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8 美丽的颜色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圈点评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学习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的忘我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二、自主预习
(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简陋( ) 炽热( ) 猝至( ) 窒息( ) 吹嘘( )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炽热:
猝:
窒息:
吹嘘: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小心翼翼:
3.文题解说:
《美丽的颜色》这个题目暗含了成功的喜悦,“美丽”既指镭放射出的颜色美丽,也指居里夫妇的美丽的科学精神。
4.背景介绍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5.作者介绍
艾芙•居里(1904-2007),她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却潜心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三、合作探究
(一)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认真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2.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4.第六段中,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5.“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6.第十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7.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讨论: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居里夫人的形象的。
(二)探究写法,把握主旨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等等。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P44阅读提示)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四、当堂演练
通过对一个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来表现其思想品质,100字左右。
五、总结课文
六、作业设计
读《居里夫人传》,写一篇读后感,500字以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美丽的颜色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一比——挖掘标题深意,二比——品析细节描写,三比——体会传记特点,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居里夫人简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把握形象,课堂小结,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