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物理八上PPT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物理八上 1.2熔化和凝固 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物理八上 1.2熔化和凝固 PPT课件,共37页。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熔化、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复习 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气态液态固态物态变化固态 液态 气态知识点熔化、凝固知1-导1熔化凝固知1-讲1.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固态的蜂蜡变成液态的蜂蜡等。2.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铁水变成铁锭等。3. 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知1-讲易错提示1. 熔化和融化。“熔化”表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熔化成水。“融化”在文学中特指冰雪消融。2. 熔化不同于生活中常说的溶化(解)。知1-练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有 _________,属于凝固现象的有__________。A. 铁块熔成铁水 B. 河水结成冰C. 蜡块变成蜡水 D. 用铜水铸造成一个铜球E. 冰封的河面解冻 F. 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变软了G. 钢水浇铸成车轮 H. 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例 1ACEFHBDG知1-练方法点拨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固态与液态间的相互变化,判断物质是否发生熔化(或凝固),应看该物质开始的状态是否为固态(或液态),后来的状态是否为液态( 或固态)。用到概念辨析法。知识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2-导21.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2. 猜想与假设: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3. 设计实验:利用如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不同物质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物质温度,直到物质完全熔化。知2-讲4. 进行实验(1)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均匀受热。(2)用酒精灯外焰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计示数的变化。(3)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高到40 ℃左右时,开始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海波和蜂蜡的状态变化,直到固体全部熔化后再记录几次数据。知2-讲特别提醒1. 仪器应由下向上组装(实验中必须用酒精灯温度高的外焰对物体加热,所以要先固定最下面的酒精灯的位置)。2. 试管中装入的海波、蜂蜡粉末应适量,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时间过长或过短。3. 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均匀受热。知2-讲4. 搅拌棒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5. 水浴法加热:利用热水加热装入试管中的海波和蜂蜡。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还可以控制物质温度上升的速度。6. 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否则可能记录不到物质熔化温度不变的过程。知2-讲5. 实验数据及现象知2-讲6. 实验数据处理如图2 所示,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的温度。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坐标纸上,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知2-讲7. 分析与结论: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升高,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知2-练[中考·福建] 如图3 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例2知2-练(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_____________进行加热,提高效率。(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_________。酒精灯外焰受热均匀知2-练(3)每隔1 min 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解:如图4所示 。知2-练(4)分析图像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____________。温度保持不变知2-练知识储备●酒精灯不能相互点燃。●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知2-练特别提醒实验过程中,若不慎打翻酒精灯,导致桌面起火,应迅速用湿抹布将火焰盖灭,或用沙子将火焰覆灭。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知3-导3上述实验结论: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升高,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根据此特点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知3-讲1. 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像这样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常见的晶体有:冰、萘、海波、食盐、各种金属等。2. 非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升高,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蜂蜡、玻璃、松香、沥青等。知3-讲3.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 凝固点 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延伸拓展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外界的压力等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例如:北方冬天雨雪天气公路容易结冰,在公路上撒盐可使熔点降低,冰雪熔化。知3-讲5. 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知3-讲规律总结熔化图像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凝固图像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都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重要区别!知3-练[表格信息题]在一个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C. 在-265 ℃时氮是固态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例 3C知3-练特别提醒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方法点拨比较不同物质熔点的高低,可采用比较法和反向分析法。通过比较凝固点来反向比较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高,则它的凝固点高,即熔点高。知3-练[中考·武汉改编] 利用如图7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 min 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在第15 min 处于液态B.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 该物质熔点为80 ℃D. 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35 minC例4知3-练方法指导晶体熔化过程温度—时间图像中水平线段起止点对应的时间分别是熔化过程的起止时间,相应横坐标时间之差为物质熔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水平线段所对应纵坐标的温度为该物质的熔点。知识点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知4-导4熔化凝固吸热放热1. 固体熔化要吸热,液体凝固要放热。2. 晶体熔化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3. 液态晶体物质凝固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4. 应用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蔬菜冻坏;超市里用冰块熔化吸热保鲜海产品。知4-讲知4-讲趣味物理知4-练[中考· 烟台] 如图9 是一款新型水杯, 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 可以将100 ℃ 的开水降温至55 ℃ 左右, 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 ℃ 左右, 这款水杯被称为“55 ℃杯”。“55 ℃杯”的工作原理是( )例 5知4-练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答案:A知4-练警示误区“55°”“55 度”这两个写法都是错误的,不可效仿。