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二节 洋流复习练习题
展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的水汽最少的是( )
A.低纬海域 B.中低纬海域
C.高纬海域 D.中高纬海域
3.沿海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面积大
B.海水的比热容大
C.大气对海洋的调节作用明显
D.海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1.C 2.C 3.B
解析:第1题,海—气间进行水分交换的过程就是海水蒸发与大气降水过程。故选C项。第2题,高纬海域热量最少,海洋蒸发水汽最少。第3题,影响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主要因素为海水比热容的大小。
读图,完成4~7题。
4.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b海域(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高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高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能释放大量潜热、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热力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大洋东岸气候更加干旱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D.印度尼西亚多雨
7.不能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箭头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D 5.C 6.C 7.A
解析:第4题,b处于大洋东部,受信风的影响,表层海水减少,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水温低,导致低空气温低,高空大气收缩下沉。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箭头③上升,释放热量,给沿岸区域带来丰沛的降水。第6题,当该环流变弱时,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海—气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第7题,箭头①是高空中大气间热量的传递过程,不参与海洋和大气之间能量的交换。
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世界著名渔场中,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海域的是( )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
9.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
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纽芬兰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第9题,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西太平洋水温升高,气流上升,为热带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10.读170°W附近海洋的大洋环流(ABCD)、大气环流(③④⑤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海域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原因是 。
(2)据图可以看出,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是 和 。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D四海域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域是 ,为什么?
(4)①海域热量收入 (填“大于”或“小于”)热量支出,为何从长远看①海域年均温变化不大?
(5)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②海域气温的日较差要 (填“大”或“小”)一些。
答案:(1)A 纬度低,蒸发旺盛;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大
(2)大洋环流 大气环流
(3)C 纬度高,有寒流经过,温度低,蒸发量小。
(4)大于 该海域不停地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向高纬地区输送热量,使得该海域水温不会持续升高。
(5)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解题时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海水温度的高低决定蒸发量的大小,决定水分交换活跃程度及热量输送的多少;(2)低纬度热量收入大于支出,高纬度相反;(3)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气温的日较差要小。
能力提升
读图,完成1~2题。
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W/m2)
1.图中海域向a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 )
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
B.西风漂流、西北风
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
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
2.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不包括 ( )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
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
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
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a地为大不列颠岛,所在大洲为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第2题,图示区域为北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系统。
下图中的虚线框是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该环流中气流运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逆时针方向流动
B.顺时针方向流动
C.上升运动
D.下沉运动
4.该环流加强的年份,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部 ③北美洲南部 ④澳大利亚东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甲为赤道西太平洋海岸,洋流为暖流,温度高,大气抬升形成低压,东海岸为寒流,温度低,大气下沉形成高压,而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即从乙流向甲,大气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4题,该环流加强的年份,我国南部和澳大利亚东部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可能增加,所以本题选D项。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正常年份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2 a、b两地1960—1980年
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
(1)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图2中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的影响。
1月份,图1中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秘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 →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 (填“冷”或“暖”)流,即厄尔尼诺→秘鲁沿海地区降水 ,可能出现 等自然灾害。
(2)厄尔尼诺年时,图中A地沿岸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灾,原因是什么?
答案:(1)强 暖 增多 洪涝
(2)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西太平洋沃克环流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被下沉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易引发旱灾及森林火灾。
解析: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地区气候的异常。如秘鲁沿海地区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则出现严重干旱。
湘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可以,海—气热量交换的主要途径是,48瓦/米2),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随堂练习题,共6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堂检测,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