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0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
一、单选题
1.(2023春·江苏盐城·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NH3、NH4Cl、NO、NO2、HNO3等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NH3可与酸反应制得铵盐,也可通过催化氧化生成NO,用于生产HNO3。浓氨水加到生石灰中,放出大量热量,促进NH3·H2O分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H3。对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0.1molN2与0.3molH2充分反应可释放9.24kJ的能量
D.若3v(N2)=v(H2),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小组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颜色变化
解释
A
溶液呈浅棕色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
溶液颜色加深
发生了反应:
C
紫黑色晶体消失
()的消耗使溶解平衡右移
D
溶液褪色
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3.(2023春·山西大同·高三大同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内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mL,溶液中加入5mL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2mL苯,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后将水层分装于两支小试管中,向其中一支小试管中滴加5~6滴15%的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证明与之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B
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溶液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探究、催化效果的优劣
C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4%、5mL12%的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将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将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等温等量的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出现浑浊现象的快慢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4.(2023春·辽宁·高三校联考期中)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发生如下反应 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段/min
的平均生成速率/
0-1
0.4
0-2
0.3
0-3
0.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秒时,的浓度大于
B.0-1min内,的反应速率为
C.2min30秒时物质的量小于2.8mol
D.当的体积百分数不变时,不能说明此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5.(2023·重庆·统考三模)已知:,,的分布分数与关系如下图所示例如:分布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b代表
B.
C.的平衡常数
D.当时,
6.(2023·山东聊城·校联考三模)时,将足量某碳酸氢盐固体置于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的总浓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增大
C.向平衡体系中充入适量,逆反应速率增大
D.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7.(2023春·广西玉林·高三博白县中学校考期中)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如下图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改变的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图Ⅱ一定是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C.图Ⅲ是增大压强
D.图Ⅲ是升高温度
8.(2022秋·湖南常德·高三常德市一中校考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少量醋酸滴入溶液中
未产生明显气泡
酸性:
B
向盛有相同体积、浓度的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和HI溶液,观察出现棕黄色现象的时间
后者出现棕黄色时间短
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浓度越大,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将装有相同质量和的混合气的两支烧瓶分别置于热水、冰水中
浸泡在热水中的烧瓶红棕色更深
D
向盛有溶液滴加2滴等浓度溶液,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稀NaI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A.A B.B C.C D.D
9.(2023春·重庆渝中·高三重庆巴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甲烷与H2S重整制氢是一条全新的H2S转化与制氢技术路线。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在体系压强为0.1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CH4、CS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b和d
B.由图可知该反应的
C.M点对应温度下,H2S的转化率约为33.3%
D.950℃时,H2的体积分数为60%
10.(2023·山西临汾·统考二模)25℃时,向0.1mol/LNH4HCO3溶液中通HCl(g)或加NaOH(s),溶液中含碳、含氮粒子分布分数δ[指某含氮(或碳)粒子的浓度占各含氮(或碳)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B.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3·H2O)+c()+c(OH-)=c(H+)+c(H2CO3)
C.反应+NH3·H2O++H2O的平衡常数K=10−0.9
D.pH=10.2时,溶液中存在:3c()+c(OH-)=c()+c(H+)
11.(2023春·陕西西安·高三长安一中校考期中)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 + O2(g) 2SO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B.SO2、O2、SO3的浓度相等
C.SO2的浓度保持不变 D.SO2、O2、SO3的体积比为2∶1∶2
12.(2023春·四川南充·高三校考期中)某温度下,在1L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5.0mol块状X,发生反应:2X(s)Y(g)+2Z(g),测得如表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段/s
0~20
0~40
0~60
产物Z的平均生成速率/mol•L-1•s-1
0.10
0.075
0.05
A.10秒时,c(Y)小于0.50mol/L
B.30秒时,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约为66.7%
C.40秒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达到化学反应的限度
