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2页。
小人物,大情怀——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设计意图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关注小人物,发现人性光辉。学习本单元要求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要点,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深层意蕴。其中,《阿长与山海经》赞美了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淳朴善良;《老王》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尊重与同情;《台阶》展现了父辈农民血液里的谦卑与坚韧。三篇课文均展现了小人物的不足与伟大,体现了某种人生境界,传达了时代内涵,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单元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体察身边最可爱的人,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塑造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学生写作,与本单元小人物阅读教学相对应,读写结合。学生可以借鉴《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人物,可以学习《老王》和《台阶》多角度描写塑造人物的方式,综合使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也可以从三篇课文塑造人物的共性出发,抓住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全貌,与感受特殊时代环境下小人物的典型特征。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文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写人文章在人物事件选择、描写角度、写作手法、详略安排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学生完成人物写作。学习流程是:第一课段,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深入把握创作背景,冲破时代的隔膜,感受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体悟小人物背后的深层意蕴;第二课段,梳理小人物相关事件,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第三课段,对比分析四篇文章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反复品味细节描写;第四课段,从日常生活着手,寻找“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四个课段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层层推进。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所学过的叙事性作品中选取一篇,班级开展“我为你讲‘小’故事”的活动,要求讲出小人物的事迹、小人物的形象、小人物的精神。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1位学生)(1)人物描写:84%的学生对所讲作品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叙述层面,开始关注细节描写,但对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不能从中体会人物精神。(2)关键语句:72%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对关键语句的解读还不到位,无法从中感悟人物精神。(3)人物精神:90%的学生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缺少与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关联以及对小人物的典型性与时代性的理性分析。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到人物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从中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具体情况如下:7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能够关注到细节描写,但解读不够深入;6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解读还不太到位;82位同学(约占测试人数的90%)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不能立体多元化地看人物。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了关注文章细部的意识,能够尝试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提取与小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句子,重点分析有关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尤其要抓住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2.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准确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在具体事件中突出人物品格,彰显时代精神,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二、思维目标1.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等方式找出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提升写作技巧以及归纳理解的能力;2.多角度赏析与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注意用字用词,课文学习结束后,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手法塑造人物,发展形象思维。三、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与小人物有关的文章,感受小人物生活的不易与坚韧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2.读写结合,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感受小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向善、务实、求美。【核心任务】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表现人物典型特征,完成一篇写人叙事类文章。教学实施第一课段 真实性与寓言性——小人物的时代抒写核心任务:深入把握文章创作背景,冲破时代隔膜,体会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与深层意蕴。一、学习任务1.自读四篇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并制作人物介绍表;2.结合小人物的经历和特征,找出人物共性,理解课本中小人物的概念内涵;3.查阅资料,深入把握文章的创作背景,明确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并结合自身理解,选择一个人物撰写人物解说词。