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32983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3数上 五 周长 练习四 PPT课件+教案
展开北师三上 第五单元《周长》 练习四 | |||
课题 | 练习四 | 课型 | 练习课 |
教材分析 | 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 ||
学情分析 |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探索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在本节课的练习中,力图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学生,注重发展”。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参与解题的过程。 | ||
教学策略 |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单元 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四内容。 | ||
教学目标 | 1、探索并掌握周长的含义,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 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3.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 ||
教学重点 | 结合具体情境,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 师:同学们,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们对周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回顾旧知。 1.计算周长就是计算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 1.出示“练习四”第1题 a.在课本上用红笔画出小蚂蚁走过的路线。 b.小蚂蚁走过的路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周长就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出示“练习四”第2题 a.在书中量出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b.拿一条线绳围着树叶一圈,做出标记,再用直尺量出做标记部分的线绳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C.图三是用软尺量出腰围。 3.出示“练习四”第3题 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周长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将图中的每个数据信息与相应的边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4.多媒体出示“练习四”第4题如下: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生口答三道题的算式和答案 5.练习四”第5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学生口答计算方法和结果 6.出示“练习四”第6题: 铁丝长48厘米,也就是周长48厘米,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所以48÷4=12(厘米) 出示“练习四”第7题: 观察图可以看到这个篱笆长的一面靠墙,所以篱笆长为一长两宽 1×2+4=6(米) 8、出示“练习四”第8题 a.独立求出大正方形的周长。 b.把大正方形分成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求出一 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c.求出一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大正方形分成小正方形后,中间增加了4条12米长的边,即12×4=48(米),加上原来周长48米,合起来是96米。 d.比较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与大正方形周长 之间关系,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24×4=96(米) 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 出示“练习四”第8题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宽)=周长÷2 16÷2=8 长加宽的和是8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三、达标检测 |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 ||
四、课堂小结 | 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 1.计算周长就是计算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以及对公式的运用。
| ||
五、教学板书 |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
六、教学反思 | 优点: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图形周长的含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缺点: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还不能灵活运用。填表格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单位名称容易写错,要多次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单位名称一致。 改进措施: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遵循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学生在动脑想、动手算、动口答中扎实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水平。
|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