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吸热)固态液态非晶体凝固(放热)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熔化、凝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复习 1.物质的三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气态液态固态物态变化固态 液态 气态知识点熔化、凝固知1-导1熔化凝固知1-讲1.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变成水、固态的蜂蜡变成液态的蜂蜡等。2.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铁水变成铁锭等。3. 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知1-讲易错提示1. 熔化和融化。“熔化”表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如冰熔化成水。“融化”在文学中特指冰雪消融。2. 熔化不同于生活中常说的溶化(解)。知1-练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有 _________,属于凝固现象的有__________。A. 铁块熔成铁水 B. 河水结成冰C. 蜡块变成蜡水 D. 用铜水铸造成一个铜球E. 冰封的河面解冻 F. 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变软了G. 钢水浇铸成车轮 H. 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例 1ACEFHBDG知1-练方法点拨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固态与液态间的相互变化,判断物质是否发生熔化(或凝固),应看该物质开始的状态是否为固态(或液态),后来的状态是否为液态( 或固态)。用到概念辨析法。知识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2-导21.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2. 猜想与假设: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3. 设计实验:利用如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不同物质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物质温度,直到物质完全熔化。知2-讲4. 进行实验(1)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均匀受热。(2)用酒精灯外焰对烧杯缓慢加热,观察海波和蜂蜡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计示数的变化。(3)待被测物质的温度升高到40 ℃左右时,开始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海波和蜂蜡的状态变化,直到固体全部熔化后再记录几次数据。知2-讲特别提醒1. 仪器应由下向上组装(实验中必须用酒精灯温度高的外焰对物体加热,所以要先固定最下面的酒精灯的位置)。2. 试管中装入的海波、蜂蜡粉末应适量,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时间过长或过短。3. 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均匀受热。知2-讲4. 搅拌棒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5. 水浴法加热:利用热水加热装入试管中的海波和蜂蜡。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还可以控制物质温度上升的速度。6. 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否则可能记录不到物质熔化温度不变的过程。知2-讲5. 实验数据及现象知2-讲6. 实验数据处理如图2 所示,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用纵坐标表示所测的温度。将所记录的各组数据分别用点标在坐标纸上,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知2-讲7. 分析与结论: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升高,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知2-练[中考·福建] 如图3 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例2知2-练(1)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装置,便于调整石棉网的高度,确保能用_____________进行加热,提高效率。(2)取适量的海波装进试管中,将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海波,其好处是使海波_________。酒精灯外焰受热均匀知2-练(3)每隔1 min 记录海波的温度,并将数据在坐标图中进行描点,如图乙,请根据描点作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解:如图4所示 。知2-练(4)分析图像可得海波熔化时的温度特点:____________。温度保持不变知2-练知识储备●酒精灯不能相互点燃。●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知2-练特别提醒实验过程中,若不慎打翻酒精灯,导致桌面起火,应迅速用湿抹布将火焰盖灭,或用沙子将火焰覆灭。知识点熔点和凝固点知3-导3上述实验结论: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升高,有的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根据此特点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知3-讲1. 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像这样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常见的晶体有:冰、萘、海波、食盐、各种金属等。2. 非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升高,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蜂蜡、玻璃、松香、沥青等。知3-讲3.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 凝固点 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延伸拓展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外界的压力等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例如:北方冬天雨雪天气公路容易结冰,在公路上撒盐可使熔点降低,冰雪熔化。知3-讲5. 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知3-讲规律总结熔化图像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凝固图像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都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重要区别!知3-练[表格信息题]在一个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铜锅熔化钢块可行 B. 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C. 在-265 ℃时氮是固态D.-40 ℃的气温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例 3C知3-练特别提醒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方法点拨比较不同物质熔点的高低,可采用比较法和反向分析法。通过比较凝固点来反向比较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高,则它的凝固点高,即熔点高。知3-练[中考·武汉改编] 利用如图7 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 min 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在第15 min 处于液态B.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 该物质熔点为80 ℃D. 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35 minC例4知3-练方法指导晶体熔化过程温度—时间图像中水平线段起止点对应的时间分别是熔化过程的起止时间,相应横坐标时间之差为物质熔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水平线段所对应纵坐标的温度为该物质的熔点。知识点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知4-导4熔化凝固吸热放热1. 固体熔化要吸热,液体凝固要放热。2. 晶体熔化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3. 液态晶体物质凝固的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4. 应用 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蔬菜冻坏;超市里用冰块熔化吸热保鲜海产品。知4-讲知4-讲趣味物理知4-练[中考· 烟台] 如图9 是一款新型水杯, 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 可以将100 ℃ 的开水降温至55 ℃ 左右, 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 ℃ 左右, 这款水杯被称为“55 ℃杯”。“55 ℃杯”的工作原理是( )例 5知4-练A.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B. 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C.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D. 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答案:A知4-练警示误区“55°”“55 度”这两个写法都是错误的,不可效仿。熔化和凝固晶体熔化(吸热)固态液态非晶体凝固(放热)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