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欧阳修《卖油翁》《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四、完成任务(一)默读课文,梳理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提示: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预习后要做到以下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根据初步阅读的理解,简要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二)结合“学习任务单一”,找出小人物的共性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二”。【材料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关于“小人物”一词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2.《中文字典》: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三)搜集资料,按照以下步骤,把握课文创作背景,完成“学习任务单三”。学习步骤:1.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文字纪录;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分类整合小组结论(教师课前准备好与课文有关的影音资料作为背景补充,拓展学生思维);3.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其他小组轮流进行补充,完成“学习任务单三”。五、学习评价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及自身理解,撰写小人物解说词。提示:①结合人物情况自拟标题,标题应具有概括性并且富有诗意;②结合小人物的具体经历,突出小人物闪光点,避免人物事迹的简单罗列与叙述平铺直叙。第二课段 平凡性与光辉性——小人物的境界表现核心任务: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一、学习任务1.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语句,明确小人物的缺点与不足,体会小人物的平凡性;2.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文中能表现小人物品格情怀的句子,借助朗读、字词品析等方式,概括并总结小人物的情怀特征,品味小人物的光辉性;3.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深入理解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欧阳修《卖油翁》四、完成任务(一)合作探究,细读文本,勾画并反复朗读品析体现小人物缺点的语句,完成“学习任务单一”。(二)快速阅读,圈画表现小人物品格境界的句子,概括具体情怀特征,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卖油翁》学习提示:借助角色朗读的形式还原故事,分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1.自主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对卖油翁的神态以及语气进行揣摩;2.分小组进行角色朗读;3.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明确朗读的具体语气与语调,并说明情感依据;4.结合上述步骤得出的理解,进行角色朗读比赛,评分依据体态、手势、语气、神态、语调和语速。(三)对比分析小人物性格特征的矛盾性,结合上一课段内容,概括“大情怀”的具体内涵,完成“学习任务单三”。(三)以创作者的身份看待小人物,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独特情感,并使用以下句式结合文本进行阐述。五、学习评价(二选一)1.结合自身对人物的理解,选择某一人物的相关事件进行自主创作,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2.自主阅读鲁迅的《祝福》一文,对祥林嫂这一小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情感、小人物塑造的社会意义,以及自身体会等,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读书报告,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第三课段 立体性与典型性——小人物的形象塑造核心任务:对比分析四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反复品味细节描写。一、学习任务1.搜寻记忆,勾勒人物画像。根据前面熟读的内容,搜寻最深刻的记忆,勾勒人物画像,为课文配插图;2.展示画像,推介人物特色。小组交流,呈现四个人物的画像,解说绘画时着力想表现人物最明显的特点;3.欣赏特色,品味人物塑造。欣赏人物特色,图文结合,品味细节描写的三大特性,探究作者运用的符合人物特点的塑造手法。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 欧阳修《卖油翁》四、完成任务1.根据前面熟读的内容,搜寻最深刻的记忆,勾勒人物画像,为课文配上插图。2.小组交流,呈现四个人物的画像,解说绘画时的着力点在哪里,为了表现人物最明显特点是什么。示例:老王——着力点:枯瘦。身材单薄、枯瘦如柴、青筋暴露,表情僵硬,加上送物,为了表现他的老实木讷、穷苦卑微、老实厚道。3.欣赏人物特色,图文结合,探究作者运用的符合人物特点的塑造手法,品味细节描写的三大特性。五、学习评价(二选一)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汇报。2.跟着作家写片段。欲扬先抑是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运用得非常娴熟的一种手法。文章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不满和厌烦,后笔锋一转,写长妈妈令人震悚的事,先抑后扬使人物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请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150字左右)第四课段 传承性与发展性——小人物的精神传承核心任务:寻找日常生活中“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写一篇人物文章,不少于600字。一、学习任务1.筛选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梳理出他(她)的事件,提炼出精神品格(“可爱”在哪里),完成《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2.根据《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及自己的体验感悟,学用塑造人物手法,拟出写作提纲;3.写一篇以“最可爱的人”为题的文章。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 欧阳修《卖油翁》义务教育教科书七下第三单元写作四、完成任务1.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通过自己的观察、回忆,以及和共同熟识的人(家人、老师、同学等)交流,挖掘其“可爱”的具体内涵,参考示例《阿长与<山海经>》结构图,完成《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2.根据《最可爱的人》的思维导图及自己的体验感悟,学用人物塑造的手法,拟出写作提纲。3.根据写作提纲,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五、学习评价单元整体评价一、单元设计反思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目标是: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通过多角度赏析与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等方式找出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提升写作技巧以及归纳理解的能力。“小人物.