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7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案
展开
课题 | 17.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 总授课时数( 3 )节 | ||||||||||||||||||||||
参 考 教 案 | 增减 | |||||||||||||||||||||||
教学 目标 |
3.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水的三态变化的科学道理 4.运用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 ||||||||||||||||||||||
重点 难点 |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解释物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 |||||||||||||||||||||||
课前 准备 | 冰 水瓶 | |||||||||||||||||||||||
参 考 教 案 | 增减 | |||||||||||||||||||||||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一)活动1:水结冰后的变化 水是常见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冰。水和冰有什么不同?放置一段时间后,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水、塑料瓶和冰箱 实验过程:在塑料瓶中加入半瓶水,标记水位并盖紧瓶盖。将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冻层中,待水结冰后,在进行观察。 实验要求: (1)观察塑料瓶子结冰后,水位的变化 。 (2)交流并发表自己发现,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记录:
结论:水变成冰,他的体积增大了。 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层?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 水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是会由液态的水结成固态的冰,而且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增大,会把玻璃瓶涨碎。
第二课时 (二)活动2:水珠从哪里来 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它能从液体变成气体吗? 实验材料:烧杯、水、器皿盖 实验过程: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解释现象。 实验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标记水位,用培养皿盖着杯口,放在阳光下。 ②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并解释观察到现象。 ③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记录:
结论: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情况下,液体会变成气体。 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有液体变成气体,遇见培养皿盖变凉由气体右变成了液体(水珠)。
第三课时 (三)活动3: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块会融化,烧开水时壶嘴上方会冒“白气”这些都是水的状态变化的现象。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改变状态的例子吗? 水遇冷可以变成固体的冰。 水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 观察生活中水的状态变化现象,并尝试做出解释 。 冬天早晨看到树挂。 现象:由于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见树杈变冷形成冰花(树挂)。 拓展延伸: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水变化的实例?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深秋,树叶上形成“霜” 等等。 |
| ||||||||||||||||||||||
板 书 设 计 |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 水蒸气 降温 水 升温 水 (降温) 冰(固体) | |||||||||||||||||||||||
课 后 作 业 | 解释一下,冬天窗花上的冰花是怎么回事?
| |||||||||||||||||||||||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6 它们占据空间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6 它们占据空间吗教案,共3页。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1 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1 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教案及反思,共3页。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7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7 它们的状态会变化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