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上·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教案含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109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3节 物质的组成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许多生产、生活实践中,需要较准确知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例如:农业技术人员在研究氮肥的肥效时,首先必须知道所施氮肥的含氮量;化工生产中某些产品质量的分析,也要设法测出其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
五、化合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1.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
(2)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 m(O) = (14×2)∶(1×4)∶(16×3)=7∶1∶12。
②核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将每种原子的总数查准。如在计算 Cu2(OH)2C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 m(Cu)∶m(O)∶m(H)∶ m(C)∶m(O)=(64×2)∶(16×2)∶(1×2)∶(12×1)∶(16×3)= 64∶16∶1∶6∶24(没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的计算方法为m(Cu)∶ m(O)∶m(H)∶m(C)=(64×2)∶(16×5)∶(1×2)∶(12×1)= 64∶40∶1∶6。
【教师点拨】
不要把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误认为元素的质量比,如CO2中元素的质量比为m(C)∶m(O)=12∶(16×2)=3∶8,而碳、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
【教师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化合物的化学式不仅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而且清楚地显示出其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之比。那么,化学式能否告诉我们有关组成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信息呢?
【学生回答】
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
【教师提问】
计算CO2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教师点拨】
可按下面步骤计算:
1.查出C、O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6。
2.明确CO2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
3.计算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16×2)=3∶8。
【教师讲述】
2.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质量分数
组成物质的各种成分的质量在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质量分数。这里所指的“成分”可以是元素 (如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也可以是混合物中的组成物质(如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0.9%)。
(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如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70%(Ar——相对原子质量,Mr——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点拨】
(1)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表示的,计算时不要漏掉×100%。
(2)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常见形式(Ar为相对原子质量,n为原子个数):
【教师讲述】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师提问】
36 g水中含有多少克氢,多少克氧?从分析水的化学式中含氢、氧元素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入手,试着做一做。
【教师点拨】
36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 g×[×100%]=36 g×(×100%)=4 g,36 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36 g×[×100%]=36 g ×(×100%)=32 g 或氧元素质量为36 g-4 g=32 g。
【教师提问】
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现有一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5%,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教师点拨】
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100%≈46.67%。CO(NH2)2中氮元素占46.67%,而该尿素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5%,43.5%< 46.67%,说明该尿素样品中还含有其他物质,因此该尿素样品是混合物。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用Ar表示)乘以原子个数再除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r表示)乘以100%。
当堂达标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肥皂来清洗衣物,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C17H35COONa)。下列有关硬脂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脂酸钠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硬脂酸钠是由18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钠原子构成的
C.硬脂酸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35
D.硬脂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D
2.某药物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关于这种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六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含有7种原子
C.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氮、磷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31
答案:D
3.某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
A.CO2 B.NO2 C.SO2 D.ClO2
答案:D
4.某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物质是( )
A.H2O B.CO2 C.N2O3 D.SO3
答案:D
5.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85% D.80%
答案:A
6.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这支口服液中含锌元素的质量为 。
答案:(1)4 (2)455 (3)6.5 mg
7.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
(1)丁香油酚 (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4)16.4 g丁香油酚中含 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 g)。
答案:(1)164 (2)30∶3∶8 (3)73.2% (4)3.2
8.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 kg,氮元素42 kg。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答案:解:需硝酸钾的质量==101 kg,101 kg硝酸钾中,氮元素的质量=101 kg×(×100%)= 14 kg,还需氮元素的质量为42 kg-14 kg=28 kg,需硝酸铵的质量==80 kg。
答:需购买KNO3 101 kg、NH4NO3 80 kg。
板书设计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节 物质的组成
第3课时
五、化合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1.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
2.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一等奖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听过“三鹿奶粉”吗,还有吗,请你计算,你知道吗,如何计算的,×100%,350%,700%,请你来揭秘,小结有关化学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优质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氢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1︰8,×100%,434%,NH42SO4,HCl,2氮元素质量,完成课后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试讲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物质的组成试讲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课件pptx、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33物质的组成第3课时练习docx、01化学式的意义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