大情怀”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体察身边最可爱的人,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塑造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学生写作,与本单元小人物阅读教学相对应,读写结合。单元整体学习推进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也要关注本单元独特的言语形式,极其背后独特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思。第一课段的核心人物是深入把握文章创作背景,冲破时代隔膜,体会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与深层意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建立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初步理解,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深入把握创作背景,冲破时代的隔膜,感受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体悟小人物背后的深层意蕴;第二课段的核心任务时梳理小人物相关事件,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教师要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整体感知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语句,明确小人物的缺点与不足,体会小人物的平凡性,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概括并总结小人物的情怀特征,品味小人物的光辉性,点拨学生立体辩证地看待人物,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并深入理解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搭建好教材、作者、读者三者共通之桥梁。第三课段的核心任务时对比分析四篇文章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反复品味细节描写,这个时段上升到对作者写作技法的研讨层面,需要引领学生发现、提炼、品味、印证、延展,学一篇而知一类,可以跨学科,将美术中的人物素描与塑造人物结合起来,因为二者创作产生的效果都有其典型性。第四课段的核心任务时从日常生活着手,寻找“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是读写结合的设计,旨在将课本知识与写作技巧迁移到学生的实践中去,实现规范的语文、生命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需要老师进行过程化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人,并练就敏感之心、感恩之心、感悟之能,并借用学得的细节描写习得悟得,形成自己的言语风格,从而传情达意。四个课段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层层推进,从知识到技能,从课内到课外,从零散到整合,充分显示大单元整体设计的特色。二、测试反馈(一)必做题1.《阿长与<山海经>》意蕴丰厚,得益于丰厚的语言特色。其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还有不少词语以“大词小用”的形式出现,细细品味,妙趣无穷。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选点品析;2.杨绛先生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请你结合《骆驼祥子》一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选做题1.《台阶》结尾感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出人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对于“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你有怎样的思考?2.有人评价卖油翁,认为他与陈尧咨的骄傲相比,也有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特点,对此你怎么看卖油翁的“不谦虚”?
小人物,大情怀——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设计意图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关注小人物,发现人性光辉。学习本单元要求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要点,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深层意蕴。其中,《阿长与山海经》赞美了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淳朴善良;《老王》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尊重与同情;《台阶》展现了父辈农民血液里的谦卑与坚韧。三篇课文均展现了小人物的不足与伟大,体现了某种人生境界,传达了时代内涵,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单元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体察身边最可爱的人,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塑造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学生写作,与本单元小人物阅读教学相对应,读写结合。学生可以借鉴《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人物,可以学习《老王》和《台阶》多角度描写塑造人物的方式,综合使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也可以从三篇课文塑造人物的共性出发,抓住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全貌,与感受特殊时代环境下小人物的典型特征。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文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写人文章在人物事件选择、描写角度、写作手法、详略安排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学生完成人物写作。学习流程是:第一课段,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深入把握创作背景,冲破时代的隔膜,感受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体悟小人物背后的深层意蕴;第二课段,梳理小人物相关事件,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第三课段,对比分析四篇文章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反复品味细节描写;第四课段,从日常生活着手,寻找“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四个课段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层层推进。学习需要分析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学情研判1.诊断测试请从所学过的叙事性作品中选取一篇,班级开展“我为你讲‘小’故事”的活动,要求讲出小人物的事迹、小人物的形象、小人物的精神。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1位学生)(1)人物描写:84%的学生对所讲作品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叙述层面,开始关注细节描写,但对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不能从中体会人物精神。