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认识同位素的概念,能进行有关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计算。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一尺之槌,日取其半,永世不竭”
(Demcritus,460~360 B.C,希腊哲学家)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一、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利用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及数据成功的解释了当时很多现象
(J.Daltn,1766-1844,英国科学家)
(1)物质由原子组成 (2)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3)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4)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本性不变
(,1856~1940,英国科学家)
实验事实:发现原子中存在 ,并用实验方法测出电子的质量不及氢原子质量的千分之一(后进一步确定为氢原子质量的1/1 836)。
1897 年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想用粒子穿进原子探究内部结构。
(E.Rutherfrd ,1871~1937 ,英国物理学家)
(1) α 粒子都可以穿过薄的金箔。(2) α 粒子好像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全反弹回来。(3) α 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α 粒子穿过金箔的散射实验
体积很小相对质量为4的带正电粒子
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断出:(1)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2)原子核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3)原子核带正电荷。
卢瑟福模型(1911年)(小太阳系模型)电子围绕着一个 的 的原子核运转。
(N.Bhr,1885-1962, 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模型(1913年)核外电子的运动是分层的,电子在每一层中的某个区域内运动。
——大胆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1920 年,卢瑟福提出了中子假说。
(James Chadwick ,1891-1974,英国物理学家)
1932年 查得维克
思考:原子由哪些更小的微粒组成?
表2-3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相对质量和电量
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与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1.993×10-26kg
质量分析:质子的质量 ≈ 中子的质量 > 电子的质量电量分析:质子所带的电量 = 电子所带的电量 中子不带电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A = Z + N
继承、创新—— 科学认识发展的形式
实验—— 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严谨—— 科学家的科学态度
艰辛、永无止境—— 科学研究的道路……
1.在原子结构研究的历史中,提出“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 A.卢瑟福 B.道尔顿 C.玻尔 D.汤姆生
【解析】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玻尔提出了原子轨道模型。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 Pa原子,对 Pa 原子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148 B.电子数91 C.质子数91 D.相对原子质量239
【解析】 239为Pa原子的质量数。
高中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授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核的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图文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实例,3用途,归纳提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文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子核,核外电子,A-Z,相对质量,质子数,质量数,×√××,认识原子的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