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1 平方根(3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455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1 平方根(3课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455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1 平方根(3课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2455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六章 实 数
教材简析
本章的内容包括:平方根、立方根、实数.
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一种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即无理数,开平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也是实际中经常用到的两种运算;注意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与类比,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与有理数有关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在实数范围内都仍然适用.
在中考中,本章的考点有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及运算,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等,考查基本概念及基本计算.
教学指导
【本章重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本章难点】
对无理数意义的理解、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方法及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本章思想方法】
1.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如:对实数进行分类.
2.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如:由于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因此与平方根有关的题目往往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3.掌握转化思想,如: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后,运用转化思想将某些二次方程、三次方程转化为求平方根、立方根的问题求解.
4.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如: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可以通过观察“形”的特点,解答一些关于实数的比较抽象的问题.
课时计划
6.1 平方根3课时
6.2 立方根1课时
6.3 实 数1课时
6.1 平方根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4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2.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1)≥0;(2)a≥0.
4.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81; (2)0.25; (3)23.
解:(1)9. (2)0.5. (3).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64; (2)0.36;
(3)2;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答】(1)∵82=64,∴64的算术平方根是8.
(2)∵0.62=0.36,∴0.36的算术平方根是0.6.
(3)∵2==2,∴2的算术平方根是.
(4)∵=,92=81,∴=9.
∵32=9,
∴的算术平方根是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时,首先要弄清是求哪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分清求与81的算术平方根的不同意义,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2)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常借助平方运算,因此熟记常用平方数对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十分有用.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5的算术平方根为( A )
A. B.25
C.±25 D.±
2.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这个数是( C )
A. B.
C. D.不能确定
3.要切一块面积为0.81 m2的正方形钢板,它的边长是0.9m.
4.的算术平方根是.
5.已知3+a的算术平方根是5,求a的值.
解:因为52=25,所以25的算术平方根是5,即3+a=25,所以a=22.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已知x、y为有理数,且+3(y-2)2=0,求x-y的值.
【互动探索】算术平方根和平方式都具有非负性,即≥0,a2≥0,由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可得出什么结论?
【解答】由题意,得x-1=0,y-2=0,
所以x=1,y=2.
所以x-y=1-2=-1.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和平方式都具有非负性,即≥0,|a|≥0,a2≥0,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各数均为0.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算术平方根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估算算术平方根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比较两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2.会估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致范围,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的意识.
3.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感受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41~P4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实际上,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例如,,)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当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100倍,10000倍…时,其算术平方根相应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10倍,100倍…
3.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大多数计算器都有键,用它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
先按键开机,再按键、“被开方数”、,即可显示“算术平方根”.
4.与最接近的整数是( B )
A.5 B.6
C.7 D.8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1.9; (2)与1.5.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估算的大小,或先求1.9的平方,再比较5与1.92的大小;(2)先估算的大小,再比较与2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比较与1.5的大小.
【解答】(1)(方法一)因为5>4,所以>,即>2,所以>1.9.
(方法二)因为1.92=3.61,3.61<5,所以>1.9.
(2)因为6>4,所以>,所以>2,所以>=1.5,即>1.5.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常用方法有:①作差比较法;②作商比较法;③移因数于根号内,再比较大小;④利用平方法比较无理数的大小等.比较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大小时要先估算无理数的近似值,再比较它与有理数的大小.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估计+1的值,应在( C )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2.估算-2的值( B )
A.在1和2之间 B.在2和3之间
C.在3和4之间 D.在4和5之间
3.计算:
(1);
(2)(精确到0.001);
(3)(精确到0.001).
解:(1)=35.
(2)≈6.035.
(3)≈3.606.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冰川融化并消失,在冰川消失12年后,一种低等植物苔藓开始在岩石上生长.每个苔藓都会长成近似圆形,苔藓的直径和冰川消失的时间近似地满足如下关系式:d=7×(t≥12).其中d代表苔藓的直径,单位是厘米;t代表冰川消失的时间,单位是年.
(1)计算冰川消失16年后苔藓的直径;
(2)如果测得一些苔藓的直径是35厘米,则冰川约是在多少年前消失的?
【互动探索】(1)根据题意可知是求当t=16时d的值,直接把对应数值代入关系式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可知是求当d=35时t的值,直接把对应数值代入关系式即可求解.
【解答】(1)当t=16时,d=7×=7×2=14.
即冰川消失16年后苔藓的直径是14厘米.
(2)当d=35时,即7×=35,所以t-12=25,解得t=37.
即冰川约是在37年前消失的.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实际应用,注意实际问题中涉及开平方通常取算术平方根.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2.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平方根
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数的开方的意义、平方根的意义、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带领学生探究一个数的平方根,使学生理解数的开方、平方根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教学过程
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阅读】
阅读教材P44~P4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反馈】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叫二次方根.也就是说,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
2.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3.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是2的平方根
B.是2的平方根
C.2的平方根是
D.2的算术平方根是
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6,0,,242.
解:16的平方根是±4. 0的平方根是0.
的平方根是±. 242的平方根是±24.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对学)
【例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 (2)0.0001;
(3)(-4)2;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含有乘方运算先求出它的幂.注意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
【解答】(1)∵1=,2=,∴1的平方根是±,即±=±.
(2)∵(±0.01)2=0.0001,∴0.0001的平方根是±0.01,即±=±0.01.
(3)∵(±4)2=(-4)2,∴(-4)2的平方根是±4,即±=±4.
(4)∵(±3)2=9=,∴的平方根是±3.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明确是求哪一个数的平方根.如(4)中就是求9的平方根.
【例2】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和a-4,求这个数.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解答】由于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1和a-4,则有2a+1+a-4=0.
即3a-3=0,解得a=1.
所以这个数为(2a+1)2=(2+1)2=9.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它们的和为零.
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关于平方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任何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并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B.负数没有平方根
C.任何一个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
D.以上都不对
2.如果a、b分别是16的两个平方根,那么ab=-16.
3.若25x2=16,则x的值为±.
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96; (2)10-4; (3); (4)3.
解:(1)±14. (2)±10-2.
(3)±. (4)±.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
【例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x2=361; (2)81x2-49=0;
(3)(3x-1)2=(-5)2.
【互动探索】上述方程都可以化成一个数或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结合平方根的定义,你能算出x的值吗?
【解答】(1)∵x2=361,∴开平方,得x=±=±19.
(2)整理,得x2=,∴开平方,得x=±=±.
(3)∵(3x-1)2=(-5)2,∴开平方,得3x-1=±5.
当3x-1=5时,x=2;当3x-1=-5时,x=-.
综上所述,x=2或-.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平方解方程,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开平方时,不要漏掉负平方根.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平方根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实数6.1 平方根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776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章 实数6.1 平方根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776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1 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念,规定,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实数6.1 平方根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实数6.1 平方根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