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江苏省常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21溶液浓度和有关溶液的计算
一、单选题
1.(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如图是化合物M和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40℃时N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有晶体析出
C.30℃时,M和N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8.6%
D.30℃时,M和N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40℃时,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2.(2020·江苏常州·统考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将t3℃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D.t3℃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丙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3.(2021·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制作叶脉书签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 g NaOH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搅拌、溶解
C.选用100mL的量筒量取88.0mL的水
D.配好的溶液及时装入广口瓶,塞上玻璃塞
4.(2021·江苏常州·统考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将2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5.(2021·江苏常州·统考三模)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氯化钠固体
C.量取水的体积 D.溶解
6.(2022·江苏常州·统考模拟预测)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玻璃棒
7.(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图中的直线表示时某物质在不同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a、b、c、d四点则表示该物质在时的溶解情况,则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 )
A.
B.
C.
D.
8.(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溶质质量分数10%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下列措施能减缓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MnO2 B.加水稀释 C.加热 D.加入30%的H2O2
9.(2020·江苏常州·统考二模)将2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2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n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n的取值范围:n≥16
10.(2020·江苏常州·校考一模)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11.(2020·江苏常州·校联考一模)实验室欲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糖溶液浓度增大至50%,简单易行的方法是
A.恒温蒸发40g水 B.恒温蒸发25g水 C.再溶解48g糖 D.再溶解20g蔗糖
12.(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工业上常用空气中的氮气生产硝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N2+3H22NH3
②4NH3+5O24NO+6H2O
③2NO+O2═2NO2
④3NO2+H2O═2HNO3+NO(NO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①②③④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提高硝酸的产量
C.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均属于化合反应
D.在密闭容器中,将46gNO2溶于64gH2O中形成HNO3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8.2%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将40℃时N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N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
C、30℃时,M和N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故C正确;
D、30℃时,M和N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温度升高到40℃时,溶解度都会增大,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然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B
【详解】A、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
B、由曲线图可知,将t3℃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则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将丙饱和溶液从将t3℃降温至t1℃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且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t1℃时,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B错误;
C、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 g,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C正确;
D、t3℃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大于a g,而丙的溶解度小于a g,故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甲、乙两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只有丙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D正确。故选B。
3.C
【详解】A、称量氢氧化钠应在小烧杯中称量,称量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操作错误;
B、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搅拌、溶解,因为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仪器,操作错误;
C、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接近的量筒,该题中需要水的质量=,即水的体积为88mL,选用100mL的量筒量取88.0mL的水,操作正确;
D、配好的溶液及时装入细口瓶中,盖上橡胶塞,因为细口瓶用来盛放液体药品,广口瓶用来盛放固体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氢氧化钠会腐蚀玻璃塞,操作错误;
答案:C。
4.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是始终大于7,故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B、将2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先增大,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C、由2KClO32KCl+3O2↑可知,氯酸钾完全分解之前,由于生成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不断减少,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当完全分解后由于二氧化锰中也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不再改变,故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D、向一定量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质量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气体质量保持不变,故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5.C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D、溶解时,为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睛】
6.A
【详解】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标签,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由量筒、烧杯、玻璃棒,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
故选A。
7.B
【详解】根据题图可知,图中直线上的点表示t℃时该物质的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所以直线上的三个点所对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c点与d点相比较,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剂质量大,溶质质量与d点相等,故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d点。故选B。
8.B
【详解】A.加入MnO2,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不符合题意;
B.加水稀释,H2O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缓,故符合题意;
C.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不符合题意;
D.加入30%的H2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16g,和硫酸铜反应的铁质量是14g,加入的铁粉质量等于生成铜相等,则和稀硫酸反应的铁质量是2g,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稀硫酸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例如铁粉质量大于16g时铁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还有少量气泡产生,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因此n的取值范围是n≥1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A
【分析】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ag,由于铁粉置换硫酸铜后所得固体质量增加,可判断有部分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才能出现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因此所加稀硫酸一部分与氧化铜反应一部分与铁粉反应,计算出与铁粉反应硫酸的质量则需要先求得反应所耗铁粉的质量,利用金属粉末变化前后质量相等,由生成铜的质量分析计算与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
【详解】设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铜为z,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n,与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生成的铜的质量为h
由题意:氧化铜全部溶解,则
根据加入的铁粉与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相同,只有铁粉过量,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才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当铁粉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进行如下计算
由于固体质量增加了1g,所以和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就是1g,这样就可以使固体质量前后不反应变化,即b=1g.
A.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一定置换出了铜,故滤渣中一定有铜,铁是否过量未知,滤渣中可能有铁,选项正确;
C.铁和硫酸铜反应有红色固体产生,铁和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选项正确;
D. 只有铁粉恰好与硫酸也完全反应时,一部分铁与稀硫酸反应,能使铁粉与生成铜质量相同.同时当铁和硫酸反应后有剩余时,同样会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最后生成铜的质量为8g,则加入铁粉质量a≥8g,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11.A
【详解】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
①加入蔗糖:设需要加入蔗糖的质量为a,则:×100%=50%,解得:a=40g;
②蒸发溶剂:设要蒸发水的质量为b,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80g×25%=(80g-x)×50%,解得:b=40g。
故选A。
12.D
【详解】A.①中氮元素从0价变为+3价,氢元素从0价变为+1价;②中氮元素从-3价变为+2价,氧元素从0价变为-2价;③中氮元素从+2价变为+4价,氧元素从0价变为-2价;④中氮元素从+4价变为+2价和+5价;所以①②③④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将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进而促进水吸收二氧化氮,提高硝酸的产量,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均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将46gNO2溶于64gH2O中形成HNO3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H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所以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有关溶液的计算: 这是一份江苏省镇江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有关溶液的计算,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8有关溶液的计算: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48有关溶液的计算,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6有关溶液的计算: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56有关溶液的计算,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