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0400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下爱莲说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复习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要点,爱莲说,字词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及用意。 3、掌握中考中的题型及考点。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 ,字:茂叔 ,道州 (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世称“濂溪先生 ”。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本文选自《 》字( ),( )哲学家。著有( )(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 )。
(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濯清涟而不妖(4)不蔓不枝(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花之君子者也(8)同予者何人(9)宜乎众矣(10)陶后鲜有闻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显得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它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莲,花之君子者也。莲是花中的君子。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应当是很多了。
课文理解性默写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4、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主旨句)是: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7、《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2.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3.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喻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喻怎样的生活态度?
问题探究
答:用菊和牡丹来对比烘托突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对比衬托。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答:莲比喻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喻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喻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 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答:作者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作者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3、读文赏荷:(5分)(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2分)(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4、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案:1、①亲近而不庄重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2、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3、读文赏荷:(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4、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枝 ( )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项(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配套ppt课件,文件包含爱莲说ppt、爱莲说朗读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爱莲说背景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少清水应当更加,君子仙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