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第3节 课后达标巩固落实 (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355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第3节 课后达标巩固落实 (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355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第3节 课后达标巩固落实 (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5355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第3节 课后达标巩固落实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练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3 第3节 课后达标巩固落实 (含解析),共6页。
一、单项选择题1.(2019·宁德高一检测)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不变),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解析:选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表明它的速度均匀减小,加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A、B错误,D正确;由于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位移逐渐增大,故C错误.2.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A.6 m B.8 mC.4 m D.1.6 m解析:选A.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1=at,得a== m/s2=4 m/s2.第1 s末的速度等于第2 s初的速度,所以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x2=v1t+at2=4×1 m+×4×12 m=6 m,故A正确.3.(2019·徐州高一检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是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达错误的是( )A.v0t+at2 B.v0t-at2C.t D.at2解析:选A.根据位移公式可知B正确,A错误;若将该运动反过来看,则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D正确;因为末速度等于零,故v0=at代入x=v0t-at2得x=t,故C正确.4.(2019·甘肃白银高一期中)国庆期间,京津冀地区平均PM2.5浓度维持在250 μg/m3左右,出现严重污染.已知汽车在京津高速上行驶限速120 km/h,由于雾霾的影响,某人开车在此段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A.10 m/s B.15 m/sC.20 m/s D.25 m/s解析:选C.设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vt0+=x,即0.5v+=50,解得v=20 m/s.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 h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0.2~0.5 h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 h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 h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 h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解析:选B.在0.2~0.5 h内,位移-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0.2~0.5 h内,甲、乙两人的加速度都为零,选项A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绝对值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 h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选项B正确;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6~0.8 h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选项C错误;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8 h内甲、乙往返运动过程中,甲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运动的路程,选项D错误.6.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A.20 m B.24 mC.25 m D.75 m解析:选C.由Δx=aT2得:9 m-7 m=(a·12) m,a=2 m/s2,由v0T-aT2=x1得:v0×1 s-×2 m/s2×12 s2=9 m,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m==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at=×2×52 m=25 m,C正确.7.(2019·陕西延安高一期中)学校对升旗手的要求是: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国旗恰好升到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 s,红旗上升的高度是17.6 m.若国旗先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 s,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也为4 s,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则国旗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a及国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正确的是( )A.a=0.2 m/s2 v=0.1 m/sB.a=0.4 m/s2 v=0.2 m/sC.a=0.1 m/s2 v=0.2 m/sD.a=0.1 m/s2 v=0.4 m/s解析:选D.对于红旗加速上升阶段:x1=a1t,对于红旗匀速上升阶段:v=at1,x2=vt2,对于红旗减速上升阶段:x3=vt3-a3t,对于全过程:a1=a3,x1+x2+x3=17.6 m,由以上各式可得:a=a1=a3=0.1 m/s2,v=0.4 m/s.故D正确,A、B、C错误.8.如图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 )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t1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解析:选A.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对应质点的速度,所以A质点的速度比B质点的速度大,A正确;位移-时间图象中,位移等于初、末时刻对应的纵坐标的坐标差,所以在0~t1这段时间内,A质点的位移大于B质点的位移,B错误;t1时刻,两图象的斜率不同,两质点的速度不同,C错误;两质点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等于零,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9.(2019·河北模拟)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某日早6时浓雾天气中道路能见度只有30 m,且路面湿滑.一辆小汽车以18 m/s的速度自中华路由南向北行驶,通过某路段时,突然发现正前方浓雾中有一辆卡车正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鸣笛示警同时紧急刹车,但路面湿滑,只能实现2 m/s2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前车接到示警于2 s后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后车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减加速运动,所以不会追尾B.前后车虽采取了减加速运动,但加速度过小,仍会发生追尾碰撞C.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仅有9 m的距离D.两车距离最近只有2 m解析:选AD.设v1=18 m/s,v2=6 m/s,a=2 m/s2,t0=2 s,s=30 m;设汽车经时间t两者共速,则v1-at=v2+a(t-t0),解得t=4 s,此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1=v1t-at2=56 m,卡车的位移x2=v2t0+v2(t-t0)+a(t-t0)2=28 m,因x2+s>x1可知两车不会追尾,此时两车的距离为28 m+30 m-56 m=2 m,故A、D正确,B错误;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Δx=s-[(v1-v2)t0-at]=10 m的距离,故选项C错误.10.(2019·广西玉林高一期中)一个以v0=5 m/s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6 m 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A.1 s B.2 sC.3 s D.6 s解析:选BCD.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位移与v0同向时,位移为x=6 m,由x=v0t+at2得:6=5t-t2,t1=2 s或t2=3 s,B、C正确.当位移与v0方向相反时,位移为x=-6 m,代入位移公式得:-6=5t-t2,故t3=6 s,D正确. 11.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体( )A.在0到2 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 m/s2B.在0到5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10 mC.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D.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路程为7.5 m解析:选ACD.0~2 s内的加速度:a= m/s2=1 m/s2,A正确;0~5 s内的位移:x1=×(2+5)×2 m=7 m,B错误;5 s~6 s内的位移:x2=×1×(-1) m=-0.5 m,所以0~6 s内的总位移:x=x1+x2=6.5 m,总路程:s=x1+|x2|=7.5 m,故C、D正确.12.(2019·廊坊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表示质点做往返运动回到出发点的是( )解析:选BC.A图中质点开始时位移为正且均匀增大,说明质点在原点正方向一侧且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位移仍为正但在均匀减小,说明质点仍在正方向一侧,沿反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往出发点走,但没有返回到出发点;B图表示先从出发点沿正方向运动后再返回出发点,接着再沿负方向运动,后返回出发点,做往返运动;C图表示从出发点沿正方向连续往返运动;而D图表示质点先静止不动,再向某方向运动,没有往返.三、非选择题13.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大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汽车在校门前大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在大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长度x=9 m,又从监控录像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t=1.5 s,立即判断出这辆车超速,这是为什么?解析:法一:速度判断法由于x=9 m,t=1.5 s,所以由=得平均速度= m/s=6 m/s.又因为=,所以刹车前汽车的速度v0=2=2×6 m/s=12 m/s=43.2 km/h.因为43.2 km/h>40 km/h,所以此车超速.法二:位移判断法设汽车恰以v0=40 km/h= m/s的速度行驶,则刹车后1.5 s汽车停下,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 m/s2=- m/s2.以此加速度刹车,刹车位移x′=v0t+at2=m≈8.33 m.因为8.33 m<9 m,所以此车超速.答案:见解析14.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事故——后面的汽车撞上前面的汽车.某段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108 km/h.设某人驾车正以最高车速沿该高速公路行驶,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为5 m/s2,该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停车到操作刹车的时间)为0.5 s.计算行驶时的安全车距至少为多少?解析:汽车原来的速度v0=108 km/h=30 m/s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在反应时间t1=0.5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x1=v0t1=30×0.5 m=15 m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时间t2= s=6 s汽车刹车后滑行的位移为x2=v0t2+at=30×6 m+×(-5)×62 m=90 m所以行驶时的安全车距应为x=x1+x2=15 m+90 m=105 m.答案:105 m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