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九上语文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11 岳阳楼记 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13 湖心亭看雪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14 诗词三首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版九上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 练习1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12 醉翁亭记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环滁( ) 岩穴暝( ) 伛偻( ) 酒洌( )
野蔌( ) 阴翳( ) 饮少辄( ) 醉觥( )筹交错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蔚 然: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3)野芳发而幽香 芳:
(4)饮少辄醉 辄:
(5)往来而不绝者 绝:
(6)泉香而酒洌 洌:
(7)杂然而前陈者 陈:
(8)太守谓谁 谓:
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蔚然而深秀 B.溪深而鱼肥
C.泉香而酒洌 D.而不知人之乐
4.下列各句中“也”字表示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
A.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020·湖北随州中考)春夏时节的大洪山“ , ”,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欧阳修《醉翁亭记》)
(2)(2019·内蒙古包头中考)《醉翁亭记》中,凝练传神地写出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其中写晨景的语句是“ ”。
(3)(2019·黑龙江哈尔滨中考)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丰乐亭记》)
7.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林壑尤美( )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
(4)掇幽芳而荫乔木(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行六七里/山之僧智仙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修之来此
C.名之者谁/遂书以名其亭焉
D.山水之乐/乐其地僻而事简
10.乙段中“ ”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甲段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姓名)
B.欧阳修谪滁州(贬官)
C.树林阴翳(遮盖)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快乐)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避,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14.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吗?请分别说明。
参考答案
1.chú míng yǔ lǚ liè sù yì zhé gōng
2.(1)茂盛的样子 (2)消散,散开 (3)花 (4)就,总是 (5)断绝 (6)清
(7)陈列,摆开 (8)为,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如“芳”。
3.D 【解析】D项中,“而”表转折;其他三项中的“而”均表并列。
4.B 【解析】B项中,“也”表感叹;其他三项中的“也”表判断。
5.B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6.(1)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山水之乐
7.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解析】先简单翻译句子,初步了解大意,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8.(1)格外,尤其 (2)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这 (4)遮阴纳凉
9.C 【解析】A项中,“山”的意思分别为“在山上”“山中”。B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名”的意思均为“命名”。D项中,“乐”的意思分别为“乐趣”“以……为乐”。
10.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与民共乐
【解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11.A 【解析】名:命名。
12.B 【解析】B项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太守其实是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3.(1)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就是醉翁亭。
(2)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儿,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14.有区别。甲文:欧阳修与民共乐(或山水之乐)。乙文:欧阳修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分析作答。甲文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可以看出,欧阳修与民共乐的思想情感;乙文从“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据此分析比较作答即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第12课《醉翁亭记》教师版docx、第12课《醉翁亭记》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2 醉翁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三单元12 醉翁亭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