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41632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轴对称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北京四中 龚剑钧知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 一”).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二、说明: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例题讲解1.如图,在△ABC中,D在BC上,且AB=AC=BD,∠1=30°,求∠2的度数. 经典练习:1.已知:如图,D、E分别为AB、AC上的点, AC=BC=BD,AD=AE,DE=CE,求∠B的度数.2.(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则其余各边长是_________. 3. 已知,如图,AB=AC,∠A=1080,BD平分∠ABC交AC于D, 求证:BC=AB+CD.4.如图,△ABC中,CE是BC的延长线,CD平分∠A CE,CD//AB.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5.如图,△ABC中,∠ACB=900,CD是AB上高,∠BAC的平分线AF交CD于E,判断△CEF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 7.如图,在RtABC中,AB=AC,∠BAC =90°,O为BC的中点.(1)写出O点到△ABC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的关系(不要求证明).(2)如果点M、N分别在线段AB、AC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BM,请你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8.已知:如图,△ABC中,∠ACB=450,AD⊥BC于D,在AD上取点F,连接BF并延长交AC于E,∠BAD=∠FCD.求证:(1)△ABD≌△CFD;(2)BE⊥A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5.3 等腰三角形精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等腰三角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精练,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复习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