13.(2023春·江苏南通·高三海安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一定温度下向某容器中充入HI气体,一段时间后压缩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观察气体颜色变化
气体压强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
B
用pH计测量Mg(OH)2、Al(OH)3饱和溶液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
Mg金属性比Al强
C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氧化性:Cl2>Br2>I2
D
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MnSO4溶液和CuSO4溶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
催化能力:Mn2+>Cu2+
A.A B.B C.C D.D
14.(2023春·安徽池州·高三池州市第一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g)和(g),发生反应,测得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系内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B.前20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C.该温度下,若定义产物的浓度均为1,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50
D.25min后测得氨气的浓度变化如曲线③,25min时改变的条件是添加0.2mol 和0.1mol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正定中学校考阶段练习)Ⅰ.在1×105Pa, 25℃时,H-H键、N ≡N键和N- 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1、945 kJ·mol-1和391 kJ·mol-1。
(1)①根据上述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5℃时,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消耗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理论上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实际生产中,加入0.5 mol氮气和1.5 mol氢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 Q1与Q2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Q1> 2Q2 b. Q1Q2
Ⅱ. 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v(A)=2v(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2v正(A)=v逆(B)
d.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一定量的A、B、C,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后,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减小容器容积
Ⅲ.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装置如图:
(6)乙装置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7)丙装置中溶液碱性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8)假设开始时甲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导线中转移0.3 mol电子时,两电极质量相差___________ g。
16.(2023春·陕西宝鸡·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填“X”“Y”或“Z”)。
(2)用X表示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此时Y的转化率为_______。
(5)时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则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Ce3+(水层)+3HT(有机层)⇌CeT3(有机层)+3H+(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18.(2023春·山西临汾·高三统考期中)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结合图像信息,判断该反应可能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①;②;③
(2)试计算:
①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时,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②反应达到限度后A物质的转化率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根据题给信息可知,该反应的ΔH=-92.4kJ•mol-1,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升高温度,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加快,B正确;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计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C错误;
D.没有指明正、逆反应,则3v(N2)=v(H2)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证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向10mL蒸馏水中加入0.4g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说明I2的浓度较小,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
B.已知(aq)为棕色,加入0.2g锌粒后,Zn与I2反应生成ZnI2,生成的I-与I2发生反应I-+I2⇌,生成使溶液颜色加深,B项正确;
C.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I2(s)⇌I2(aq),Zn与I2反应生成的I-与I2(aq)反应生成,I2(aq)浓度减小,上述溶解平衡向右移动,紫黑色晶体消失,C项正确;
D.最终溶液褪色是Zn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D。
3.A
【详解】A.向溶液中加入溶液,FeCl3不足,充分反应后,水层中加入KSCN后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证明与之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A正确;
B.室温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的溶液中,、中的阴阳离子都不同,不能根据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催化效果的优劣,B错误;
C.两支试管中双氧水浓度不同、催化剂不同,不能根据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
D.混合后两支试管中硫酸浓度不同、浓度不同,不能根据气泡产生的快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A.由于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故30秒时,的浓度大于0.2mol/L,所以的浓度大于,A正确;
B.1min内生成为,所以消耗0.8mol,质量为62.4g,故反应速率为62.4g/min,B正确;
C.由数据可知2min、3min时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说明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的速率可知此时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剩余为:,C错误;
D.生成物中只有氨气和二氧化碳,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一个定值,所以的体积百分数保持不变时,与是否达到平衡没有关系,D正确;