(2)关键语句:72%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对关键语句的解读还不到位,无法从中感悟人物精神。(3)人物精神:90%的学生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缺少与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关联以及对小人物的典型性与时代性的理性分析。3.前测分析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到人物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从中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具体情况如下:7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能够关注到细节描写,但解读不够深入;6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解读还不太到位;82位同学(约占测试人数的90%)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不能立体多元化地看人物。三、学习内容确定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了关注文章细部的意识,能够尝试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提取与小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句子,重点分析有关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尤其要抓住细节描写,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2.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准确抓住人物特征,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在具体事件中突出人物品格,彰显时代精神,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二、思维目标1.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等方式找出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提升写作技巧以及归纳理解的能力;2.多角度赏析与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注意用字用词,课文学习结束后,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手法塑造人物,发展形象思维。三、价值目标1.通过学习与小人物有关的文章,感受小人物生活的不易与坚韧的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2.读写结合,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感受小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向善、务实、求美。【核心任务】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表现人物典型特征,完成一篇写人叙事类文章。教学实施第一课段 真实性与寓言性——小人物的时代抒写核心任务:深入把握文章创作背景,冲破时代隔膜,体会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与深层意蕴。一、学习任务1.自读四篇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并制作人物介绍表;2.结合小人物的经历和特征,找出人物共性,理解课本中小人物的概念内涵;3.查阅资料,深入把握文章的创作背景,明确小人物与大时代的关系,并结合自身理解,选择一个人物撰写人物解说词。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欧阳修《卖油翁》《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四、完成任务(一)默读课文,梳理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一”【学习提示: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预习后要做到以下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根据初步阅读的理解,简要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二)结合“学习任务单一”,找出小人物的共性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二”。【材料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关于“小人物”一词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2.《中文字典》: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三)搜集资料,按照以下步骤,把握课文创作背景,完成“学习任务单三”。学习步骤:1.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文字纪录;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分类整合小组结论(教师课前准备好与课文有关的影音资料作为背景补充,拓展学生思维);3.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其他小组轮流进行补充,完成“学习任务单三”。五、学习评价请选择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及自身理解,撰写小人物解说词。提示:①结合人物情况自拟标题,标题应具有概括性并且富有诗意;②结合小人物的具体经历,突出小人物闪光点,避免人物事迹的简单罗列与叙述平铺直叙。第二课段 平凡性与光辉性——小人物的境界表现核心任务: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一、学习任务1.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语句,明确小人物的缺点与不足,体会小人物的平凡性;2.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文中能表现小人物品格情怀的句子,借助朗读、字词品析等方式,概括并总结小人物的情怀特征,品味小人物的光辉性;3.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深入理解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欧阳修《卖油翁》四、完成任务(一)合作探究,细读文本,勾画并反复朗读品析体现小人物缺点的语句,完成“学习任务单一”。(二)快速阅读,圈画表现小人物品格境界的句子,概括具体情怀特征,完成“学习任务单二”。《卖油翁》学习提示:借助角色朗读的形式还原故事,分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1.自主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对卖油翁的神态以及语气进行揣摩;2.分小组进行角色朗读;3.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明确朗读的具体语气与语调,并说明情感依据;4.结合上述步骤得出的理解,进行角色朗读比赛,评分依据体态、手势、语气、神态、语调和语速。(三)对比分析小人物性格特征的矛盾性,结合上一课段内容,概括“大情怀”的具体内涵,完成“学习任务单三”。(三)以创作者的身份看待小人物,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独特情感,并使用以下句式结合文本进行阐述。五、学习评价(二选一)1.结合自身对人物的理解,选择某一人物的相关事件进行自主创作,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2.