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第六章 数列
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
针对练习一 直接求和证明不等式
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其中.
(1)记,求证:是等比数列;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应用的关系,结合构造法可得,根据已知条件及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证结论.
(2)由(1)得,再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即可证结论.
(1)
证明:对任意的,,,
时,,解得,
时,因为,,两式相减可得:,即有,
∴,又,则,
因为,,所以,
对任意的,,所以,
因此,是首项和公比均为3的等比数列
(2)
由(1)得:,则,
,,
两式相减得:,
化简可得:,又,
∴.
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证明:.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变形为,得到,进而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得数列为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数列的通项;
(2)由,得到,结合裂项法求得,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1)
解:当时,由可变形为,
即,即,所以,
又因为,,可得,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解:由,可得,
所以
,
因为,所以,即,
又因为,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
3.已知数列中,,,数列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当时计算,当时,结合已知条件可得,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的通项公式;
(2)求出的通项公式,由裂项求和可得,再由不等式放缩即可求证.
(1)
当时,,
当时,,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数列通项公式为.
(2)
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4.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答案】(1)
(2)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1)对变形得到,故可以得到是公比为2,首项为4的等比数列,进而利用累加法求出,进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得到,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再利用,证明,从而得到证明.
(1)
当时,,即,且,所以当时,是公比为2,首项为4的等比数列,故,所以当时,
所以当时,,又因为,所以.
(2)
,所以①;②;
①-②得:,所以,显然,又,所以,综上:.
5.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利用等比中项性质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即可得答案;
(2)由(1)得,再利用错位相减求和得到,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设数列的公差为,
由已知得,∴.
(2)证明:因为,所以,
;
两式相减得
,
∴,因为,所以,
,
所以,
又,,因为,
故最小,综上所述.
针对练习二 先放缩再求和证明不等式
6.已知数列满足,且,是的前项和.
(1)求;
(2)若为数列的前项和,求证:.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先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再由裂项相消法可得;
(2)由(1)可得的通项公式为,放缩得,再由裂项相消法可证.
(1)
∵,
∴,,…
由上述个等式相加得
∴,
∴,
.
(2)
令,
∴,
又因为,且
∴,
综上,,得证.
7.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
(2)求证:.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分析可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出、的表达式,即可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放缩法可得出,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证得原不等式成立.
(1)
解:由得.
所以,当时,,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故,即.
当时,则,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所以.
(2)
证明:由(1)知,
所以.
故原不等式成立.
8.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满足: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
(2)证明不等式32-1n+1<1S1+1S2+1S3+⋯+1Sn<2-1n(n⩾2且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成等比数列,可得到,从而可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进而求得通项公式和前项和;
(2)由(1)写出的表达式,可利用放缩法得到,进而利用裂项求和的方法证明结论.
(1)
解:设数列公差为,
因为,,成等比数列.
所以,即,
得,又,所以.
故 (),
(2)
证明:由(1)得 ,
因为当时,.,
即.,
所以 ,
即.
9.已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其中,.
(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前项和;
(3)记数列,(),证明:.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结合递推公式即可证出结论;
(2)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项和;
(3)利用放缩法结合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即可证出结论.
【详解】(1)由已知得,
两端同除得:,
所以数列是以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所以,,
则,相减得:,
所以,即.
(3),()
又,(),
当时,
所以原不等式得证.
10.已知数列{}满足a₁=1,(n≥2,n∈)
(1)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证明:.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和与项的关系,作差消和得到项的递推关系,进而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并求得通项公式;
(2)利用放缩法转化成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进而证明.
【详解】(1)由题意得,
,
两式相减得,
化简得,
,
,,
∴,
故是等比数列,公比为3,
,;
(2)由(1)知,,
,
当时,恒成立,∴恒成立,
.
针对练习三 数列的恒成立问题
11.已知数列中,,.
(1)求证: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若不等式对于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条件可得出从而可证,从而可得出的通项公式.
(2)将(1)中的代入即得对于恒成立,设,分析出其单调性,得出其最大项,即可得出答案.