故选C。
5.B
【分析】Ag+具有空轨道,能与形成配离子,lgc(NH3)较小时溶液中主要存在Ag+,随着c(NH3)或lgc(NH3)增大,先形成[Ag(NH3)]+,再转化为[Ag(NH3)2]+,所以随着lgc(NH3)增大,c(Ag+)减小,c[Ag(NH3)]+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主要以[Ag(NH3)2]+存在,则曲线a代表Ag+,曲线b代表[Ag(NH3)2]+,曲线c代表[Ag(NH3)]+,曲线b、c交叉点时c[Ag(NH3)2]+=c[Ag(NH3)]+,此时[Ag(NH3)]++NH3 [Ag(NH3)2]+平衡常数K2=×=≈=103.9,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a代表Ag+,曲线b代表[Ag(NH3)2]+,曲线c代表[Ag(NH3)]+,A错误;
B.由图可知,曲线b、c交叉点时c[Ag(NH3)2]+=c[Ag(NH3)]+,此时[Ag(NH3)]++NH3 [Ag(NH3)2]+平衡常数K2=×=≈=103.9,B正确;
C.K1=103.32、K2=103.9,则Ag++2NH3⇌[Ag(NH3)2]+的平衡常数K′==K1•K2=103.32×103.9=107.22,C错误;
D.由图可知,当c(NH3)>10-3mol/L时,c[Ag(NH3)2]+>c[Ag(NH3)]+>c(Ag+),D错误;
故答案为:B。
6.C
【详解】A.反应中H2O和CO2按照1:1产生,则反应中CO2的体积分数一直为50%,CO2体积分数不变无法判断化学平衡,A项不符合题意;
B.加入固体不改变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CO的浓度不发生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C.充入CO2增加了产物浓度,v逆速率增大,平衡逆向,C项符合题意;
D.平衡时气体总浓度为c0mol/L,则c(CO2)=c(H2O)= mol/L,计算K=×=0.25,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图I在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若只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只有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
B.图II正逆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程度相同,可能是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的变化情况,因为该反应是前后气体分子数相同的反应,增大压强,正逆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移动,B错误;
C.图III中t时刻的百分含量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 是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图III是升高温度,故C错误;
D.由C可知,图Ⅲ是升高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将少量醋酸滴入溶液中,反应生成醋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得出酸性:,故A错误;
B.向盛有相同体积、浓度的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和HI溶液,观察出现棕黄色现象的时间,后者出现棕黄色时间短,说明后者反应速率快,因此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一般浓度越大,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B正确;
C.将装有相同质量和的混合气的两支烧瓶分别置于热水、冰水中,浸泡在热水中的烧瓶红棕色更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方向移动,则 ,故C错误;
D.向盛有溶液滴加2滴等浓度溶液,氯离子过量,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稀NaI溶液,得到黄色沉淀,说明,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9.C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CH4与H2S为反应物,投料比为1∶2,因此c为H2S,d为CH4,CS2和H2为生成物,系数比为1∶4,因此b为CS2,a为H2,表示CH4、CS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d、b,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生成物的量增大,反应物的量减少,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吸热,ΔH>0,B错误;
C.设CH4与H2S的投料量为a mol和2 a mol,参加反应的CH4的物质的量为x,列出三段式:
M点时H2与H2S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因此2a -2x=4 x,解得x =a mol,因此H2S的转化率为33.3%,C正确;
D.设CH4与H2S的投料量为a mol和2a mol,950℃时参加反应的CH4的物质的量为y,列出三段式:
950℃时CS2与CH4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因此a −y=y,解得y=a mol,平衡时CH4、H2S、CS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a mol、a mol、2a mol,H2的体积分数为50%,D错误;
故答案为:C。
10.D
【详解】A.常温下,根据图中曲线pH=9.3时,铵根和一水合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b(NH3·H2O)=10−4.7,图中曲线pH=6.4时,碳酸和碳酸氢根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a1(H2CO3)=10−6.4,因此Kb(NH3·H2O)>Ka1(H2CO3),故A正确;
B.NH4H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 = 2c()+c(OH-) + c(),还存在物料守恒c(NH3·H2O)+ c()=c()+c()+c(H2CO3),前者减去后者得到c(NH3·H2O)+c()+c(OH-)=c(H+)+c(H2CO3),故B正确;
C.pH=10.2时,则Ka2(H2CO3)=10−10.2,反应+NH3·H2O++H2O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
D.pH=10.2时,根据电荷守恒c()+c(H+) +c(Na+) = 2c()+c(OH-) + c(),c()=c(),则溶液中存在:3c()+c(OH-)=c()+c(H+)+c(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C
【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和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A错误;
B.SO2、O2、SO3的浓度相等,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想等,故无法判断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
C.SO2的浓度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SO2、O2、SO3的体积比为2∶1∶2,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想等,故无法判断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
【详解】A.随着反应的进行,平均反应速率不断减小,第20秒时,Z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10mol•L-1•s-1,则第10秒时,Z的平均生成速率大于0.10mol•L-1•s-1,Z的浓度大于0.10mol•L-1•s-1×10s=1mol/L,此时Y的浓度大于0.50mol/L,A不正确;
B.反应过程中,始终满足Y(g)、Z(g)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关系,所以第30秒时,Z的体积分数为×100%≈66.7%,B正确;
