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22.1.1 二次函数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
展开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2.1.3 二次函数y=a(x-h)²+k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画出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
2.了解抛物线y=ax2与抛物线y=a(x-h)2的联系;
3.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特征及其简单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规律总结等活动过程完成对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使他们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共3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及性质;
2.二次函数y=ax2与y=a(x-h)2图象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利用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前准备
课件、三角尺、铅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说说二次函数y=ax2+c(a≠0)的图象的特征.(出示课件3)
学生答:
a,c的符号 | a>0,c>0 | a>0,c<0 | a<0,c>0 | a<0,c<0 |
图象 | ||||
开口方向 | 向上 | 向下 | ||
对称轴 | y轴(直线x=0) | y轴(直线x=0) | ||
顶点坐标 | (0,c) | (0,c) | ||
函数的增减性 | 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 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 ||
最值 | x=0时,y最小值=c | x=0时,y最大值=c |
教师问:二次函数y=ax2+k(a≠0)与y=ax2(a≠0)的图象有何关系?(出示课件4)
学生答:二次函数y=ax2+k(a≠0)的图象可以由y=ax2(a≠0)
的图象平移得到:
当k>0时,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当k<0 时,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函数的图象,能否也可以由函数平移得到?
㈡探索新知
探究一 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和性质
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与的图象.(出示课件6)
学生自主操作,画图,教师加以巡视,纠正画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1.列表:
x | … | -3 | -2 | -1 | 0 | 1 | 2 | 3 | … |
… | 2 | 0 | 2 | … | |||||
… | 8 | 2 | 0 | … |
2.再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出示课件7)
根据所画图象,填写下表:(出示课件8)
抛物线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最值 | 增减性 |
向上 | y轴 | (0,0) | 当x=0时, y最小值=0 |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
向上 | x=2 | (2,0) | 当x=2时, y最小值=0 |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想一想:通过上述例子,函数y=a(x-h)2(a>0)的性质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性质
抛物线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最值 | 增减性 |
y=a(x-h)2 (a>0) | 向上 | X=h | (h,0) | 当x=h时, y最小值=0 | 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试一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说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出示课件10)
学生自主操作,画图,教师加以巡视.
- 列表:
x | … | -3 | -2 | -1 | 0 | 1 | 2 | 3 | … |
… | -2 | 0 | -2 | -8 | … | ||||
… | -8 | -2 | 0 | -2 | … |
2.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学生结合图象,整理如下:(出示课件11)
抛物线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最值 | 增减性 |
向下 | 直线x=-1 | (-1,0) | 当x=-1时, y最大值=0 |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
向下 | 直线x=0 | (0,0) | 当x=0时, y最大值=0 |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
向下 | 直线x=1 | (1,0) | 当x=1时, y最大值=0 |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想一想:通过上述例子,函数y=a(x-h)2(a<0)的性质是什么?(出示课件12)
师生结合图象共同归纳:函数y=a(x-h)2(a<0)的性质:
抛物线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最值 | 增减性 |
y=a(x-h)2 (a<0) | 向下 | X=h | (h,0) | 当x=h时, y最大值=0 | 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教师共同认知: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性质(出示课件13)
y=a(x-h)2 | a>0 | a<0 |
开口方向 | 向上 | 向下 |
对称轴 | 直线x=h | 直线x=h |
顶点坐标 | (h,0) | (h,0) |
最值 | 当x=h时,y最小值=0 | 当x=h时,y最大值=0 |
增减性 | 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出示课件14:例 若抛物线y=3(x+)2的图象上的三个点,A(-3,y1),B(-1,y2),C(0,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决如下:
解:∵抛物线y=3(x+)2的对称轴为x=-,a=3>0,开口向上,∴当x<-时,即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即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点A的坐标为(-3,y1),
∴点A在抛物线上关于x=-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y1).
又∵-1<0<,
∴y2<y3<y1.
教师点拨:(出示课件15)
利用函数的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首先确定函数的对称轴,然后判断所给点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若同侧,直接比较大小;若异侧,先依对称性转化到同侧,再比较大小.
出示课件16:已知二次函数y=-(x+h)2,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的值是( )
A.-1 B.-9 C.1 D.9
学生独立思考并口答:B
探究二 二次函数y=ax2与y=a(x-h)2的关系
教师问:抛物线,与抛物线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17)
学生结合图象独立思考并口述,教师加以整理.
师生共同认知如下:(出示课件18)
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可以看作互相平移得到.
左右平移规律:括号内左加右减;括号外不变.
出示课件19:例 抛物线y=a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经过点(-1,4),求a的值和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可表示为y=a(x-3)2,
把x=-1,y=4代入,得4=a(-1-3)2,,
因此平移后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3)2.
教师总结:根据抛物线左右平移的规律,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a不变,括号内应“减去3”;若向左平移3个单位,括号内应“加上3”,即“左加右减”.
出示课件20:将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平移后,可得到二次函数y=-2(x+1)2的图象,平移的方法是( )
A.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
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解答.
解析 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是(0,0),抛物线y=-2(x+1)2的顶点坐标是(-1,0).则由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可得到二次函数y=-2(x+1)2的图象.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1-25)
1.已知二次函数y=﹣(x﹣h)2(h为常数),当自变量x的值满足2≤x≤5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大值为﹣1,则h的值为( )
A.3或6 B.1或6
C.1或3 D.4或6
2.把抛物线y=-x2沿着x轴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那么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3.二次函数y=2(x-)2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顶点是________.
4.若(-,y1)(-,y2)(,y3)为二次函数y=(x-2)2图象上的三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函数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
|
| |
|
|
| |
|
|
|
6.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2与y=2(x-2)2的图象,分别指出两个图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7.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3)2的图象.
(1)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说明该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的关系;
(3)根据图象说明,何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何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何时y有最大(小)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y=-(x+3)2或y=-(x-3)2
3.;
4.y1>y2>y3
5.
函数 | 开口方向 | 对称轴 | 顶点坐标 |
向上 | 直线x=3 | (3,0) | |
向上 | 直线x=2 | (2,0) | |
向下 | 直线x=1 | (1,0) |
6.解:图象如图.
函数y=2(x-2)2的图象由函数y=2x2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
7.解:(1)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3,顶点坐标为(3,0).
(2)该函数图象由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
(3)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时,y有最小值,为0.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说说看.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22.1.3第3课时)的相关内容.
七、课后作业
配套练习册内容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仍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判断能力,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归纳性质,并通过练习使学生从“练”中“悟”,形成函数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函数y=﹣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已知点A在抛物线上,5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1 二次函数第3课时同步训练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