(1)
由,可得,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2)
不等式对于恒成立
即对于恒成立
即对于恒成立
设,
由
当时,,即
即
当时,,即
即
所以最大,
所以,故的最小值为
12.已知数列 , 前项和为, 满足.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 求数列的前项和;
(3)对任意 , 使得恒成立, 求实数的最小值.
【答案】(1)
(2)
(3)
【分析】(1)利用前n项和法求通项(要注意讨论)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前n项和
(3)恒成立问题利用分离参数法进行处理.
(1)
,
时有,
时有,
,
又 , 也符合上式,
故数列 是首项为 1 ,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
由(1)知 ,
,①
,②
由①-②有:
(3)
而当 时,有最大值,
故 的最小值是.
13.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证明数列是常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或.
【分析】(1)利用得出递推关系,变形后可证明数列是常数列,由此可求得;
(2)由错位相减法求得,得出的范围后解相应不等式可得的范围.
(1)
,则,
两式相减得,,
即,所以是常数列.
,,,
所以,;
(2)
,
,
易知是递增数列,且,
若对任意恒成立,则,解得或.
14.已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和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的前n项和;
(3)在(2)的条件下,对任意,都成立,求整数m的最大值.
【答案】(1)
(2)
(3)7
【分析】(1)依题意可得,根据,作差整理得,即可得到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从而求出的通项公式;
(2)由(1)可得,利用裂项相消法计算可得;
(3)利用作差法说明的单调性,即可求出,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
(1)
解:∵,
∴,①
∴,②
①-②得.
∴,化简.
∵,∴.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2)
解:由(1)可得.
∴.
(3)
解:由(2)知,
所以.
∴数列是递增数列,则,
∴,解得,∴整数的最大值是7.
15.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分析】(1)利用与的关系,分讨论,得到数列为等比数列,即得;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出,然后分类讨论分离参数,转化为与关于的函数的范围关系,即可求解.
(1)
当时,,解得,
当时,由有,两式相减可得,
即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2)
由得,
所以,
,
两式相减得
,
所以.
由,得,
即恒成立.
当时,,所以;
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所以;
综上,.
针对练习四 数列的能成立问题
16.已知数列中,,前n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1an的前n项和为,求满足不等式的n值.
【答案】(1) ;(2)或.
【分析】(1)根据题意,时得到,结合等比数列定义写出通项公式;
(2)由(1)可得,结合题设有,即可得解.
【详解】(1)由得:当时,
所以,即,故,
又,则,可得, 则,
综上,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
(2)由(1)知:数列1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又,
所以不等式,即,则或.
1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存在,最小值为.
【分析】(1)利用与的递推关系得,由题设易知,即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写出通项公式,再求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写出通项即可.
(2)由(1)得,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得,结合不等关系求n的范围,即可判断是否存在正整数n并写出其最小值.
【详解】(1)由题设,,得,
又,即,
∴对都成立,则,
∴,又且为等差数列,
∴若公差为 ,则,得,即,
∴.
(2)由(1)知:,
∴,则,
∴,即,若时,有,
∴且,故存在,的最小值为4.
【点睛】关键点点睛:
(1)利用与求通项时,注意验证是否满足所得关系,进而写出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前n项和,再由不等式成立求n的范围,进而判断存在性.
18.在数列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
(Ⅱ)若存在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答案】(Ⅰ)an=1, n=12n·3n-2,n≥2;(Ⅱ).
【详解】试题分析:
(Ⅰ)由可得,两式相减整理得到,故数列 为等比数列,求得通项后再验证是否满足即可得到所求.(Ⅱ)由条件可得存在成立,设
,则.然后根据的单调性求出最值即可.
试题解析:
(Ⅰ)∵,①
∴,②
①-②,得
,即
∴ .
∴数列 是以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又不满足上式.
.
(Ⅱ)∵存在成立,
∴存在成立.
令,则.
