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下学期认识正比例函数 教案

    八年级下学期认识正比例函数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认识正比例函数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认识正比例函数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旧知回顾,探究活动,随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下 19.2.1 课时1:认识正比例函数 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解析地位及作用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三种函数表达方式,正比例函数是函数中的特殊形式,也为后期一次函数的学习打下来基础。函数是研究运动变化规律的基本模型.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模型之一,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它是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种函数.本节课由实际问题列出函数解析式,概括函数解析式的共同特征,从而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一次函数起示范作用.概念解析般地,形如符合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它刻画了变化率恒定的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思想方法从大量具体问题的解析式中,发现共性,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也蕴含建模的思想.研究正比例函数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研究其它函数提供了方法.知识类型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属于概念性知识.由知识类型决定,对于概念性知识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归纳共性.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会辨析正比例函数并熟练应用二、   教学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识别两个变量具有正比例关系,并列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能识别出正比例函数.达成目标2的标志:能从具体事例中,识别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是正比例关系.通过归纳函数解析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具备的基础正比例函数是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与函数的图象之后学习的第一种具体函数模型,学生已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函数关系.在第二学段(小学)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关系,知道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条件是它们的比始终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常量),经历了通过列表探索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方格纸画过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图象的过程.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模型中的数量关系也并不陌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与本课目标的差距分析识别两个变量具有正比例关系,并列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归纳能力,只有精准掌握正比例函数概念才能正确区分.存在的问题正比例函数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一类具体的函数,对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某类函数的概念缺乏经验,可能存在困难.应对策略对正比例函数概念的学习,要加强对正比例函数基本特征的认识,即根据实际问题构建的函数模型中,函数和自变量每一对对应值的比值是一定的,等于比例系数,反映在函数解析式上,这些解析式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这是正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的分析,从中归纳共性,抽象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旧知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函数的最基础的知识,知道了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重点研究一种最基本的具体函数——一次函数,本节课先研究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问题12011年开始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 km.设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 km/h.考虑以下问题:(1)乘京沪高铁列车,从始发站北京南站到终点站上海虹桥站,约需多少小时(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京沪高铁列车的行程y(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之间有何数量关系?(3)乘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2.5 h,是否已经过了距始发站1100 km的南京南站?师生互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是典型的行程问题,数量关系是学生熟悉的路程=速度×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即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的能力,初步体会函数建模思想.第(2)问提醒学生注意t的取值范围. 二、探究活动追问1:这个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试说明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体会函数关系蕴涵在实际问题中.学生说明理由可能有障碍,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函数概念的学习过程,用函数的概念来回答:问题中的两个变量,当其中的变量t变化时,另一个变量y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对于变量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追问2请你写出y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对于自变量t和函数y的每一对对应值,yt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会发生变化吗?师生互动设计:追问2学生独立完成写出解析式,观察解析式的结构形式后发表意见与同学交流;分别取不同的对应值,求出比值后先小组内统一意见,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结构形式为:左边是表示函数的字母,右边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正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是:对于自变量和函数的每一对对应值,函数值与自变量的比值是一定的,都等于比例常数.问题2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写出函数解析式.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2)铁的密度为7.8 g/cm3,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3)的变化而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练习本的本数n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min)的变化而变化.师生互动设计:学生独立写出函数解析式,教师课堂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感知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函数关系,体会并运用函数建模思想,提高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的能力.多媒体展示:1l=2πr; (2m=7.8V; (3h=0.5n; (4T=2t; (5y=300t.问题3: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五个函数解析式,说说这些函数解析式有哪些共同特征.师生互动设计:5个解析式从结构形式上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先思考,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意见;教师参与讨论并组织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对应的函数模型观察比较,找出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归纳抽象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归纳得出:上述两个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积的形式.一般地,形如ykx(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三、讲练结合一)典型例题下列式子中,哪些表示yx的正比例函数?(1)y=3x;     (2)y=2x+1;       (3)y=-x/2;                                      (5);              (6)y=-3x     归纳:判定一个函数是否是正比例函数,要从化简后来判断!追问:如果yx的正比例函数,请你说出其中的比例系数.师生互动设计: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要回归到定义.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需掌握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概念辨析正比例函数概念,通过练习巩固概念.跟踪训练1、若y=(m-1)x是正比例函数,m取值范围是            2、当k=        时,y=3x+k是正比例函数.设计意图:检测目标(1)是否达成.若测评不合格,则讲解训练1、2,完成后再测(训练3)3、如果y=3xm+n-4,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n=_________(二)、典型例题1 已知函数  y= m-1xm2 是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师生互动设计: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查漏补缺并总结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是否熟悉,能否从不同变式中找到关键点。跟踪训练1. (1)若y=(m-2)x︳m︳-1  是正比例函数,则m=          2.若y=(m-1)x+m2-1 是正比例函数,则 m=      师生互动设计:同学独立思考完成,小组交流呈现.教师通过回顾对照正比例函数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完成填空,确定m的取值设计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的特点,明确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与相应的自变量的比值是定值,同时为后面的待定系数法做了一定的铺垫.(三)、典型例题例2 若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等于-4时,函数y的值等于2.    (1)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当x=6时函数y的值.师生互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方法并总结规律步骤设计意图:在前面已知解析式求比例系数或者自变量、函数值的基础上转化为已知自变量,函数值求解析式,通过变形加深认知。跟踪训练1.已知y-3与x成正比例,并且x=4时,y=7,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待定系数法的运用是否掌握(四)、典型例题已知某种小汽车的耗油量是每100km耗油15L.所使用的汽油为5元/L.(1)写出汽车行驶途中所耗油费y(元)与行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并指出y是x的什么函数;(2)计算该汽车行驶220km所需油费是多少?师生互动设计:学生自助探究在实际问题中出现的函数关系,教师总结归纳设计意图: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跟踪训练有一块10公顷的成熟麦田,用一台收割速度为0.5公顷每小时的 小麦收割机来收割.(1)求收割的面积y(单位:公顷)与收割时间x(单位:时)之间的函 数关系式;(2)求收割完这块麦田需用的时间.设计意图:学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种函数?这种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特点?2. 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与相应的自变量的比值有什么特点?3. 怎样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正比例函数?请举出生活中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4. 实际背景下,正比例函数中的自变量可以取任意数值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回顾正比例函数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五、随堂检测 1.如果y=(k-1)x,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k满足_______.2.如果y=kxk-1,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k=____ 3如果y=3x+k-4,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k=_4.下列关系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B.买同样的作业本所需要的钱数和作业本的数量C.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D.人的体重与身高 六、课后作业1.必做题《19.2.1 课时1 正比例函数》对应课后习题基础训练.2.开放题观察生活中有关的正比例函数,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表格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 目标引领,小组合作 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启发提升,当堂训练 双基堂清,恰当点评 适时反思,课外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19.2.1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19.2.1 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共3页。

    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19.2.1 正比例函数教案及反思,共3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