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4216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3章 第6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44216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6节 光合作用
第一课时 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
(2)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以及产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原料和产物。
【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 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 有机物 ,并释放 氧气 的过程。
2.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
3.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肉细胞的 叶绿体 中,它产生的葡萄糖经转化后形成 淀粉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是从 空气 中吸收的,水则主要是从 土壤 中吸收,然后运输到叶片。叶绿体内含有的 叶绿素 等色素,能吸收阳光。
4.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 有机物 ,并放出 氧气 ,发生了 物质 转化;另一方面,把光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 化学能 ,实现了 能量 的转化。
5.光合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 生长 、 发育 、 繁殖 的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食物来源 。
【教师点拨】
我们可以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能源”是太阳光,“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跟进训练】
1.下面能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是 ( B )
A.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C.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水→二氧化碳+能量
D.氧气+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
A.是人和动物的营养来源
B.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C.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D.是生物界的主要能量来源
知识点二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8~10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
(1)把盆栽的银边天竺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其目的是 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避免原来存在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
(2)叶片部分用铝箔盖严,其余部分未盖铝箔,此处的变量是 光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而覆盖铝箔处未变蓝色,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淀粉 。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光 。
(3)活动中使用了银边天竺葵,此处想要控制的变量是 叶绿体 。叶片的绿色部位变蓝,而白色部分没有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体 。
(4)该实验通过检验出淀粉的存在,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光 和 叶绿体 。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立即猛烈地燃烧起来,这说明光合作用的另一产物是 氧气 。
【合作探究】
在绿色植物中,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绿色植物中,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但并不是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要含有叶绿体,细胞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茎。
【教师点拨】
1.用数学记忆法记“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实验步骤:“一昼夜,两面遮,三步走”。具体地说,“一昼夜”就是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两面遮”强调用铝箔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要把上下两面都遮盖住;“三步走”是隔水加热→清水漂洗→碘液检验三个连续的操作。
2.脱叶绿素时采用水浴加热是为了防止酒精着火,同时也可避免温度过高。
3.实验方案的选择及判断实验方案的优劣,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判断:一个变量、对照、重复多次做实验。
【跟进训练】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 B )
A.溶解叶绿素
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C.促进淀粉分解
D.检验是否产生氧气
2.把新鲜的金鱼藻放在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 D )
A.供给鱼新鲜食料
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C.清洁鱼缸内的水
D.增加鱼缸内的氧气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B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叶绿体和光能
D.二氧化碳和化学能
知识点三 光合作用的原料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09~11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在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设计改变的因素是 二氧化碳 ,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
2.实验步骤:把一株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将两个透明的塑料袋分别套在选定的两片天竺葵的叶片上,一个塑料袋内装入少量 氢氧化钠 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内装入等量清水。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摘下两片叶子, 酒精 脱色、清水漂洗、滴加 碘液 后,观察叶片颜色。
3.实验现象:装有清水的塑料袋内的叶片 变蓝 ;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内的叶片 不变蓝 。
4.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科学研究还证明, 水 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教师点拨】
1.一定要选用透明塑料袋,以保证光线透过,叶片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
2.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操作要小心。
【跟进训练】
1.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时,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CO2,这是因为 ( D )
A.CO2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
B.CO2可使害虫窒息而死
C.CO2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D.CO2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的实验中,以下各因素不需要保持一致的是 ( A )
A.CO2的含量 B.光照强度
C.光照时间 D.植物种类
3.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B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2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探究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2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空气与氧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