由(Ⅰ)可知当,
当,
则,
所以当时,数列是递减数列,
∴当时,.
∴当时,.
∴ .
故所求实数的最大值为.
点睛:数列中的恒成立或能成立的问题是函数问题在数列中的具体体现,解决此类问题时仍要转化为最值问题处理.解题中通过分离参数在不等式的一端得到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然后通过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得到函数的最值,从而可求得参数的值或其范围.
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求;
(3)若存在,使得成立,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3).
【分析】(1)根据与之间关系,由题中条件,即可求出结果;
(2)根据题意,得到,再由(1)的结果,根据裂项求和的方法,即可求出结果;
(3)先由题意,得到存在,使得成立,求出 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因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
当时,,
当时,也符合上式,;
(2),
.
(3)存在,使得成立,
存在,使得成立,即有解,
,
而,当或时取等号,
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前项和求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问题,以及数列不等式能成立的问题,熟记与之间关系,以及裂项求和的方法求数列的和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20.已知数列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1)已知已知求,通常用求通项.(2)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项和,列出不等式,参变分离得,因为存在,由基本不等式求的最大值即可.
【详解】解:(1) 时, ,
时,,
时,也适合上式,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2) 因为,
所以
因为存在,使得成立,
所以存在,使得成立,
即存在,使成立
又,,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求、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基本不等式、数列与不等式相关知识,属中档题.
针对练习五 数学归纳法
21.已知数列满足.
(1)写出,并推测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分别将、2、3代入递推式中求,进而总结归纳出的表达式;
(2)应用数学归纳法,首先判断时是否成立,再假设时成立,最后结合已知条件推导出时成立即可.
(1)
时,,则,
时,,则,
时,,则,
猜想.
(2)
由(1)得:时,成立.
假设时,成立,
那么当时,,而,
所以,即,
故时,也成立.
综上,对一切n∈N*,都成立,得证.
22.设正项数列满足,且______.
在①,②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横线处,并求解下列问题:
(1)求,,的值,并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
【分析】若选①,(1)由已知条件可得,,,可得,(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利用可求出即可,
若选②,(1)由已知条件求出,从而可猜想得,(2)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当时,利用求出即可,
【详解】若选①,
(1)由,,可得,,,
猜想.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猜想成立;
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时,,
即当时,猜想也成立,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若选②,
(1)由,可得,因为是正项数列,所以,
由,解得,
由,解得,
猜想.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猜想成立;
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时,由,可得,
因为是正项数列,所以,得到,
所以,
即当时,猜想也成立,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满足.
(1)求,,的值,猜想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猜想的的表达式的正确性.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时,可求出,时,利用可得到关于的递推关系,即可求出,的值,进而猜想出的表达式;
(2)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证明即可.
【详解】(1)当时,,∴,
当时,,∴,
∴,,
猜想,;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时,,,猜想正确;
②假设时,猜想正确,即,
那么当时,
可得,
即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可知,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数学猜想和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4.在数列中,已知,.
(1)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猜想出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分别取可求出,并由此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表达式;
(2)根据计算结果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表达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猜想成立;②假设成立,利用,可证得当时猜想也成立,故可得结论.
【详解】(1)∵,
∴,
同理可得:,.
(2)由(1)计算结果猜想,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时,,猜想成立,
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则当时,,
所以,当时,猜想成立.
根据①②可知猜想对任何都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以数列递推式为载体,考查了数列的通项的猜想与证明,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尤其第二步的证明.属于中档题.
2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答案】见解析
【分析】利用数学归纳法,先证明当时,等式成立,假设当时成立,证明当时等式成立即可.
【详解】解:(1)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即+…+=,
当时,
+…++
,
即当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等式对任何都成立,
故.
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642数列与不等式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8.2.2椭圆(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8.2.2椭圆(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822椭圆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822椭圆针对练习-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6.4.1数列与不等式(题型战法)-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6.4.1数列与不等式(题型战法)-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641数列与不等式题型战法-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641数列与不等式题型战法-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题型与战法精准训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