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88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88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Ⅰ,单项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剩饭变馊,铁锅生锈C.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 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3、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4、单一净化水的以下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5、某物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X+3O22CO2+3H2O。由此判断X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6 C.C3H8 D.C2H5OH6、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8、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 )A、1:2:3 B、2:3:1 C、3:2:1 D、1:3:2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9、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 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KClMnO2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BCO2CO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C银粉锌粉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D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11、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 SO2 B.CaO C.Cu(NO3)2 D.HNO3 12、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 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NO3)2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30 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共 30 分。 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你认为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____。(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4)请写出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 ℃时,把4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的是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________。A.20% B.25% C.26.5% D.30% 15、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 ℃以上迅速分解,270 ℃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1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实验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思考与交流】(1)上述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_________,溶于水其水溶液呈蓝色的是_______。(均填化学式)【活动与探究】(2)取上述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由于取用固体较多,在溶解过程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过以上探究,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 (填化学式)。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答案BDBCDACA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9101112答案DAB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30 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 小题,共 30 分。 13、【猜想与假设】丙,反应前不含氮元素;(1)否;(2)空气中含有CO2和H2O会干扰对产物的鉴别;(3)丙;(4)CO+CuOCu+CO2【反思与交流】:氧气充足【解析】 【猜想与假设】反应前不含有氮元素,因此不可能生成氨气,故填:丙,反应前不含氮元素;【实验探究】(1)AB装置不能颠倒,否则无法确定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故填:否;(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会干扰对反应产物的鉴别,故填:空气中含有CO2和H2O会干扰对产物的鉴别;(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丁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故填:丁;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O+CuOCu+CO2;【反思与交流】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填:氧气充足.14、(1) 小于 (2) 不饱和 (3) D15、(1) 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石灰水变浑浊;小苏打易分解,苏打不易分解; (2) 2NaHCO3Na2CO3+H2O+CO2↑ (3) 对比这两种物质是否能够分解; (4) 装置气密性要好16、(1) BaSO4;CuSO4; (2) 烧杯;玻璃棒; (3) Na2CO3+2HCl===2NaCl+H2O+CO2↑(4) NaCl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