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讲义第1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讲义第2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讲义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讲义

    展开

    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探讨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2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荒漠化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生命观念——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社会责任——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2生态足迹(1)概念: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2)特点生态足迹的值越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3我国人口情况和发展现状(1)情况:人口基数大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现状人口出生率增长率明显下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主要类型及原因(连线)提示—c —b —a —f —d —e2特点:全球性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4措施:正确处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5我国政府的做法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1)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2)对于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要深入理解身体力行而且要广为宣传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               (  )2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等。               (  )3气候变温主要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  )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破坏。 (  )5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提示1. 2.3× 气候变温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4 5.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2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如图)合作探究1.图是梅托斯早在1970年所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年内粮食水平增长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人类的毁林造田和围湖造田等(2)简要说出该模型中所包含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人口数量的增加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加剧从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最终导致人口数量的下降(3)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降低人口增长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使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三者协调发展2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曾经是我国引以为豪的基本国情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发展中遇到了多种困难和问题又将原因归于人口基数过大合理吗?提示: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关系:贫困人口多、人均受教育程度低、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等都会导致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进而加剧环境的破坏和污染。1(不定项)下列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是(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ABD [大量使用私家车会造成大气污染;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使耕地面积锐减;大量破坏植被使耕地退化以上均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不是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2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境容纳量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B [分析题图可知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纳量即使暂时高于环境容纳量()最终还是要降下来。由此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随着生产的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容纳量不会无限增大;人类活动要以生态系统的稳态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归纳2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若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若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农药污染。3生态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污染情况成因危害水体污染无机污染水中富含NP元素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机污染水中富含有机物异养生物过度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毒素浓度高大气污染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过多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有毒气体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过多污染可引起酸雨危害植物生长臭氧层破坏化剂、除臭剂和制冷剂使用氟利昂导致人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植物光合作用受抑制生活联系1.南极大陆曾被誉为洁白无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后一块净土然而近年来的许多事实表明南极的环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洁白无瑕最新研究表明:海鸟粪便中检测出有机氯农药污染物质。南极出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提示全球性大气污染随大气环流使南极部分地区污染物增多;海洋石油污染事故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到南极海域。2思考温室效应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提示:(1)成因:植被减少化石燃料大量燃烧超出了环境的自动净化能力。(2)防治措施:大量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1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D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B [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导致CO2排放过量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量排放SO2会形成酸雨。]2(不定项)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错误的是(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增多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CD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的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大量赤潮生物聚集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发生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大量含氮有机物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洋是引发海水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赤潮与水华的区别与防治(1)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    (2)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污水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课堂小结]知 识 网 络 构 建核 心 语 句 归 纳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4.我们应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分析表中的数据判定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  )国家生态足迹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比利时5.01.23.8美国10.36.73.6新西兰7.620.412.8秘鲁1.67.76.1A0.4     B.-0.4C2.0 D2.0B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生态赤字=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D [目前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但还没有达到K值。因为人为的政策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不能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并不能解决对煤、石油等资源的依赖问题。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灾害的发生频率提高。]3(不定项)下列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 B.自然资源破坏C大力植树造林 D.人口的急剧增长ABD [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可改善生态环境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全球气候变化 粮食短缺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丧失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C [粮食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危机不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近年来巢湖在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水华(蓝细菌爆发)现象下面是发生水华现象时巢湖生态系统中一些成分的关系图。请回答:(1)水华现象发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水华现象发生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微囊藻是造成水华的主要生物之一。当巢湖水中的NP等元素含量变化时对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图中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引发水华的原因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等这些因素易导致水生植物繁殖过快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同时一些微生物产生有毒物质这些都会使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致使水体变臭。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华现象发生之后一般不会导致巢湖生态系统的崩溃而会在一定时间内恢复正常。(2)水中的NP等矿质元素是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含量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3)蓝细菌爆发后其数量较多进行呼吸作用而使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分解者分解藻类等遗体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都会引起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因此图中a表示水体中的溶解氧b表示有毒物质。[答案] (1)水体富营养化、温度较高、光照较强 巢湖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有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空间充裕等情况下营养物质将是限制生物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水体中的溶解氧、有毒物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