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训练题
展开基础巩固
读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自然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
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
C.植被D.河流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形成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第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读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完成3~4题。
3.与全球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4.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③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密切相关。第4题,由图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循环过程涉及了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的运动和转化。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5~6题。
5.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C.③D.④
6.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C.⑦D.⑧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素是气候。第6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8.该示意图体现了( )
A.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答案:7.B 8.B
解析:第7题,农业灌溉使土壤湿度增加,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气温变幅会减小;蒸腾作用加强,降水会增加。第8题,图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自然环境的其他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9~10题。
9.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10.此图体现了区域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同一性
答案:9.C 10.A
解析:第9题,漫画反映了植被破坏导致区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土地沙漠化严重。第10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会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漠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11.下图表示的是陆地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出陆地自然环境具有 的特点。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的过程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植被遭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答案:(1)整体性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暴雨的冲刷,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解析:此图表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的形成属于水文对地貌的影响,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属于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属于生物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可从土质、植被、降水等方面分析。
能力提升
森林火灾是大兴安岭危害性较大的自然灾害,对大兴安岭北部高纬度地区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性状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下表表示大兴安岭北部根河样地在重度火灾后,不同时期植被的恢复情况。此次火灾导致地表乔木均被焚毁,恢复期前15年内,落叶松林生长慢。据此完成1~3题。
1.据表推测森林在火灾后,短期内( )
A.乔木层的密度增加
B.草本和灌木层光照减少
C.土壤养分含量减少
D.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
2.土壤有机碳指土壤中含有的与有机质有关的碳素。恢复2年至恢复9年的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A.气温明显上升
B.草本灌木恢复
C.降水明显增多
D.岩石风化加剧
3.恢复15年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达到最低值,主要原因是( )
A.凋落物输入量增加
B.处于乔木向灌木转型阶段
C.土壤养分消耗量增加
D.全球变暖
答案:1.D 2.B 3.C
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森林在火灾后的短期内,样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灌草,无乔木分布,因此草本和灌木层的光照并不会被遮挡,A、B两项错误;火烧乔木之后会使土壤养分增加,C项错误;火灾之后地面缺少高大植被的遮挡,物种生存空间扩大,灌草种类增加,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D项正确。第2题,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B项正确。第3题,凋落物输入量增加,会使有机质含量增加,A项错误;此时处于灌木向乔木转换时期,B项错误;由于灌木群落空前增多,导致土壤养分消耗量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达到最低值,C项正确;全球变暖对土壤碳含量达到最低值没有很大影响,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的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4.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
B. 70年代主要是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地
C. 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
5.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随时间的变化表明( )
A.70年代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最快
B.80年代人为增沙量变化不大
C.90年代入黄泥沙量比70年代有所减少
D.90年代水土保持的减沙量抵消了部分人为增沙量
答案:4.C 5.D
解析:第4题,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然原因;打坝淤地有利于保持水土;80年代至90年代,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黄河增沙的主要原因。第5题,从变化图中可以看出,70—90年代,人为增沙量不断增加,而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先增加后基本持平,说明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量部分抵消了人为增沙量。
6.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答案: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解析:分析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时可按下列思路: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动→三角洲向湖心前进→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减弱、泥沙减少→三角洲位置后退。样地名称
火烧强度
落叶松林面积占比
样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恢复2年
重度
灌草群落
恢复3年
重度
灌草群落
恢复9年
重度
灌草群落
恢复15年
重度
灌草群落
恢复31年
重度
19.05%
白桦林
恢复50年
重度
80.19%
落叶松林
原始林
86.94%
落叶松林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训练题,共8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共6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巩固练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