩( nǔ ) 按辔( pèi ) 嗟( jiē ) 曩( nǎng )者 被( pī )甲 车骑( jì ) 作揖( yī )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 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 )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 亚圣 ”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孔孟 ” 。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 “ 四书 ”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 “ 大丈夫 ” 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内容思想通假字往之 女 家 ( “ 女 ” 同 “ 汝 ” ,你。)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父 命 之 (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丈夫 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一词多义戒: 戒 之曰 (告诫);必敬必 戒 (谨慎)之:往 之 女家 (动词,到);妾妇 之 道 (助词,的);与民由 之 (代词,指正道)词类活用威武不能 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必先 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 饿 其体肤, 空乏 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 …… 痛苦;劳:使 …… 劳累;饿:使 …… 饥饿;空乏:使 …… 受到贫困之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中心论点。通假字:所以动心忍性(忍 ,通“韧”,坚韧)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 “ 弼 ” ,辅佐)曾益其所不能(曾,通 “ 增 ” ,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 “ 横 ” ,梗塞,不顺)古今异义词: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 人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富贵不能 淫 (古义;使 …… 惑乱、迷惑;今义:淫乱)傅说举于版 筑 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管夷吾举于 士 (古义:狱官;今义:军人)征 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征于色,发于声,面后 喻 (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拂:行拂乱其所为( fú ,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 bì ,同 “ 弼 ” ,辅佐)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3. 重点语句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翻译: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 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 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 ( 用这些来 ) 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愚公移山》 1 .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年且九十 且:将近 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 室:家 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 叩:敲,凿 始龀 龀:换牙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 节:季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3.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周亚夫军细柳》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 “ 真将军 ” 形象。通假字:军士吏被甲 “ 被 ” 通 “ 披 ” ,穿着。改容式车 “ 式 ” 通 “ 轼 ” ,扶轼。可得而犯邪 “ 邪 ” 通 “ 耶 ” ,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 吗 ”词类活用: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一词多义: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名词,使者、使臣使 使人称谢 动词,派遣军 军细柳 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 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军营诏 不闻天子之诏 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 动词,宣告、告诉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 介词,被之 已而之细柳军 动词,往,到 …… 去 不闻天子之诏 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 音节助词,舒缓语气。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介词,把 以备胡 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 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 动词,用、行古今异义:将军亚夫持兵揖 兵(古)兵器;(今)士兵将军约 约(古)规定;(今)大约 , 表估计 ; 或条约、邀请等军中闻将军令 闻(古)听从;(今)用鼻子嗅使人称谢 谢(古)告知;(今)感谢其将固可袭而虏 固(古)必定;(今)坚固,顽固4.重点句子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吾欲入劳军。 ”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 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 ”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 称善者久之。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 ?” (说罢)连连称赞不已。5.重点内容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答:正面描写: “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侧面描写: “ 将军令曰 ”“ 将军约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 “ 不得入 ”“ 又不得入 ”“ 乃传言 ” ——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 ——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 ”“ 天子乃按辔徐行 ” ——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 直驰入 ” —— 军纪松弛。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 ” 、 “ 以军礼见 ” ——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 ——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诗词五首》1.文学常识 陶渊明: 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 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2.思想主旨 《饮酒》: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 :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3.重点问题” 赏析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 “ 采菊东篱下 ” 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 东篱 ” 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 “ 南山 ” 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赏析名句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 “ 以乐衬哀 ” 的反衬手法。赏析名句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赏析名句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这两句是议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 二乔 ” 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诗人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赏析名句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