自主阅读鲁迅的《祝福》一文,对祥林嫂这一小人物形象特点、作者情感、小人物塑造的社会意义,以及自身体会等,进行具体分析,形成读书报告,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第三课段 立体性与典型性——小人物的形象塑造核心任务:对比分析四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反复品味细节描写。一、学习任务1.搜寻记忆,勾勒人物画像。根据前面熟读的内容,搜寻最深刻的记忆,勾勒人物画像,为课文配插图;2.展示画像,推介人物特色。小组交流,呈现四个人物的画像,解说绘画时着力想表现人物最明显的特点;3.欣赏特色,品味人物塑造。欣赏人物特色,图文结合,品味细节描写的三大特性,探究作者运用的符合人物特点的塑造手法。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 欧阳修《卖油翁》四、完成任务1.根据前面熟读的内容,搜寻最深刻的记忆,勾勒人物画像,为课文配上插图。2.小组交流,呈现四个人物的画像,解说绘画时的着力点在哪里,为了表现人物最明显特点是什么。示例:老王——着力点:枯瘦。身材单薄、枯瘦如柴、青筋暴露,表情僵硬,加上送物,为了表现他的老实木讷、穷苦卑微、老实厚道。3.欣赏人物特色,图文结合,探究作者运用的符合人物特点的塑造手法,品味细节描写的三大特性。五、学习评价(二选一)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汇报。2.跟着作家写片段。欲扬先抑是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运用得非常娴熟的一种手法。文章一开始就表达出作者对长妈妈的不满和厌烦,后笔锋一转,写长妈妈令人震悚的事,先抑后扬使人物形象瞬间高大起来。请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150字左右)第四课段 传承性与发展性——小人物的精神传承核心任务:寻找日常生活中“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写一篇人物文章,不少于600字。一、学习任务1.筛选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梳理出他(她)的事件,提炼出精神品格(“可爱”在哪里),完成《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2.根据《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及自己的体验感悟,学用塑造人物手法,拟出写作提纲;3.写一篇以“最可爱的人”为题的文章。二、课时安排:2 课时三、学习资源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杨绛《老王》李森祥《台阶》 欧阳修《卖油翁》义务教育教科书七下第三单元写作四、完成任务1.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通过自己的观察、回忆,以及和共同熟识的人(家人、老师、同学等)交流,挖掘其“可爱”的具体内涵,参考示例《阿长与<山海经>》结构图,完成《最可爱的人》思维导图。2.根据《最可爱的人》的思维导图及自己的体验感悟,学用人物塑造的手法,拟出写作提纲。3.根据写作提纲,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五、学习评价单元整体评价一、单元设计反思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关于“小人物”的故事,单元目标是: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通过多角度赏析与人物塑造有关的语句,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等方式找出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提升写作技巧以及归纳理解的能力。“小人物.大情怀”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班级举行‘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体察身边最可爱的人,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塑造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一核心任务聚焦学生写作,与本单元小人物阅读教学相对应,读写结合。单元整体学习推进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也要关注本单元独特的言语形式,极其背后独特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思。第一课段的核心人物是深入把握文章创作背景,冲破时代隔膜,体会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与深层意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建立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初步理解,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深入把握创作背景,冲破时代的隔膜,感受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体悟小人物背后的深层意蕴;第二课段的核心任务时梳理小人物相关事件,品味词句,立足小人物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小人物的平凡性与光辉性,体会小人物的大境界,教师要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整体感知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语句,明确小人物的缺点与不足,体会小人物的平凡性,通过朗读、品味等方式概括并总结小人物的情怀特征,品味小人物的光辉性,点拨学生立体辩证地看待人物,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并深入理解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搭建好教材、作者、读者三者共通之桥梁。第三课段的核心任务时对比分析四篇文章人物塑造的具体方法,反复品味细节描写,这个时段上升到对作者写作技法的研讨层面,需要引领学生发现、提炼、品味、印证、延展,学一篇而知一类,可以跨学科,将美术中的人物素描与塑造人物结合起来,因为二者创作产生的效果都有其典型性。第四课段的核心任务时从日常生活着手,寻找“最可爱的人”,运用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典型人物,彰显时代精神。这是读写结合的设计,旨在将课本知识与写作技巧迁移到学生的实践中去,实现规范的语文、生命的语文、生活的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需要老师进行过程化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人,并练就敏感之心、感恩之心、感悟之能,并借用学得的细节描写习得悟得,形成自己的言语风格,从而传情达意。四个课段由浅入深,相互衔接,层层推进,从知识到技能,从课内到课外,从零散到整合,充分显示大单元整体设计的特色。二、测试反馈(一)必做题1.《阿长与<山海经>》意蕴丰厚,得益于丰厚的语言特色。其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还有不少词语以“大词小用”的形式出现,细细品味,妙趣无穷。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进行选点品析;2.杨绛先生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请你结合《骆驼祥子》一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选做题1.《台阶》结尾感叹“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出人意料又令人感伤的结局,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对于“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你有怎样的思考?2.有人评价卖油翁,认为他与陈尧咨的骄傲相比,也有自得、自负、自以为是的特点,对此你怎么看卖油翁的“不谦虚”?
相关资料
更多