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奇妙的世界 说课稿
展开22.我们奇妙的世界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们奇妙的世界》。下面我将会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我们奇妙的世界》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以“探索、发现”为主题展开,本单元共编排了3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而本课则是一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的散文,通过具体描写天空中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我们奇妙的世界》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先总写这个世界很奇妙,再具体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每个方面分别都有一个总起句,并且结构相似。最后又总写我们这个世界太奇妙了,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索。文章首尾呼应,使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更加强烈。二、说学情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有了初步概括课文的能力,但是梳理课文的能力有待提高,而这篇课文短小精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紧扣课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概括,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好给学生一个探索世界奇妙、发现世界美的机会。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单元的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本课“呈、雕”等7个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理解“圆润、模型”等10个词语。能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奇妙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难点: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四、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朗读指导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在读中感悟天空的奇妙,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用朗读指导法、情境教学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通过这些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奇妙。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力求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中积累语言,在体会中掌握方法。五、说教学过程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1.课件激趣,引入学习。首先,出示一组奇异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小结;然后,学生齐读课题,并且说说自己看到这个课题最想知道什么?最后,引导他们回答课题中奇妙,同时理解“奇妙”的意思。【设计意图】图片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紧紧围绕文章内容,直奔主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自主学习,感知课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交流情况,教师进行字词朗读纠正与意思的理解;其次,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听课文录音;最后,再读课文,学生思考:看看课文主要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教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同时想想课文分别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世界“奇妙”的呢?教师提示找到课文中的词语回答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主要抓住了“天空,大地”两方面来写“世界奇妙”的,并诱导学生从文中分别找出各自所在段落,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说说对课文叙述顺序的感知,教师启发他们明确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故事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学生先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听课文录音,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学生交流汇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走进了文本。3.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首先,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朗读生字并试着进行组词练习,注意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字音纠正;其次,学生认真观察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利用多种方法识记;然后,指名说说在书写生字时,哪些生字是有必要注意的;最后,学生进行书空练习并自主临写生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书写指导,强调间架结构。【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识记方法,加强生字词情况检查,才能掌握字音、字形、词义,并能正确运用,积累词句,力求循序渐进;教师进行书写指导符合新课标中强调的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4.复习回顾,引入学习首先,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朗读、学生齐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强调;紧接着,指名学生回答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分别又是抓住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介绍的;最后,提出问题:天空和大地究竟都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设计意图】这一复习环节,既温习了词语的朗读,又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最后一个问题质疑引入,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5.研读探究,感受“奇妙”(1)欣赏天空首先,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3-8自然段,引导思考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空的?其次启发思考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来写天空?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出示相对应的天空画面图片,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文段;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作者在描述天空中的这些画面时,重点抓住了哪些特点?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随文理解“雕饰”,从中体会云彩形状的奇妙,同时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天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天空的奇妙特点。(2)领略大地首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试着按照学习“天空”部分内容的方法自主圈画大地上所呈现出来的景物,同时提出问题;其次,指名朗读文段,同时交流写作顺序,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关键词;然后从四个季节中找出关键句,出示相关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感知植物在春天充满勃勃生机。再然后,质疑思考:在描写一年四季的大地上的景物时,作者重点又抓住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呢?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交流引导他们从文中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从文中体会大地上的色彩更是丰富且充满变化的,并从蝴蝶、鸟儿以及冬天的画面中体会其各自的形态特点;紧接着引导他们用一个字来概括大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后面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知,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文第17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观察寻找,感受奇妙。最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体会大地上景物的色彩、形态之美。【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先了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有助于读懂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思路,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划、合作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的实践者;不断的读课文,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即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6.拓展延伸,课堂小结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现在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次回归课文学习,体会天空、大地的奇妙;然后教师小结,布置作业:认真观察一处景物,试着按照课文中介绍天空、大地的描写方法(选择其一)介绍该景物的特点。【设计意图】再次回归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六、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