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0s末Z的浓度为0.075mol•L-1•s-1×40s=3mol•L-1,60s末Z的浓度为0.05mol•L-1•s-1×60s=3mol•L-1,即40秒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C正确;
D.随着反应的进行,X不断分解,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大,压强不断增大,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达到化学反应的限度,D正确;
故选A。
13.D
【详解】A.对于反应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压缩容器体积为原来的一半,I2(g)的浓度增大,混合气的颜色加深,但平衡不发生移动,A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B.Mg(OH)2、Al(OH)3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通过比较溶液的pH大小,无法确定电离程度大小,也就不能确定相同浓度时的碱性强弱,不能确定Mg金属性比Al强,B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C.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Cl2、Br2都能与KI发生反应,不能肯定Br2与KI发生反应,也就不能确定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C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D.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MnSO4溶液和CuSO4溶液,前者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后者快,则表明前者H2O2分解的速率快,催化能力:Mn2+>Cu2+,D能达到探究目的;
故选D。
14.A
【分析】由方程式可知,NH3的转化量是CO2的3倍,则曲线①代表NH3,曲线②代表CO2,以此解答。
【详解】A.根据图示,添加的(g)和(g)物质的量比为2:1,无论反应是否进行,氨气的体积分数永远是三分之二,A错误;
B.20min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减少了0.2,故反应速率为0.01,B正确;
C.平衡常数,C正确;
D.25min时,氨气浓度变为0.4,可知增大了0.2,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浓度不变。则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不变,根据反应方程式可推出25min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即增加了0.1,D正确;
故选A。
15.(1) 放热 a
(2)2A(g)+B(g) 2C(g)
(3)0.1mol·L-1·min-1
(4)d
(5)①
(6)
(7)减弱
(8)18
【详解】(1)①根据反应过程中,断键时吸收能量,形成键的时候放热,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键需要的能量时945+3×436=2253kJ,形成键时放出的能量是6×391=2346kJ,故放出的多,放出了能量为93kJ,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②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实际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理论值,故Q1>2Q2,故选a;
(2)根据图像判断,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大的物质生成物,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的A、B、C物质的量之比为(5-3): (2-1): (4-2)=2:1:2;且因为2min后各物质都存在,且物质的量不变,说明达到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方程式为:2A(g)+B(g) 2C(g);
(3)反应开始至2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1·min-1;
(4)a.速率没有说明正逆,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装置,a不符合题意;
b.容器体积和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物质的速率比值不等于系数比,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
d.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平衡不再移动,能作为平衡标志,故d符合题意;
故选答案d;
(5)根据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降低温度时速率会减小,加入正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①;
(6)乙装置中铝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
(7)丙装置中总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反应消耗氢氧根离子,故溶液碱性减弱;
(8)甲装置中两电极质量相等,反应时铁极溶解生成亚铁离子,Pt极上铜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单质,导线中转移0.3 mol电子时,铁极减小0.15mol铁,质量为8.4g,Pt极析出0.15mol铜,质量为9.6g,两电极质量相差18g。
16.(1)Z
(2)0.0395
(3)
(4) 0.79
(5)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X和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此反应的生成物是Z。
(2)10s内X的物质的量减少1.2mol-0.41mol=0.79mol,浓度是0.79mol÷2L=0.395mol/L,所以用X表示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0.395mol/L÷10s=0.0395。
(3)平衡时生成Z是1.58mol,消耗X和Y均是0.79mol,变化量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8mol÷2L=0.79,此时Y的转化率为。
(5)时X的体积分数为≈18.6%。
17. 分液 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c(H+)增大,平衡向形成Ce3+水溶液方向移动。
【分析】此工艺流程题属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类型,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题目中的流程图可知,酸浸后加入的HT属于萃取剂,即操作Ⅰ为分液;所得硫酸铈溶液与有机层主要通过调节pH,促进平衡移动得到Ce(OH)3后,通过氧气氧化最终获得Ce(OH)4。
【详解】(1)加入萃取剂后经操作Ⅰ可分离出有机层和硫酸铈稀溶液,则操作Ⅰ为分液。
(2)由Ce3+(水层)+3HT(有机层)⇌CeT3(有机层)+3H+(水层),可知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即向形成Ce3+水溶液方向移动,从而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
18.(1)②
(2) 0.1mol/(L·min) 40%
【详解】(1)由图可知,A和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2min内,A、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1mol,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2mol,故反应方程式为:,可能为②。
(2)B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1mol,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反应限度后,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转化率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平衡,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