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88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88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88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1、 2021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我市进行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B.为减少塑料污染,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 C.生活中尽量少用或者循环使用塑料袋 D.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环境保护各项活动2、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 B.木炭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海水晒盐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蒸发食盐水 B.取用固体药品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4、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 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A.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B.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C.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D.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6、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aCO3固体CaO加足量稀盐酸,过滤BHCl气体H2O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收集C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DMnO2NaCl固体溶解、过滤、洗涤、烘干A.A B.B C.C D.D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都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B.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肥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一定不是氮肥8、 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9、 鉴别①NaCl②MgSO4③CuCl2④BaCl2⑤NaOH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则被鉴别出来物质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⑤④①② D.③②⑤①④10、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63.8%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二、填空题(共3题)1、 N2O和NO2是氮的氧化物家庭中的两名成员。(1)N2O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常温下,N2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以上描述了两种物质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N2O和N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金刚石、一氧化碳、氧化钙、硝酸钾、熟石灰等物质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2)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3)造成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5)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的是 .3、 甲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 (填“A”或“B”或“C”)固体物质。三、实验题(共2题)1、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要制备几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3)用装置F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时,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5)小明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食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①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填字母,下同)。A.反应过程中可以添加固体药品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②选用甲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块状的胡萝卜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氯酸钾固体制氧气C.粉末状的锌与稀硫酸制氢气D.浓硫酸与甲酸共热制一氧化碳2、 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包白色粉末加入鱼缸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产生了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实验1】小明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选用如右图所示装置中的 (填字母序号)组合进行实验。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为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的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的组成做出三种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2CO3和NaOH。【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推测白色沉淀是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由此得出猜想 不成立。【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得到了和小明相同的结论。加人稀盐酸时,产生上述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再次取溶液M,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取上层溶液,加人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 成立。【交流反思】(1)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原因是 。(2)该实验中的CaCl2溶液可用 溶液代替。【拓展应用】(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可知,保存过碳酸钠时应注意 。(2)检验烧碱部分变质时。应先检验的物质是 ,后检验的物质是 。四、计算题(共1题)1、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用 NaOH固体配制 100克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其滴入盛有 50克稀硫酸的烧杯中,其反应过程放热导致的温度变化如图甲所示。(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除了天平和玻璃棒等仪器外,还需要图乙中的 (填字母) 仪器。(2)结合图甲,列式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NaOH+H2SO4=Na2SO4+2H2O)(3)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若砝码已生锈,则对稀硫酸质量分数的测定有何影响,并简要 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C5、 D6、 D7、 A8、 B9、 A10、 B 二、填空题1、 (1)N2O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6=7:4;故填:7:4;(2)颜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填:物理;(3)N2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2、 (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来做干燥剂,故填:CaO;(2)含有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填:KNO3;(3)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故填:CO;(4)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5)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矿物之一,常用来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故填:C.3、(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故答案为: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B>A>C;(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C,因为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说明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C;三、实验题1、(1)2KMnO4K2MnO4+MnO2+O2↑;(2)C(3)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中充满了氧气;(4)DG(5)①B②A2、 【实验1】B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实验2】碳酸钙;碳酸钠;二。【实验3】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4】一【交流反思】(1)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2)氯化钡。【拓展应用】(1)密封防潮。(2)碳酸钠;氢氧化钠。四、计算题1、 【分析】(1)考虑溶液配制时需要的仪器;(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消耗的硫酸的质量;(3)根据砝码生锈测量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化,进一步分析稀硫酸质量分数的测定的影响。【解答】解:(1)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适当时需要胶头滴管,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的速率。(2)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时,温度不再升高,即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设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40g×20% xx=9.8g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3)若砝码已生锈,其质量变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质量偏大,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滴加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偏小,计算稀硫酸质量分数偏小。答案:(1)A、C;(2)19.6%;(3)偏小;若砝码已生锈,其质量变大,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质量偏大,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滴加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偏小,计算稀硫酸质量分数偏小。【点评】由反应的温度变化曲线,随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温度达最高点时,此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